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篇
  23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数字化医学图书馆的信息过滤系统的架构做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其中用户描述文件与文献描述文件的建立、完善及匹配,研究了描述器、过滤器和监视器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提出了数字化医学图书馆信息过滤系统架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现实难题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2.
本试验比较研究了无角陶赛特(父本)×小尾寒羊(母本)的杂交一代羔羊(简称为陶×寒F1)分别在7、13月龄屠宰时对羔羊肉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7、13月龄的陶×寒F1羔羊的背最长肌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等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7月龄羔羊背最长肌中的谷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13月龄羔羊(P0.05);组氨酸含量则显著低于13月龄羔羊(P0.05),其它氨基酸含量与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2个月龄羔羊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除7月龄羔羊背最长肌中亚油酸的含量较13月龄高出近45%(P0.05)外,其它脂肪酸的含量、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不饱和脂肪酸/总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2个月龄羔羊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7月龄羔羊相比,13月龄羔羊背最长肌中的镁、锌、铜、锰含量均有提高趋势(P0.05),其中铁含量增加17.2%。因此,13与7月龄陶×寒F1羔羊肌肉的营养价值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绵羊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内含子9和外显子10部分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小尾寒羊、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绵羊多胎品系、肉用品系、体大品系、萨福克、无角陶赛特、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和德国肉用美利奴产羔数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①在绵羊PRLR基因内含子9的第259 bp处,存在C→T转换,BB基因型的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分别较AA和AB基因型提高0.81和0.87只(P<0.05);②在绵羊PRLR基因外显子10的第304 bp处存在一个G→A转换,该突变导致PRLR基因第387位氨基酸残基由Glu突变为Lys,并使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中AB基因型的平均产羔数较AA和BB基因型增加0.58和0.80只(P<0.05);③在绵羊PRLR基因外显子10第571、585和606 bp处分别存在G→A、C→G和C→T突变;其中前2处突变分别导致PRLR基因的第476位氨基酸由Ala突变为Thr,第480位氨基酸由Ser突变为Arg。其中第571 bp处突变导致小尾寒羊AB基因型的平均窝产羔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的窝产羔数,增加0.8 只(P<0.05)。以上结果提示,PRLR基因可能是控制小尾寒羊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绵羊多胎品系产羔数的主效基因或与之存在紧密的遗传连锁。  相似文献   
24.
河北省二点委夜蛾发生世代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schler)]是2005年河北省首次发现报道的夏玉米苗期的新害虫,危害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监测数据,研究其发生世代。结果表明:二点委夜蛾在河北省每年发生4代。4-5月为越冬代成虫期,6-7月上旬为1代成虫期,7月中旬-8月上旬为2代成虫期,8月中旬-9月下旬为3代成虫期。其中1~2代成虫蛾量大,蛾峰明显,以第2代幼虫为害玉米苗最为严重,越冬代成虫和第3代成虫蛾量较少,蛾峰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25.
<正> 秸秆饲料是我国农区一种主要的饲料资源,至今没有充分利用,今后开发潜力很大。羊是草食家畜,可以把秸秆饲料转化为肉、奶、毛、皮。农区利用秸秆饲料发展养羊,需采取四方面的配套技术措施。 1 秸秆饲料加工。秸秆主要含粗纤维,若不经加工,饲喂效果很差,因此,应采取青贮、氨化、粉碎、糖化等加工技术措施。青贮饲料要求秸秆青绿,含有较多的水份,多以秸秆为原料。因此,在复种玉米  相似文献   
26.
对EPOR、MYPN 2个候选基因进行SNPs检测,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以期为分子育种提供依据。采用PCR-SSCP及PCR-RFLP方法对目的基因片段进行SNPs检测,结果显示,在研究群体内,EPOR基因不存在SNP,而MYPN基因存在2个SNP。用SAS软件对MYPN基因的2个SNP位点与部分肉质、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群体中,SNP1对背膘厚、导电性、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SNP2对其中的背膘厚和肌内脂肪含量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另外性别、品种对部分性状也有较大影响(P<0.05)。结合本研究结果和其它相关研究结果,可以推断MYPN基因可能是影响肉质、胴体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控制这些性状的主效基因连锁,可以作为肉质、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7.
28.
沙漠蝗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记载中,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Forsk.,1775)主要在北非发生,对当地农作物构成严重威胁。大规模发生时,可向西亚等地继续扩散为害。2020年初沙漠蝗在巴基斯坦、印度大量发生,肆虐为害,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其具有迁飞性,周边多个国家面临重大入侵风险。因本次沙漠蝗发生规模与破坏程度堪比1985年非洲蝗灾,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球发布预警:"高度戒备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本文介绍了沙漠蝗分类地位、形态学特征,概述了沙漠蝗生物学特性、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为科学防控沙漠蝗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9.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适无机盐为KH2PO 4和MgSO4·7H2O。最佳培养基配比为:葡萄糖20 g,酵母膏1 g,MgSO4·7H2O 15 g, KH2PO4 1 g,去皮马铃薯200 g,琼脂20 g,H2O 1 L。  相似文献   
30.
农田秸秆覆盖节水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秸秆覆盖农田,是减少棵间无效蒸发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有效措施。在封丘3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秸秆覆盖麦田可有效地降低耗水系数8.1%~23.2%,覆盖后减少棵间蒸发量26.3%,节约灌溉水量270m3/hm2。其节水机理主要是覆盖麦田可产生调节地温,蓄水保墒,提高了田间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