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为了解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为地方绵羊品种的选种、选育及保种工作奠定基础,选取位于绵羊第25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BMS1714和INRA61,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BMS1714基因座有10个等位基因,PCR扩增片段大小在121~138 bp之间;优势等位基因为138,优势基因型为138/138;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杂合度(He)分别为0.714、4.029和0.731。INRA61基因座有11个等位基因,PCR扩增片段大小在279~292 bp之间;优势等位基因为286,优势基因型为286/286;PIC、Ne、He分别为0.776、5.127和0.809。因此,甘肃高山细毛羊超细毛品系微卫星位点BMS1714和INR A61均呈现高度多态,这两个位点可用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南方黑山羊的繁殖率,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方法]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免疫贵州黑山羊80只和云岭黑山羊275只,开展提高黑山羊繁殖率的试验。[结果]贵州黑山羊试验点试验组产羔率为166.15%,对照组产羔率为143.75%,试验组产羔率比对照组提高了22.40%;云岭黑山羊试验点试验组产羔率为150.98%,对照组产羔率为107.35%,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43.63%。[结论]只要加强南方黑山羊的饲养管理,使用绵山羊双羔素就可以提高繁殖率。  相似文献   
13.
从天祝白牦牛(Bos grunneins)的基因组DNA中扩增了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N(SRY)编码区序列,将其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天祝白牦牛SRY基因编码区长687 bp,编码229个氨基酸(GenBank:FJ373272);对牦牛和奶牛(B.grunneins)的SRY基因编码区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存在2个碱基的变异,造成1个氨基酸的变异;将牦牛SRY基因编码区连接至pET-28a(+)载体,成功地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8a/SRY;把表达载体pET-28a/SRY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用IPTG在30℃ 200 r/min条件下诱导,获得了SRY蛋白的大量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蛋白能与抗-His单抗特异性结合,确定了牦牛SRY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冯瑞林 《中国林业》2009,(15):32-32
民生聚力,民生固邦。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国有林场发展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以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渡德代及本地滩羊与小尾寒羊及蒙古羊不同杂交组合的后代(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及杂交三代)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已培育出的西北肉用绵羊新品种群的部分杂交组合生长发育性状,在不同月龄通过测定体重体尺指标进行研究.探讨了培育新品种最佳的杂交组合模式.结果表明,杂种三代生长发育速度快于杂种二代.杂种二代生长发育速度优于杂种一代:三种杂交组合改良小尾寒羊及蒙古羊的效果都好,尤其是高代或三元杂交的经济效应更为显著.因此.选择理想型的三代或二代杂种羊进行横交固定培育新品种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哺乳动物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对天祝白牦牛乳铁蛋白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克隆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以处于干乳期的天祝白牦牛乳腺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克隆了包含LF基因编码区的cDNA序列(GenBank收录号为EU547252);将克隆获得的天祝白牦牛LF基因的cDNA与奶牛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对天祝白牦牛LF蛋白(GenBank收录号为ACB29795)与其它物种LF蛋白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对牦牛LF蛋白的特性和结构进行预测。【结果】克隆获得天祝白牦牛LF基因cDNA片段长度为2 344 bp,其中LF基因编码区全长2 124 bp,编码708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获得的牦牛cDNA序列与奶牛该序列存在15个碱基的变异,其中位于LF基因编码区的变异有12个,这些突变造成4个氨基酸变异;天祝白牦牛LF蛋白与奶牛、人、小鼠、山羊、绵羊、猪、狗、马、骆驼、猩猩、鸡LF蛋白氨基酸相似度分别为99.4%、69.5%、63.5%、92.4%、91.5%、72.9%、69.1%、72.6%、75.3%、69.5%和50.9%;各物种LF蛋白进化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同源建模预测LF 3D模型显示,LF为多肽链在二级结构基础上折叠形成2个极相似的、对称的球状叶,即N叶和C叶,中间由1段对蛋白酶敏感的α-螺旋连接,呈“二枚银杏叶型”结构。【结论】从天祝白牦牛克隆获得LF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并揭示了其分子特征,为牦牛LF蛋白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包被赖氨酸对绵羊氮消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消化代谢试验,研究包被赖氨酸(RPlys)对绵羊体内氮存留的贡献。[结果]RPlys的添加降低了绵羊尿氮排出(P〈0.05),对粪氮排出无显著影响(P〉0.05),提高了氮沉积率(P〈0.05)。[结论]RPlys的添加有利于氮在绵羊体内的沉积。  相似文献   
18.
1 国内外细毛羊发展现状 1.1 世界细毛羊产业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细毛羊饲养量显著萎缩,从1991年空前高的峰值开始,全球羊毛产量和供应呈稳步下降状态(如图1所示,Chris Wilcox,澳大利亚,2009).1991年到2009年,世界羊毛产量下降了44%.但是同期羊毛供应量(产量加零售)下跌了55%,这反映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立的大量库存的抛售.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合成促性腺激素类的抑制激素——抑制素(inhibit hormone,INH)与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onadotropin inhibiting hormone,GnIH)的INH表位多肽疫苗和GnIH表位多肽疫苗,主动免疫甘肃高山细毛羊并对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试验选用15只处在非发情季节的3.5岁的甘肃高山细毛羊,注射INH表位多肽疫苗与GnIH表位多肽疫苗分别为表位多肽疫苗A组和表位多肽疫苗B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血后进行免疫,每隔7 d免疫和采血,同时在发情后每隔15 min采集一次血液,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抗体水平及FSH和LH激素变化。结果表明,表位多肽疫苗A组和表位多肽疫苗B组在初次免疫后都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且表位多肽疫苗B组较表位多肽疫苗A组产生的抗体浓度高,75 、90、105 min时,表位多肽疫苗B组相对表位多肽疫苗A组显著促进了FSH的分泌水平(P<0.05)。在45~105 min时,表位多肽疫苗B组相对表位多肽疫苗A组显著促进了LH的分泌水平(P<0.05),且在90到105 min时表位多肽疫苗A组和表位多肽疫苗B组血清中FSH和LH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INH表位多肽疫苗和GnIH表位多肽疫苗主动免疫促进了甘肃高山细毛羊的FSH、LH的分泌,GnIH表位多肽疫苗在甘肃高山细毛羊上具有更好的免疫作用,本研究为该表位多肽疫苗在绵羊上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藏羊的繁殖率,降低牧区草场的载畜量,减少基础母羊存栏数.[方法]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对青海省海北州同宝牧场、海北州牧科所羊场和甘肃省甘南州李恰如牧场的藏羊进行免疫试验.[结果]海北州同宝牧场试验点试验组产羔率为110.00%,对照组产羔率为101.14%,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产羔率8.86%(P<0.05);甘肃李恰如试验点试验组产羔率为133.87%,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产羔率33.87% (P <0.01);海北州牧科所羊场试验点试验组产羔率为125.91%,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产羔率25.91% (P <0.01).[结论]只要加强藏羊的饲养管理,应用绵山羊双羔素提高藏羊的繁殖率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