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目的]提高粗毛羊的繁殖率,增加牧户和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方法]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对滩羊、藏羊、蒙古羊、哈萨克羊和大尾粗毛羊进行免疫注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滩羊试验组产羔率提高19.51%,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藏羊试验组产羔率提高33.87%,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蒙古羊试验组产羔率提高14.33%,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哈萨克羊试验组产羔率提高19.35%,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大尾粗毛羊试验组产羔率提高43.35%,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粗毛羊只要加强营养和饲养管理,绵山羊双羔素可以提高粗毛羊的双羔率和产羔率.  相似文献   
72.
文章对2009年甘肃省毛绒用羊养殖,毛绒生产、质量控制、销售渠道及2008—2009年度销售情况等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了甘肃省绒毛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甘肃省绒毛产业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3.
本文简要叙述了国内利用甾体抗原提高绵山羊繁殖力的历史现状以及国内早期研制的不同甾体抗原种类及其免疫效果,并着重介绍了TIT双羔素的应用效果,分析了TIT双羔素对母羊发情率、受胎率、产羔率以及羔羊出生重、羔羊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转基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们一直期望畜产品和人类健康产品能快速得到提高,DNA重组技术和转基因的出现使得在不同物种间,甚至不同系统发育领域间的这一提高在很大范围内变为可能。如今,我们能在细菌中生产人类胰岛素,在牛奶中获得人类凝结因子。转基因、动物克隆和动物多产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在动物转基因领域的期望。作者回顾了当前动物转基因乳、肉和转基因抗病动物的研究近况,并讨论了一些由转基因技术应用而引发的生物伦理学和商业性问题。  相似文献   
75.
从天祝白牦牛的基因组DNA中扩增了SRY(Sex-determining Region on the Y Chromosome,SRY)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其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并送至生物公司测序,天祝白牦牛SRY基因编码区长687 bp,编码229个氨基酸;对牦牛和奶牛的SRY基因编码区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存在2个碱基的变异,造成1个氨基酸的变异;将牦牛SRY基因编码区连接至pET-28a(+)载体,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8a/SRY;把表达载体pET-28a/SRY转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在合适的条件下诱导该大肠杆菌,SRY蛋白得到了大量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了Western-blot检测,进一步确定牦牛SRY蛋白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76.
为了研究串联抑制素基因免疫对绵羊孪生的影响,以猪抑制素α(1~32)基因及绵羊补体C3d基因作为选择摹因,利用RT-PCR技术构建串联抑制素重组质粒,并对60只绵羊进行免疫试验.结果表明:串联抑制素重组质粒pcDNA-DPPISS-DINH和pcDNA-DPPISS-DINH-sC3d3构建正确,并在BHK-21细胞中获得了分泌型表达.重组质粒pcDNA-DPPISS-DINH和pcDNA-DPPISS-DINH-sC3d3免疫绵羊后,双羔率分别为12.5%和25.0%,均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串联抑制素重组质粒的成功构建,为抑制素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7.
综述了与羊毛性状有关的角蛋白关联蛋白基因的定位、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羊毛性状之间的关系,旨在为绒毛用羊品种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8.
气候变暖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累积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备受世界瞩目的歌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已经落幕,来自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政府官员们郑重承诺在2012年前共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帮助脆弱地区应对变暖带来的灾害.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要求.世界观察研究所(WWI)在《世界观察》杂志(2009年11/12月刊)中刊登的一篇题为《牲畜与气候变化》的报告中指出:"牲畜和它们的副产品实际上至少排放了325.64亿tCO2当量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总排放的51%",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先前估计的数值18%.  相似文献   
79.
中国野牦牛栖息地环境及种群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藏高原特有种野牦牛的栖息地生境条件———特有的地形地貌、严酷的大陆性气候和适宜于野牦牛的草原植物类型、野牦牛的取食生态、水源及保护特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结合项目研究结果,对目前野牦牛栖息地的变迁、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和密度采用科学的模拟和推算,得出我国野牦牛种群数量均值为19 940±3 952头,平均种群密度0.03~0.04头/km2;在此基础上,从野牦牛的种群组成、种群繁殖参数、社群行为、种群死亡原因及经100多年变迁后青藏高原目前野牦牛的环境容量等方面评价了野牦牛的种群生存力。  相似文献   
80.
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高寒草甸草场夏 (6月中旬 )、秋 (9月中旬 )、冬 (12月中旬 )三季的土壤、牧草、绵羊血液中的氮 (N)、硫(S)元素含量进行了采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有效硫 [(0 5 6± 0 3 7~ 0 97± 0 2 7)g/kg]能满足牧草的需要 ,可食牧草硫含量[(1 60± 0 43~ 2 81± 0 19)g/kg]在正常范围内 ,9月份 [(1 67± 0 2 6)g/kg]牧草生长末期和 12月份 [(1 60± 0 43 )g/kg]牧草枯草期含硫量处于低期水平 ,不能满足生长羊的需要 ;土壤全氮 [(0 2 3± 0 0 4~ 0 3 0± 0 0 1) % ]和碱解氮 [(0 0 7± 0 0 18~ 0 10± 0 0 2 )g/kg]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12月份可食牧草中氮含量 [(11 0 2± 4 5 3 )g/kg]、绵羊血清白蛋白 [(2 5 2 1± 1 0 9)g/L]和氮硫比 (6 89∶1)均低于正常值 ;说明 12月份牧草中含氮量不能满足绵羊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