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养殖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为例,通过对案例进行实地调查,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现有河豚鱼的供应链安全管理状况。首先,沿着供应链开展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分析,并对现有的信息记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根据对产业链的实地调查结果,结合河豚鱼食品安全的特殊性,确定了与全链可追溯性密切相关的11个关键环节;最后,通过借鉴欧盟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管理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围绕要规范的11个关键环节,制订了对每个环节可追溯性管理规范的必要信息细则模式。本研究中所建立的养殖红鳍东方鲀可追溯性信息模型,对于规范中国河豚鱼供应链的安全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
该文以兴宁市林木病虫害情况为基础,分析了林木病虫害的危害性和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认识、落实工作;加大投入、科学管理;科学防治、减少病虫害等防治措施,为我市林木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3.
论生态林业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兴宁市林业现状,介绍了生态林业的概念,论述了加强生态理论教育和搞好林业资源管理应作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并提出林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保护好现有林业资源、改造低产林、增进荒山绿化的速度以及搞好盆地绿化工作等。  相似文献   
94.
为探索易逝期贝类活品品质变化机制,以壳长(11.01±0.31)cm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为研究对象,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其湿藏条件下的代谢特征,试验设活品虾夷扇贝对照组(A)和湿藏组(C),并对虾夷扇贝闭壳肌的pH、糖原及代谢组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捕后湿藏的虾夷扇贝闭壳肌pH和糖原水平变化不大;经多元统计分析,品质易逝期湿藏36 h的虾夷扇贝闭壳肌中共检测出7个显著性差异代谢物,分别为二十二烷酸(behenic acid)、酪胺(tyra-mine)、脯氨酰谷氨酸(prolyl-glutamate)、二磷酸腺苷葡萄糖(ADP-glucose)、尿苷5′-二磷酸(UDP)、3-磷酸丝氨酸(3-phosphoserine)和柠檬酸(citrate);通路分析显示,三羧酸循环(TCA cycle)是最易受影响的代谢通路.研究表明,品质易逝期湿藏36 h条件下的活品虾夷扇贝与初始扇贝相比,传统理化指标变化不大,但其代谢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代谢组学方法可较为灵敏、全面地反映活品虾夷扇贝湿藏期间的实时状态.  相似文献   
95.
鱼蛋白的综合利用途径1.鱼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俊荣 《水产科学》2000,19(5):37-39
就有关低值鱼及水产加工废弃物中鱼蛋白的开发研究及应用情况做系列介绍,本文就低值鱼蛋白主要利用形式即鱼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6.
红鳍东方鲀死后僵直及生化变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养殖红鳍东方鲀为研究对象,活体速杀放血去内脏,设冰藏组和室温组进行6 d对照贮藏。贮藏期间观察记录鱼体死后僵直状态并监测僵直指数,跟踪分析肌肉生化变化,生化指标包括ATP及关联物、糖原、pH以及肌肉蛋白磷酸化等。结果显示,冰藏组在死后7 h左右才开始发生僵直,僵直指数最大可达89%,并可维持20~24 h;冰藏至第4天,僵直指数仍可分别保持在9%和16%。室温对照组中没有明显观察到僵直发生发展过程,虽然测出最大僵直指数为71%,但僵直现象转瞬即逝。死后贮藏过程中糖原水平迅速下降,室温对照组贮藏至第3天几乎消耗完全,而冰藏组消耗殆尽发生在5 d以后;肌肉pH分析结果与糖原变化趋势相似,冰藏组的pH值较室温对照组下降的慢,且高于室温对照组。速杀后至僵直开始,各处理组ATP均迅速消耗,IMP快速积累且为主要核苷酸降解产物;冰藏组IMP在第3天左右达到最大值9.5 μmol/g,随后开始呈下降趋势,贮藏到第6天时IMP仍保持在7.5 μmol/g左右,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室温对照组则为IMP在第1天达到最大值9.2 μmol/g后迅速下降,Hx积累量明显增多。蛋白质磷酸化结果表明,鱼体死后的僵直状态或程度与肌肉蛋白组分性质也具有一定的关联。值得关注的是与糖酵解酶有关的蛋白组分,其磷酸化程度在室温组和冰藏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即室温组具有更高的磷酸化水平,这与室温组所表现出的更加活跃的糖酵解进程相吻合。研究表明,红鳍东方鲀死后有良好的冰藏稳定性和高IMP积累的特点,同时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与僵直进程所表现的关联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7.
张晴  田元勇  姜明慧  刘俊荣 《水产学报》2020,44(11):1883-1892
为探究虾夷扇贝原料特性的季节差异,分别对春(4月)、夏(7月)、秋(10月)和冬(1月)产活品虾夷扇贝的商品属性及闭壳肌ATP与ATPase分布进行了分析比较;以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 ,Mf)-Ca2+ATPase活性为检测指标,重点探索闭壳肌蛋白热稳定性的季节性差异,并对闭壳肌两种肌肉即横纹肌与平滑肌的蛋白热稳定性做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春季虾夷扇贝最肥满,生殖腺占总重的比率高达6.96%,其他三个季节仅为1.79%~2.95%。主要可食部位闭壳肌的蛋白质、脂肪和ATP含量的季节性差异都不明显,闭壳肌富含蛋白质,含量占干基75%~80%,脂肪含量很低,仅为0.63%~1.00%;值得关注的是,在春和夏两个季节闭壳肌总糖含量分别为11.14%和13.84%,显著高于秋冬两季,,而冬季含量最低,仅为2.67%。横纹肌ATP含量在各个季节都高于平滑肌,二者分别为4.3-5.0 μmol/g和1.2-1.6 μmol/g;横纹肌与平滑肌的ATP及其关联物含量的季节性差异均不明显;此外,横纹肌与平滑肌具有相似的热稳定性,在30℃和35℃下加热30min后,Mf-Ca2+ATPase活性均并未有显著变化,而40℃加热Mf-Ca2+ATPase酶活开始降低,45℃酶活下降加剧,50℃加热10min内二者的Mf-Ca2+ATPase活力均丧失殆尽。春季虾夷扇贝的肌肉蛋白热稳定性最差,其横纹肌与平滑肌Mf-Ca2+ATPase易于失活,且横纹肌失活速率略高于平滑肌;秋冬和夏季则差异不大;研究还发现,肌肉蛋白Mf存在两种热变性速率,推测在虾夷扇贝闭壳肌蛋白中具有两种稳定性不同的肌球蛋白,尚需进一步分析探明。  相似文献   
98.
鱼肉脱脂对双轴挤压组织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俊荣 《水产学报》1999,23(3):283-289
鲱经采肉,脱脂等处理后,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经双轴挤出机共同挤出,套筒温度为160℃,送料速度33kg/h,螺轴转速120r/min,实验结果表明,脂肪含量为2.8%,1.6%(干基)的两种脱脂鱼肉,呈现出优越的组织化性能,挤出物呈多孔膨松结构,并且具有类似畜肉的韧性和咀嚼感,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显示,该组织化产量具有良好纤维结构并没有挤出方向定向。  相似文献   
99.
以栉孔扇贝闭壳肌蛋白、大豆分离蛋白、谷氨酰胺转氨酶为影响参数,鲢鱼肌肉蛋白凝胶的弹性、咀嚼性和持水性为响应参数,研究这3个因素对鲢鱼肌肉蛋白凝胶的修饰作用.通过单因素方法,分别就扇贝闭壳肌蛋白及大豆分离蛋白各自对鲢鱼肌肉蛋白凝胶的修饰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添加扇贝闭壳肌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可以改善鲢鱼肌...  相似文献   
100.
用热塑挤压蒸煮加工技术与传统食品加工技术比较了不同加工技术对鱼肉蛋白分子的影响.通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原料鱼肉,3种传统加工方法即常规蒸煮、热力杀菌和鱼糜加工处理的鱼肉制品及热塑挤压蒸煮的鱼肉制品进行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分析比较各种鱼肉制品的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结果,初步探索了热塑挤压蒸煮对鱼肉蛋白质分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塑挤压蒸煮对鱼肉蛋白质的分子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