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25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VP2基因表达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摇瓶培养法,对用作生产传染性腔上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基因工程菌种BL21/pET28a—VP2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其结果为:温度37℃,诱导表达时间3~7h,用乳糖诱导时终浓度为20mmol/L时即达到最高表达量;用IPTG诱导时终浓度为0.33mmol/L时即达到最高表达量;乳糖的诱导效果优于IPTG。  相似文献   
52.
选取黄土高原酿酒葡萄产区13个气象站点1981-2020年春霜冻期(4月1日-5月31日)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年代黄土高原酿酒葡萄春霜冻灾害发生站次比、频率、日数、强度及风险,评估黄土高原酿酒葡萄春霜冻气候风险。结果表明:1981-2020年,黄土高原酿酒葡萄春霜冻期平均日最低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气候倾向率为0.42℃·10a-1;日最低气温极小值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气候倾向率为-0.75℃·10a-1;日最低气温极小值的气候倾向率负值主要分布在产区北部或南部零星地区,左权地区降温(0.76℃·10a-1)达显著水平(P<0.05)。黄土高原轻度春霜冻发生站次比下降,中度、重度及综合春霜冻上升;轻度、中度春霜冻频率和日数降低,重度春霜冻频率、日数增加,且重度春霜冻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春霜冻综合频率、日数降低,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各级春霜冻频率、日数、强度自西南向东北增加。黄土高原酿酒葡萄气候...  相似文献   
53.
【目的】有效提高缺少气象资料条件下汾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计算精度。【方法】选取汾河流域及附近7个气象站点1960—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根据不同气象要素组合,构建16种基于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ET0模拟模型,并与Hargreaves-Samani、Irmak-Allen、Makkink模型进行比较,评价ANFIS模型在汾河流域的适用性及可移植性。【结果】(1)ANFIS模型能很好地展现ET0与各输入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仅输入Tmax、Tmin、Ra建立的ANFIS2模型模拟精度(平均R2为0.882,平均NSE为0.876,平均RMSE为0.341 mm/d)能满足使用要求,随着输入气象要素数量的增加,模型模拟精度不断提高;(2)在输入因子相同时,ANFIS模型精度高于Hargreaves-Samani、Irmak-Allen、Makkink模型;(3)ANFIS模型在汾河流域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和可移植性,不同分区建立的ANFIS模型相互移植时具有较高精度(平均R  相似文献   
54.
新梨7号及其亲本果皮挥发性物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采自新疆阿拉尔和河北保定商业成熟期的新梨7号(Pyrus sinkiangensis‘Xinli No. 7’)果皮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并将其与来自新疆阿拉尔的早酥(P.bretschneideri Rehd ‘Zaosu’,父本)和库尔勒香梨(P.sinkiangensis‘Korla’,母本)进行挥发性物质谱差异分析,探索梨果实杂交后代挥发性物质谱的变化。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共检测出119种挥发性成分;分别在新疆和河北的新梨7号及其父母本中检测到55、53、56和100种挥发性物质。两地新梨7号果皮样本中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分别是其父本的4.52和2.48倍,母本的0.47和0.26倍。同时,新梨7号的挥发性物质分别较父母本减少了8和42种物质,但增加了(E)-2-辛烯醛、1-十二烯、柏木脑、2-庚酮、2-癸酮和1,2,4,5-四甲基-苯等6种物质。己醛、(E)-2-己烯醛是四者共有的含量最高成分,新梨7号果皮中(E)-2-己烯醛及己醛等7种物质含量偏向于高值亲本,30种物质含量接近低值亲本。总体来看,杂交后代新梨7号的挥发性物质种类较父母本有所减少,但新增了6种;在总含量上高于父本、低于母本;不同产地对新梨7号的挥发性物质谱有影响。  相似文献   
55.
有机肥和菌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及香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置施用不同有机肥和菌肥处理,研究其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及香气的影响,旨在为制定高品质库尔勒香梨栽培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菌肥均整体提高了果实外在、内在品质,尤其能显著增加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糖酸比和大部分矿质元素含量,显著降低有机酸含量;有机肥和菌肥处理不仅能有效提高香气物质总量和特征香气含量,而且均增加了3种香气物质,分别为醇类物质9-癸烯醇、醛类物质2,6,10-三甲基-9-十一烯醛和烷烃物质壬癸烷;主成分分析表明,海藻酸冲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菌肥施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6.
广东和广西地区鸡艾美耳球虫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对印囊产量(Relative oocyst production,ROP)、病变记分减少率(Reduction of lesion scores,RLS)、最适抗球虫活性(Percent of optimum anticoccidial activity,POAA)和抗球虫指数(Antkoccidialindex,ACI)4种指标对采自广东和广西地区的17株鸡球虫分离株的12种抗球虫药的耐药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野外分离株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47.1%的虫株对3~7种受试抗球虫药呈现完全耐药;5.9%的虫株对其中9种抗球虫药完全耐药,对其余3种抗球虫药也呈现重度耐药。更为严重的是,100%和76.5%的虫株对6种以上的受试抗球虫药分别呈现中度耐药以上及重度耐药以上。100%和75.0%的受试抗球虫药都有至少半数的虫株(9株)分别呈现对其中度耐药以上和重度耐药以上。12种受试抗球虫药中,磺胺氯吡嗪钠粉有4株虫株呈现对其敏感,只有1株呈现对其完全耐药,是本次试验耐药性调查表现最好的药物;其次是尼卡巴嗪、二硝托胺预混剂和盐酸氣苯胍预混剂这3种药物,各有1株呈现对其敏感,其他药物均没有虫株呈现对其敏感,占受试药物的66.7%。  相似文献   
57.
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某兔场兔球虫混合感染样品中获得1株球虫,用其接种无球虫兔进行增殖,根据其形态、大小等特征和PCR鉴定确定其种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虫株寄生于小肠中后段,卵囊呈梨形,孢子化后有卵囊残体,潜隐期为198h,孢子化时间为36h。通过随机测定100个孢子化卵囊后发现,孢子化卵囊的大小为(26.7~34.5)μm×(16.9~24.1)μm,形状指数1.41~1.55。对照相关文献并进行PCR鉴定,确定该虫株为纯种肠艾美耳球虫。当兔感染3×103个/只以上该虫株孢子化卵囊后,出现精神沉郁,排出干粪或稀粪等球虫病临床症状或死亡,且增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感染3×103个/只该虫株孢子化卵囊后第11天剖检,小肠中后段可见明显的肠壁增厚,褶皱增多并伴有出血;病理切片可见空肠黏膜充血、出血,浆液渗出,黏膜层见大量典型虫体。结果表明该虫株具有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58.
张晓霞  安保忠  刘园 《种子世界》2021,(11):0090-0092
2020-2021 年,阳泉市根据山西省农业厅部署,按照《山西省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在全市 3 个农业县(区)深入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共征集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作物种质资源 134 份,圆满完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任务。同时就普查和征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9.
苹果是陕西农业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在种植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气象灾害风险,农业保险在分散和转移其风险方面未能充分发挥效能。根据陕西省30个苹果基地县1981−2019年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数据,采用数理统计、产量损失分布模型和最优分布模型筛选等方法,评估各基地县苹果种植风险并厘定苹果种植保险费率。结果表明:1981−2019年,陕西省30个苹果基地县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洛川、礼泉和淳化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前列,多年平均种植面积分别为2.12万hm2、2.01万hm2和1.94万hm2,平均产量分别为33.19万t、51.26万t和34.28万t;礼泉和扶风县单产较高,多年平均单产分别为19.71t•hm−2和16.89t•hm−2。30个基地县苹果发生灾害的平均概率为29.72%,轻、中、重和巨灾发生的平均概率分别为17.41%、7.21%、2.99%和2.11%;延川和千阳县巨灾发生概率最高,分别为24.18%和20.79%。研究区域重灾和巨灾发生概率与种植面积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均为−0.50。30个基地县苹果种植的平均费率为5.23%,费率最高的是延川县的18.37%,其次是千阳县的16.61%;礼泉、洛川和淳化县三大苹果种植基地县的费率则相对较低,分别为7.12%、7.35%和8.63%。因此,延川和千阳等高风险种植区“北进西扩”需谨慎,洛川、礼泉和淳化的种植优势可继续保持,凤翔等低风险地区应考虑扩种。在自然灾害风险较低的地区增加苹果种植面积能在空间上有效分散风险,在推进苹果农业保险时,建议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费率,保证费率的科学性,提高农业保险的效能。  相似文献   
60.
为解决因鲜食葡萄农业保险损失数据严重缺乏而导致的林果农业保险产品不能满足其产业分散气象灾害风险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环渤海地区瓦房店气象站1998−2019年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以及1998−2019年葡萄产量数据,分析由连续降水日数、降水量、日照时数构建的连阴雨灾害指数(Lu)与葡萄减产率(K)的相关性,确定葡萄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关键致灾因子和致灾临界值。用Lu与K建立回归模型,应用信息扩散理论方法,计算风险概率,厘定保险费率,设计瓦房店鲜食葡萄生长发育关键期连阴雨灾害指数保险产品。结果表明:(1)连阴雨灾害是影响瓦房店地区鲜食葡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Lu与K显著相关,其回归模型为K=2.93Lu+4.19。(2)瓦房店地区鲜食葡萄的Lu定义为4月1日−6月30日连续3d或3d以上的阴雨天数(日降水量≥0.1mm,且至少1d降水量≥25mm),期间允许1d无降水且单日日照时数≤2h的累计日数。(3)ADF检验表明,Lu、K序列平稳,均可作为设计天气指数保险的依据,瓦房店地区鲜食葡萄连阴雨灾害等级与减产率的对应关系为:12.98%≤K<18.84%(3≤Lu<5)、18.84%≤K<24.7%(5≤Lu<7)、24.7%≤K<30.56%(7≤Lu< 9)、30.56%≤K<39.35%(9≤Lu<12)、K≥39.35%(Lu≥12)。(4)基于应用信息扩散理论和连阴雨灾害指数序列计算出纯保险费率为19.01%,毛保险费率的厘定还取决于安全系数值、营业费用系数和利润率。以连阴雨指数3d作为启赔点,连阴雨灾害指数≥3d后采用投影寻踪的统计方法进行分级赔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