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猝死症"的病因分析及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相关文献,对猝死症的病因及防制措施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62.
旨在探讨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对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活性的影响.采用小鼠原代OC模型,在体外培养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OPG,通过TRAP阳性细胞计数、细胞骨架F-actin染色、骨吸收功能检测等手段,观察OPG对体外培养OC的作用.结果发现,OPG能够直接作用于OC,减少其数量,破坏其F-actin环,减弱其骨吸收活性,且随OPG浓度的增加,对OC的影响更加明显.结果表明,OPG能够减少OC数量并抑制其骨吸收活性,呈现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镉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与一氧化氮合酶基因mRNA转录的影响,用不同浓度醋酸镉(0、5、10、20 μmol/L)染毒胎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12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镉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细胞凋亡率呈现升高趋势;染镉组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致密浓染,甚至核碎裂;5、10 μmol/L组nNOS 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20 μmol/L组nNOS转录水平降低至对照组水平;20 μmol/L组iNOS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镉可诱导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并可调节nNOS和iNOS mRNA的转录.  相似文献   
64.
为了研究镉对大鼠肝细胞系(BRL 3A细胞)DNA及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本研究选用0、10、20、40 μmol/L的醋酸镉分别作用于BRL 3A细胞12h,利用四氮唑蓝比色分析法(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通过彗星试验法检测细胞DNA的损伤,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并检测细胞Caspase 3,9的活力.结果显示,随镉浓度的增大(10~40 μmol/L),BRL 3A细胞存活率降低,拖尾率、尾长、尾部DNA含量、细胞Caspase 3,9的活力和线粒体变形肿胀以及空泡现象均呈增加趋势;表明镉可致BRL 3A细胞DNA及线粒体损伤,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65.
骨保护素对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对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生成和活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与脾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在体外诱导脾细胞转化为OC。采用形态学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计数、扫描电镜观察象牙片吸收陷窝方法检测OC的生成和活化。【结果】 随着OPG浓度(5、10、25、50、75 ng•ml-1)的增加,TRAP阳性OC数逐渐减少,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象牙片吸收陷窝的数目和面积也逐渐减少,OPG浓度为50 ng•ml-1、75 ng•ml-1时观测不到吸收陷窝。【结论】OPG通过抑制OC生成和活化,从而抑制OC的骨吸收,OPG浓度达50 ng•ml-1以上可完全阻断OC的活化。  相似文献   
66.
通过给大鼠肝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敌百虫(染毒终质量浓度分别为0,2,10,50 mg/L),探讨敌百虫对肝细胞内钙离子([Ca2+]i)、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间隙连接通讯(GJIC)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敌百虫作用12 h,[Ca2+]i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GJIC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说明敌百虫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GJIC的下调可能与Ca2+浓度的升高和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对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乳酸产生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SC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ZEA(0、0.1、1、10、20、30μmol·L~(-1))处理24 h,利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试剂盒检测ZEA对SC的毒性作用;乳酸测试盒检测ZEA对SC内、外乳酸产生的影响;丙酮酸测试盒检测ZEA对SC内丙酮酸产生的影响; Western blot检测SC乳酸代谢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乳酸产生关键酶LDH荧光强度的改变。[结果]随着ZEA浓度的增加,ZEA对SC的细胞毒性逐渐增大(P0.01);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细胞内、外乳酸含量和细胞内的丙酮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葡萄跨膜糖转运蛋白1(GLUT1)和乳酸脱氢酶(LDH)在1、10、20、30μmol·L~(-1)ZEA染毒组的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单羧酸转运蛋白4(MCT4)在30μmol·L~(-1)ZEA染毒组的蛋白表达量呈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LDH的荧光强度随着染毒浓度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相比,10、20、30μmol·L~(-1)ZEA染毒组细胞内的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ZEA可以抑制SC乳酸产生,干扰SC对生殖细胞的能量供应,进而对雄性生殖功能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68.
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对PC12细胞自噬流阻滞的作用机制,以PC12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系)为研究材料,以不同浓度的ZEA处理24 h,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并筛选ZEA最适浓度,分别设置Con组、15 μmol·L-1 ZEA 组、30 μmol·L-1 ZEA 组,Western blot 检测自...  相似文献   
69.
麦棉两熟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粮棉双增产的有效途径。但是夏棉春管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夏棉晚熟低产。根据我县几年的生产实践,实现中棉16(中375)早熟高产的主要技术途径有三条。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