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回顾了我国户用生物质炉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生物质炉灶的推广应用现状和技术水平,分析了生物质炉灶性能评价标准和方法;阐述和分析了生物质炉灶开发CDM项目的发展状况、开发方法以及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最后提出了生物质炉灶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优质中籼新品种扬稻8号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稻8号(原名98149)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60Co-γ射线辐照扬稻6号选育而成的常规中籼稻品种 ,2001年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一、选育经过1994年用 60Co-γ射线辐照扬稻6号种子 ,冬季海南岛加代 ,M1 种子混收 ,1995年在扬州进行单株选择 ,次年分系进行产量鉴定筛选 ,1997年进行产量品质等综合性鉴定筛选 ,1998年在扬州选出综合性状突出的149号品系 ,1999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 ,2000年在继续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的同时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0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二…  相似文献   
33.
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群体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处理丰优香占群体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与汕优63相比,丰优香占在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条件下,成熟期总干物重高、齐穗至成熟期净光合产物多、增产显著,表明丰优香占具有稻谷高产的物质基础,对栽插密度和施氮量适应范围宽。丰优香占在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试验中,以密度为30万穴.hm-2、施氮量为187.5 kg.hm-22个处理的产量最高,齐穗至成熟期净光合产物、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齐穗后25 d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指标也有相同趋势。合理密植,适宜的施氮量,可以确保丰优香占创造合理的群体,取得较多穗数和较高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生物学产量和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34.
优质、高产两系法杂交籼稻新组合--扬两优6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扬两优 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质“两系”不育系“广占 6 3 4S”与“扬稻 6号”配组育成的“两系”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 ,2 0 0 3年通过江苏和贵州两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组合在目前中国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组合中居领先地位 ,现已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产权证书。该组合 2 0 0 2年被列入国家计委“扬州市优质米基地建设”项目 ;2 0 0 3年被列入江苏省“新国标三级以上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项目。1 主要特性1 1 品质优 经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检验分析 ,扬两优 6号除直链淀粉含量为国颁《优质稻…  相似文献   
35.
中国沼气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从事沼气研究、开发和推广最早和沼气利用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当前沼气工程主要在4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农业废弃资源(AWT)、工业有机废水(IOWT)、城市生活污水和有机污泥(UWMT)、城市生活固体垃圾(USODT)等的处理。沼气工程已经实现了高产气率、优化工程设计和各个部分之间的最优搭配,同时成为生态良性循环中的关键一环。该文分析了几类常用工艺的特点和几种生态模式及沼气工程的效益和市场潜力,就解决沼气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  相似文献   
36.
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以来,对我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三系杂交籼稻的稻米品质受到不育系和恢复系两个亲本米质的直接影响,优质育种难度尤为突出。选育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杂交籼稻新组合一直是育种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从选育恢复系人手,于1998年选育出稳定的优质恢复系扬恢336,1999年将其与优质不育系粤丰A配组,育成了优质高产新组合丰优336。2004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7.
水稻新品种丰优2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丰优22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引进不育系粤丰A与自选恢复系扬恢22(R13)组配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为迟熟中籼稻,稻米品质优,穗大粒多,成成熟期转色好,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38.
K优 8 18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产量与品质同步增长的杂交籼稻新组合 ,2 0 0 2年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 0 0 3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公告号 :CNA0 0 0 5 4 8E)。1 选育经过1998年以粳质籼核型不育系K17A为母本 ,与本所育成的恢复系R818测配制种 ,  相似文献   
39.
高产优质杂籼新组合K优507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杂籼新组合K优507具有突出的产量优势和制种高产优势,品质达新部标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抗性亦好于汕优63。  相似文献   
40.
以转Cry1Mb基因的水稻株系TS.9(后命名为克螟稻)为种质,与优良亲本杂交,在分离世代,通过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潮霉素抗性作为筛选标记,结合田间农艺性状选择,获得目标基因位点纯合的新品系。Cry1Mb蛋白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大多数新品系携带的靶基因在经杂交重组、自交纯合后保留了原亲本高效表达的特性。抗虫鉴定结果表明,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稻纵卷叶螟等(Cnapha locrocis medinalis)鳞翅目害虫表现高抗性能,同时,在株高、生育期、产量构成因子等重要农艺性状上也有显著改良。从而,对转基因水稻种质的育种利用途径和选择方法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