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三眠蚕进行催青温度处理,桑叶成熟度方面的研究发现三眠蚕的眠性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催青温度影响三眠蚕的眠性和全茧量,不同的催青温度处理三眠蚕眠性会发生变化,特别是高温催青温度处理对眠性不稳定的材料影响非常明显;适合的催青温度处理有利于提高三眠蚕的全茧量;桑叶的成熟度影响三眠蚕的三眠率,在三眠蚕饲育过程中,稚蚕期给予适熟偏嫰的桑叶既可以提高三眠率,又可以提高全茧量。  相似文献   
32.
淀粉酶在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根据预测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一个家蚕淀粉酶基因(Bmamy2),获得完整的编码区序列(全长1 752 bp,编码583个aa)。用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的淀粉酶基因作相似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所克隆的Bmamy2基因是一个起源很早的拷贝,在细菌、果蝇、非洲蟾蜍、人和鸡等多种生物中存在与之同源的基因。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结构域预测有2个起催化作用的关键氨基酸发生突变,推测该基因可能失去了催化水解碳水化合物的功能。RT-PCR和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中肠和脂肪体中表达,且在中肠中的表达丰度较高。  相似文献   
33.
雌蛾冷藏对家蚕产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雌蛾冷藏对家蚕产卵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中系1303、日系1302家蚕在交配前于51、0、15℃下分别冷藏122、43、6、48h,交配产卵后计算产卵蛾率、单蛾遗腹卵率和不良卵率。[结果]中系1303雌蛾的平均产卵蛾率以冷藏12 h较高,平均单蛾遗腹卵率以冷藏364、8 h较高;日系1302雌蛾的平均产卵蛾率以冷藏12 h较高,平均单蛾遗腹卵率以冷藏48 h较高。5℃下冷藏12 h的1303雌蛾的单蛾遗腹卵率平均值最低,1302雌蛾的平均单蛾遗腹卵率受冷藏时间的影响,以冷藏12 h的最低。1303、1302冷藏雌蛾的平均单蛾良卵率有随冷藏温度的降低、冷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5℃冷藏12~24 h的家蚕雌蛾的产卵性能较好,且1303较1302耐冷藏。  相似文献   
34.
为进一步验证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于2013年3月审定通过的双限性天然彩色茧蚕品种"蜀黄1号"(夏黄×秋色)在我省农村的适应性和推广可行性。于2014年秋季在农村进行试养,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出了良好的健康性和丰产性能,适宜在我省川东北蚕区夏秋季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通过桑园单位面积蚕茧收入指标,对广西蚕桑生产与全国蚕桑生产情况进行比较,认为广西蚕桑产业的优势在于单位面积桑园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索家蚕体内的热激蛋白表达量与家蚕材料的健康性变化的规律。[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家蚕热激蛋白基因(Bmhsp24.3)并对其进行实时定量(RealTimePCR)表达分析。[结果]目的基因Bmhsp24.3在不同家蚕材料中都有所表达,但在不同材料间的表达差异很明显;饲育条件不同,该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饲育温度的升高,该基因的表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性好的材料,目的基因的表达量增加的较多,健康性差的材料,目的基因表达量增加的较少。目的基因Bmhsp24.3在不同材料间的表达差异,刚好与品种的健康性保持一致。[结论]材料的健康性与目的基因Bmhsp24.3表达量存在相关性,目的基因Bmhsp24.3表达量越高,材料的健康性越好;反之,目的基因Bmhsp24.3表达量越低,材料的健康性越差。  相似文献   
37.
为选育适应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细纤度三眠蚕品种,以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土种大毛和LS2为父本,以经济性状优良,茧丝量高、丝质优、解舒丝长长、强健三齐的四眠蚕实用品种菁松、皓月为母本进行杂交,通过系统定向选育出综合经济性状良好且眠性稳定的强健性三眠蚕育种材料P035、P053、P055、P057、P059、P061、P077、H036、H088、H092、H102;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强健性细纤度三眠蚕品种蜀细1号,品种强健好养,眠性稳定(三眠率≥98%),龄期经过短(较常规四眠蚕品种短2~3d),食桑量少,感染发病率低,茧丝纤度细(2.244D)、纤度均方差小(0.203D)、净度优(95.14分)等特点,于2019年通过四川省级品种审定[川蚕品审(2019)03号],适合在四川蚕区全年推广饲育。  相似文献   
38.
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国内首对天然彩色茧限性家蚕品种"蜀黄1号"。该品种幼虫具有斑纹限性特征,茧色金黄,内外茧层颜色一致。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抗逆力强,强健好养,发育整齐;万蚕产茧量20.30 kg,粒茧丝长1115.0 m,解舒丝长882.95 m,解舒率79.15%,鲜茧出丝率18.39%,洁净91.25分,适合在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蚕区饲养。  相似文献   
39.
[目的]介绍强健性夏秋用蚕品种川蚕24号的选育经过和品种特性。[方法]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强健性夏秋用皮斑双限性蚕品种川蚕24号。[结果]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的室内鉴定和农村鉴定,新品种具有强健好养、发育整齐、茧丝质优、可根据幼虫体色和斑纹区分雌雄的特点,万蚕产茧量19.66 kg,茧丝长1 241.29 m,解舒丝长941.99 m,解舒率75.87%,鲜茧出丝率17.07%,洁净94.03分,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对照种。[结论]新品种川蚕24号强健好养,高产优质,适合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蚕区夏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40.
桑叶的营养特性及其饲料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树抗逆性强,适栽范围广,高产、优质,生产成本低,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作物。桑叶具有全面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功能因子。以桑叶作畜牧饲料,不仅可以拓宽饲料来源,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而且可以弥补常规饲草夏季缺乏青绿饲料的不足。桑叶中的多种天然活性物质能够提高畜禽抗逆力,改善畜禽产品的品质和风味。改变传统的栽桑模式,实施桑树草本化栽培,产出高、质量优、投入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