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41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干旱绿洲区不同灌溉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干旱绿洲区不同灌溉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在干旱绿洲环境下农田水分的有效利用措施和合理灌溉指标,为节水技术的开发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将试验地分成5个小区,T1~T4区代表不同的灌水处理,T5区为传统自然灌水作为对照。T5区全生育期实际灌水总量实测合计为132.5m3,T1~T4区灌水量标准分别是2490、3000、4005、4995m3/hm2,头水灌占总灌溉水量的25%,二水和三水占30%,四水占15%。测定不同生育期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含量、千粒重以及生育期内水分的利用效率。[结果]小麦孕穗期、抽穗期及开花期为水分敏感期,其灌水量不能低于总灌溉量的60%;全生育期内分4次浇灌较适宜;适度水分亏损有利于灌水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水分补充不足将加剧土壤深层水分的损耗;当灌溉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小麦产量不再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1hm2需6000mm灌水量可以作为干旱绿洲区春小麦用水的一个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82.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 B V)核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 1 对引物。应用这对引物,以 R T P C R 特异性扩增出华南分离株( H N 株)的核蛋白基因,基因产物大小为 15 kb , 与设计相符。对 H N 株部分核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与标准毒株 H52、 M 41、 Beau 和 Gray 的核蛋白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 H N 株与 H52、 M 41、 Beau 和 Gray 株的核酸同源性分别为 85% 、84% 84% 和 86% 。由此可以看出, H N 株与标准毒株在核蛋白基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3.
本文对目前一些中职农业学校动物微生物及检验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一些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4.
头孢噻呋为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具有超广谱强效抗菌、药效持久、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本文概述了头孢噻呋的抗菌活性、不良反应和休药期、临床应用及残留等诸多方面的最新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85.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沈阳分离株(SY株)的免疫原S1基因cDNA,将该片段连接到克隆质粒载体pUC19的EcoRⅠ/BamHⅠ酶切位点中,测定插入片段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SY毒株S1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毒株Beau、M41、H120、N1-62、Gray、6/82、Ark99等毒株的同源百分率都低于80%。  相似文献   
86.
为了给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BV)核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以及主要功能区的定位研究奠定基础 ,应用特异性引物扩增了 1 0株 IBV中国分离株的核蛋白基因 ,PCR产物全长为 1 .5kb。用 Eco RV和 Kpn 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修饰后 ,连接到经过同样处理的载体 p UC1 1 9上。经 PCR、酶切、斑点杂交及 Southernblotting杂交鉴定 ,证实获得了含有 IBV的核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87.
中国桂蛙生殖量变化与其形态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是食药兼用的名贵蛙种,经济效益高,因此,人工养殖已成为林区致富支柱产业。优良品种选育是关键之一,研究结果表明,蛙龄在 定范围内,体长、体重与生殖量之间呈正相关,且可用y=a bx描述,为经验选种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8.
从理化性质、抗菌活性、作用机制、药动学及临床应用方面综述了兽用抗菌药物结晶性头孢噻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9.
蒋菊芳  魏育国  刘明春  郭丽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67-12569,12576
基于石羊河流域气象站近35年气象和主要农作物种植资料,探讨流域农业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水文变化及其对作物布局、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0℃、≥10℃积温增加线性倾向率中北部大于南部,热量资源增加明显。年降水量以4.719mm/10a线性倾向率在增加,而年径流量以0.274亿m^3/10a的速率在减少。气候生产力以134.62kg/(hm^2.10a)的速率增加。春末夏初旱局部增加明显,无霜期延长,沙尘暴减少显著,大风南部增加、中北部减少。农业气候变化使春小麦种植区域向海拔较高区推进,播种期提前,生育期缩短,对产量形成不利,而对喜温作物玉米、棉花和酿酒葡萄等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利。  相似文献   
90.
干旱绿洲区不同灌溉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龙  钱莉  刘明春  刘惠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39-4141,4145
[目的]研究干旱绿洲区不同灌溉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在干旱绿洲环境下农田水分的有效利用措施和合理灌溉指标,为节水技术的开发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春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4次灌水,并测定不同生育期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含量、千粒重以及生育期内水分的利用效率。[结果]小麦孕穗期、抽穗期及开花期为水分敏感期,其灌水量不能低于总灌溉量的60%;全生育期内分4次浇灌较适宜;适度水分亏损有利于灌水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水分补充不足将加剧土壤深层水分的损耗;当灌溉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小麦产量不再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1hm2需6000mm灌水量可以作为干旱绿洲区春小麦用水的一个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