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1篇
  6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木霉菌对五种植物病原真菌的重寄生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88菌株和深绿木霉(T.atroviride)T95菌株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杨树料皮病菌(Valsa sordida)、杨树水泡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ribis)、苹果树腐烂病菌(V.ceratosperma)、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B.berengeriana f.sp.piricola)的重寄生作用。对峙培养的结果可观察到,多数情况下,接种后2d内木霉与病原菌接触,随后覆盖或侵入病菌菌落,抑制其生长。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木霉对不同的植物病原真菌重寄生作用方法不同。可观察到木霉菌缠绕病原菌的菌丝,或沿着病原菌的菌丝平行或波浪式生长,或产生铯状分枝、吸器或附着胞吸附于病原菌的菌丝上,或穿透病原菌的菌丝,最终使病原菌的菌丝细胞原生质浓缩,菌丝断裂等现象。  相似文献   
72.
农机导航自校正模型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运动学模型中的近似条件对模型控制方法曲线路径跟踪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农机导航自校正模型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模型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律,并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自适应地在线调节模型控制律的控制量。农业机械的路径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保留了模型控制方法在直线路径跟踪方面的优点,又弥补了模型控制方法在曲线路径跟踪方面的缺陷。当速度为1.0 m/s时,直线路径跟踪最大横向偏差小于0.064 9 m,曲线路径跟踪的最大横向偏差小于0.185 7 m。  相似文献   
73.
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1,他引:13  
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中的一项核心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耕作、播种、施肥、喷药、收获等农业生产过程。农机位置测量方法、农机模型与导航路径跟踪控制方法是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的研究重点,受到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农机位置测量主要有相对测量和绝对测量二类方法,前者以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方法为代表,主要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识别作物行,进而确定导航基准线,实现农机与作物的相对位置与航向信息的测量;后者则以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测量方法为代表,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实现农机位置的高精度测量,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而面对复杂的田间环境变化,在位置测量中应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通常可以得到更好的测量结果。导航路径跟踪控制通常以农机运动学模型或动力学模型为核心,多采用最优控制、最优估计、自适应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鲁棒控制等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而无模型控制方法则可以避免建模不准确或者模型参数剧烈变化对农机路径跟踪控制性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该文从上述2个方面综述分析了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农机导航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展望,指出采用卫星导航技术,开展农机地头自动转向控制、障碍物探测及主动避障、多机协同导航等高级导航技术研究,以及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农机自动导航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74.
苹果树腐烂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75.
调查了冀东地区介壳虫在大樱桃上的发生种类及生活世代;并利用40%速扑蚧杀乳油、52.5%农地乐乳油、威保、劲彪和48%乐斯本5种药剂,分别在介壳虫的过冬若虫期、出蛰若虫期、卵期和初孵若虫期进行施药,研究了试验药剂对不同虫态桑白蚧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适宜冀东地区大樱桃上介壳虫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为害冀东地区大樱桃的介壳虫种类主要是桑白蚧,每年可发生2代;桑白蚧的最佳防治时期为初孵若虫期,最佳防治药剂为40%速扑蚧杀乳油,其次是48%乐斯本,防治效果可分别达到100%和99.43%。  相似文献   
76.
杨树细菌溃疡病的研究概况刘晓光,高克祥(河北林学院林学系保定071000)关键词杨树,细菌溃疡,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763.13REVIEWONTHEBACTERIALCANKEROFPOPLARLiuXiaoguangGaoKexiang(Fore...  相似文献   
77.
青贮饲料添加剂主要可分为发酵促进剂、发酵抑制剂及营养性添加剂3类。前2类是控制发酵程度的,这一点既可通过促进乳酸发酵实现(促进剂),也可通过部分或全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抑制剂)来实现。第3类营养性添加剂,在制作青贮时加到原料中,可改善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1发酵促进剂1  相似文献   
78.
在杨树细菌溃疡病严重发生的吉林省抚余市,分别不同林龄和立地条件,选设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对高度感病的树种美×青,采用野外均匀分布,典型整群抽样调查和树干解析的方法,获得20块样地60株解析木的调查数据,确定了病情指数与材积损失率的相关效率。  相似文献   
79.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世界性重要农业害虫。目前防治棉铃虫的主要手段是种植转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蛋白的转基因作物。本文旨在研究棉铃虫V-ATPase H在Cry1Ac蛋白毒力和抗性中的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分析V-ATPase H在Cry1Ac抗、感品系棉铃虫幼虫中肠及敏感品系棉铃虫幼虫受Cry1Ac诱导后的表达情况;在昆虫Sf9细胞中过表达V-ATPase H对其进行细胞定位,通过细胞毒力试验验证其对Cry1Ac毒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棉铃虫V-ATPase H基因在抗性品系中低表达,并且V-ATPase H在受到Cry1Ac诱导时也低表达;在Sf9细胞内表达V-ATPase H蛋白发现其在整个细胞中都有分布,过表达该蛋白后增强了细胞对Cry1Ac蛋白的敏感性。结果表明V-ATPase H参与Cry1Ac蛋白的毒力。  相似文献   
80.
以山西省4638种昆虫在7个地理小区的分布、内蒙古7766种昆虫在14个地理小区的分布和中国16804属昆虫在67个生态区域的分布3组数据为样本,用传统的层层合并的相似性聚类分析法(SCA)和新的不需合并的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法(MSCA)进行运算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不合并法都能得到既符合统计学逻辑,又符合地理学、生物学逻辑的结果;合并法在参与小区较少时,还能够得到与不合并法类似的结果,随着参与小区的增多,聚类结构发生变化,以致聚类功能彻底丧失。无论两种聚类结果差异大小,其性质都迥然不同:不合并法的相似性系数是固有的、互相独立的、同时存在的,聚类结果是所有小区之间关系亲疏、距离远近的状态;合并法的每个相似性系数都是合并的依据或结果,前一个系数是后一个系数产生的条件,后一个系数是前一个系数消亡的结果,严格按照顺序,当最后一个系数产生时,前面所有系数和所有小区都已不复存在,聚类结果只是记录不断合并、不断消亡的过程。因此在肯定合并法历史价值的同时,认为申效诚等创建的多元相似性系数公式及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法摈弃合并降阶这一产生偏差和错误的根源,能够得出相对客观的聚类结果,是生物地理学研究领域有效的聚类分析工具,必将推动生物地理学定量研究迈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