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56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5篇
  43篇
综合类   240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26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试验分析了84株鸡源沙门氏菌分离株的四环素耐药性,用PCR方法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在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四环素耐药率为49%(41/84),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仅携带tet(A)基因(23/23),肠炎沙门氏菌和德尔卑沙门氏菌携带tet(A)(8/18)、tet(B)(17/18)或tet(G)(10/18)三种基因,tetC基因在这些沙门氏菌中都没有检测到。该类基因多数位于结合性质粒上,但是不在整合子范围内。  相似文献   
32.
为了评价表达鸡马立克氏病病毒gB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的遗传稳定性,我们将纯化后的重组病毒在CEF单层上连续传30代,引起细胞病变的速度和形态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覆盖含X-Gal的琼脂引起的空斑均为蓝色;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证明rFPV-gB/R中的gB基因始终能稳定表达;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在细胞上连续传30代、在SPF鸡上连续传5代后,gB基因序列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以0、10、20、30代重组病毒制成冻干疫苗进行的实验室免疫效力实验表明,细胞连续传代后rFPV-gB/R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免疫原性。可见重组鸡痘病毒gB基因的结构和免疫原性都是高度稳定的。为了评价rFPV-gB/R的生物安全性,我们将rFPV-gB/R通过SPF鸡连续传5代,检测病毒在鸡体的存在部位及其消长、生长繁殖性能和毒力变化;将rFPV-gB/R免疫鸡与未免疫鸡同笼饲养,攻击FPV-102E6强毒,以检测rFPV-gB/R感染鸡的接触传染性。结果显示,rFPV-gB/R在鸡体的存在时间大约为7d,在体内仅存在于接种部位;鸡体传代后痘病毒毒力有一定程度下降,gB基因核苷酸序列未发生任何变化;同居未免疫SPF鸡在痘病毒强毒攻击后全部发痘,可见重组病毒免疫鸡没有接触传染性,能在鸡体内稳定地传代,rFPV-gB/R具有高度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33.
禽沙门氏菌病流行现状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禽沙门氏菌病(AvianSalmonellosis)是指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总称。临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是家禽最为重要的蛋传细菌病之一。禽沙门氏菌病依据病原体的抗原结构不同分为三种疾病:鸡白痢、禽伤寒和副伤寒。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称为禽伤寒,由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非宿主适应性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则统称为禽副伤寒。禽副伤寒的病原体包括很多种类的沙门氏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其次为德尔卑沙门氏菌、海德堡沙门氏菌、纽波…  相似文献   
34.
胡增垒  刘秀梵 《中国家禽》2013,35(11):37-40
天然免疫已经成为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危害养禽业的一个重要病原,同时也是研究抗病毒天然免疫的一个重要的模型。NDV感染既可以激活模式识别受体来诱导机体的天然免疫应答,病毒本身也进化出独特的拮抗宿主天然免疫效应的机制。此外,天然免疫反应也是影响NDV致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对以上几个方面最新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讨论,并提出NDV和天然免疫相关研究中有待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禽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肠埃希氏杆菌是家禽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家禽胚胎死亡、脐炎、败血症、肉芽肿、卵黄性腹膜炎和全眼球炎等一系列表现,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型与免疫保护关系的研究”和‘噙源性大肠杆菌分离株致病机理的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原的遗传相关性、免疫特性及免疫保护机理等进行了研究,现将部分内容介绍如下。一、流行病学研究有关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国内已有不少报道。从这些报道看,我国分离到的禽源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且不…  相似文献   
36.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其基因组为分节段的负股单链RNA,这种特殊的基因组结构使得流感病毒的进化机制跟其他病毒有所不同。本文对流感病毒的进化机制、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进化规律和生物信息学在流感病毒进化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7.
新城疫病毒Ulster株经SPF鸡胚增殖和超速离心纯化后,以酚-SDS法提取其基因组RNA,作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模板。根据其已发表的F和HN基因核苷酸序列,合成一个长为30mer的寡核苷酸(位于F基因内)和一对分别长为28、30mer的寡核苷酸(位于HN基因两侧)分别作为反转录引物和PCR引物。扩增反应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出现一条长为1.93kb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相符。并将此特异性条带克隆入质粒载体pGEM-3Zf(+)中,并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REA)。RT-PCR和REA结果证实其为新城疫病毒Ulster株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  相似文献   
38.
近20年来,我国养殖业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养殖业在整个大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有很大增长,使中国从动物源性食品短缺发展到国内市场供需平衡或供大于求。笠动物疫病造成的损失严重,使经营成本上升,已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各种残留物和生物性污染,特别由饲料源引起的残留物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将使我国养殖业在与国外产品竞争国内市场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笠动物疫病及残留物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口的最主要障碍。笠我国畜禽疫病的控制,面临的问题和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东平县种植无公害圆葱的经济效益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0.
<正> 杨树与柳树属间杂交、杨树与榆树科间杂交均属远缘杂交,由于亲本间的遗传和生理机制差异,造成生殖隔离,产生杂交不育现象。但这种不育的程度是不相同的,通常是杂合子不能形成健全的种子,半途天亡。表现在种子未成熟前整个果穗脱落,很难获得杂种苗木。国内曾有过青、黑杨派与柳属杂交获得苗木的先例,但对难成功的白杨派与柳属杂交,杨榆杂交迄今未见报道。为了改良杨树的生长与适应性,我们于1978—1979年先后开展了银白杨×旱柳、银白杨×白榆、旱柳×钻天杨、旱柳×美洲黑杨的杨与柳、榆的远缘杂交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