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简要介绍了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现状与发展趋势,并以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食品安全监测车为例,进行仪器设备更新配置和运行管理规范化探讨,使其提升为具有法定检测资质的移动实验室,进一步通过实验室认可,实现第三方公正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22.
水稻生产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控制重金属污染,需要确立相应的水稻GAP生产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农田重金属污染来源和重金属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结合GAP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和发展,从种植基地的选择与维护、水稻田间生产、水稻采收后的处理、建立追溯和内部自查体系以及生态维护等方面提出水稻GAP生产过程重金属污染控制的具体方法,以期能为水稻的安全、优质生产以及水稻GAP认证规范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丁烯氟虫腈、啶虫脒、杀虫单、烯啶虫胺4种单剂以及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杀虫单·啶虫脒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毒力存在较大差异。单剂中以烯啶虫胺的毒力最高,啶虫脒和丁烯氟虫腈次之,杀虫单最低;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复配剂比例均为1∶4时,对褐飞虱毒力增效明显;杀虫单·啶虫脒复配剂比例为1∶5和1∶10时增效显著。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种复配剂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效均高于70%,高用量时可以达到90%以上。3种复配剂以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EC用量最少,防效最高,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EC次之,与对照药剂相比,这两种复配剂均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而达到同样的防治效果,从而大大减少农药单剂在水稻上的残留量,44%杀虫单·啶虫脒SC用量较大,但从剂型的安全性和用药成本考虑,也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4.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易导致残留超标等风险。本研究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采集、清洗农药登记信息,挖掘风险指标数据,构建了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药使用风险智能预警模型,以期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该模型可集成到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和监管系统中,供农户和监管部门使用。当农户录入农事操作信息时,模型可根据用药记录智能识别出超范围、超剂量、超频次等不当用药操作和违反安全间隔期的采收操作,给出预警提示,将安全保障的窗口前移,从而实现产中实时预警、产后自动研判,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我国种植业生产过程农业标准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涉及种苗繁育、种植过程、肥水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收获等环节,并提出了我国种植业生产过程标准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
HACCP体系在黄瓜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际先进的HACCP质量管理体系,对黄瓜供应链各环节主要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出生产地环境、种苗繁育、投入品使用、包装贮运环节为关键控制点(CCP),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黄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
通过浸叶法试验就三唑磷等3种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三唑磷和毒死蜱处理后24 h对家蚕均表现高毒,而氟虫腈表现中毒,但处理后48、72和96 h,均表现出高毒;3种农药处理后24 h内对家蚕的毒性是最大的,而处理后48、72和96 h之内这3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以处理后24 h的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8.
试验建立了桃中多菌灵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样品以甲醇萃取二氯甲烷净化,以安捷伦公司产的Eclipse XDB-C18柱(粒径5μm,4.6 mm×250 mm)进行分析,流动相(V甲醇∶V水=50∶50)流速为0.8 ml/min。桃样品中多菌灵的平均回收率为81.5%~97.3%,相对标准偏差(RSD)≤5.14,方法检出限为0.02 mg/kg。  相似文献   
29.
【目的】本研究为稻米Cd污染阻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调控剂T1(纳米活性炭+硅钾钙镁肥)、T2(火山石+钙镁磷肥)和Si(叶面硅肥)单一及组合共5种不同调控措施(T1、T2、Si、T1+Si、T2+Si)对云南个旧矿区稻田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对稻米镉累积的影响。【结果】土壤调控措施均能提高土壤pH,T2处理调控效果最好,较对照提高0.80个单位;调控剂处理后,土壤酸可提取态Cd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残渣态有不同程度的增加,T1+Si处理对土壤酸可提取态调控效果最好,较对照降低了31.6%。经调控措施处理后水稻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合调控处理的增产效果优于单一调控措施,T1+Si、T2+Si组合处理较对照分别增加27.2%、29.7%。不同处理水稻根系C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茎叶中C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糙米中Cd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符合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12),其中T1+Si处理糙米中Cd含量较对照降低45.3%。【结论】采用纳米活性炭+硅钾钙镁肥基施以及在水稻灌浆期和抽穗期分别喷施叶面硅肥不仅可以有效修复个旧矿区镉污染土壤,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糙米中镉的含量,提高矿区稻米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苏云金杆菌Cry2Aa毒素的生物活性及杀虫机理,先利用浸叶法测定了商品化的Cry2Aa毒素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并用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再用ELISA法测定了Cry2Aa毒素与小菜蛾刷状缘膜囊泡(BBMV)的结合曲线,最后通过Ligand blot法和肽指纹质谱对小菜蛾BBMV与Cry2Aa毒素的结合蛋白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Cry2Aa毒素对小菜蛾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27.90μg/ml。Cry2Aa毒素与小菜蛾中肠上皮细胞存在结合,与小菜蛾BBMV的表观结合亲和力为266.6 nmol/L。小菜蛾BBMV与Cry2Aa毒素存在5条主要结合条带,其中分子量2.45×10~5上方的主结合条带酶解后得到ATYSEGPNGSVR片段,通过数据库比对分析,匹配到一个分子量为3.32×10~5的小菜蛾未鉴定蛋白,其功能注释为脂质运载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