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3篇
  7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108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51.
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是以良种培育为基础而获得发展和提高的。优良品种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影响其它产业发展的情况下提高养殖的产量、质量及经济效益,它和饲料、水质一起构成水产养殖生产的三大主要物质基础。对我国这样一个养殖大国来说,选择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2.
微生物群落是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殖环境微生态调控。在不同季节采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池塘水样,分析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TP)等理化指标,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水体中微生物对各类碳源代谢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菌群结构。结果表明,1月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和菌群结构不同于其他采样时间,养殖鱼类种类对池塘理化指标和微生物菌群结构影响不大。不同采样时间的池塘理化指标差异显著,同一采样时间不同养殖鱼类池塘的理化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1月尼罗罗非鱼池塘中的NH4-N含量高于其他月份,且显著高于4月和7月(P<0.05);1月TP含量显著高于4月、7月和10月(P<0.05)。1月斑点叉尾鮰池塘的TP和NO3-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月份(P<0.05)。Biolog-Eco微平板技术检测到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池塘中的微生物群落对碳...  相似文献   
153.
为了解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主要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以及雌雄形态性状的差异,本研究测量了同塘养殖的2837尾翘嘴鳜的7个生长相关性状,包括全长、体高、头长、眼径、尾柄全长和尾柄高与体重。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关系,并从中随机取雌雄个体各150尾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另随机取120尾进行雌雄判别验证。结果显示,在各形态性状中,全长、体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组并进行偏回归系数检验,发现头长和尾柄高与体重的相关性不显著,故剔除这2个性状后作进一步分析。通径分析显示,全长和体高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且大于间接作用;单性状及两两性状协同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显示,全长及体高对体重的单独决定程度最高,且二者的协同作用也最大;4个性状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总和(∑d)达0.896,说明这4个性状与体重有较大的相关性,拟合的多元回归方程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建立雌雄鱼判别回归方程并分析验证显示,对于体重小于200 g的个体其雌雄性别判别的准确率较高。本研究可为翘嘴鳜生长性状选择评价指标的确定提供参考,将有助于提高选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54.
养鳗池塘的浮游生物及其与鳗摄食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迈新 《水产学报》1998,22(3):223-229
报道了养鳗池塘的浮游生物种量及其与鳗摄食的关系,论述了水质良好的养鳗池塘浮游生物优势种,养鳗池和传统家鱼池生态学特点和养鳗池水质的有效调控措施。养鳗池塘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我国传统家鱼高产池塘的游浮生物群落结构区别较大。黑仔鳗塘的浮游植物则以硅藻类和绿藻类占优势,生物量分别占浮游植物总量的40%和37%。浮游动物则以轮虫和桡足类为主,枝角类的比例很少。浮游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对鳗的摄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5.
用质量浓度为10 mg/kg的17α-甲基睾丸酮(MT)、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分别对尼罗罗非鱼进行腹腔注射,在注射后12、24、48 h和7、14、21 d检测P450arom11β-HSD2P450scc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3个基因表达量均先下调,而后回升。注射MT后,最先受到抑制的是P450scc基因,其次是P450arom11β-HSD2基因。11β-HSD2基因的表达量在注射后7、14、21 d时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14 d时的表达量降至最低; P450scc基因的表达量在注射后12、24、48 h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24 h时表达量降至最低;P450arom基因至48 h时表达量降至最低,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注射LE后,P450aromP450scc基因的表达较11β-HSD2基因先受到抑制。11β-HSD2基因的表达量在注射后48 h,7 d、14 d时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7 d时降至最低;P450scc基因和P450arom基因的表达量均在注射后48 h时表达量降至最低,且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MT可能是通过调节P450scc基因水平来降低P450arom的表达量,而LE则通过直接调节P450arom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罗非鱼类的性别形成。  相似文献   
156.
从患病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苗的病灶处分离到1株细菌GDZ1,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具有较强毒力。经ATB 32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补充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药敏实验结果显示,29种药物中,米诺环素等15种化学试剂对该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7.
底泥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复池塘底质是保持水质稳定和防控水生生物病害的基础,也是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水体和底泥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描述了富营养化水体底泥的污染现状,论述了当前修复底泥使用的2种技术手段,即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详细阐述了2种技术手段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就修复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8.
耐高温酶制剂对奥尼罗非鱼免疫和肠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耐高温酶制剂的使用效果,试验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的耐高温饲用酶,饲养奥尼罗非鱼60d,测定罗非鱼血清中非特异免疫指标,并电镜观察小肠细胞微绒毛排列情况;同时测定饲料厂制粒前后蛋白酶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耐高温酶制剂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水平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同时,试验组罗非鱼小肠细胞微绒毛排列整齐、细而长,吸收面积增大;对照组的小肠细胞的微绒毛稀疏、短,排列不均匀。结果证实,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耐高温酶可以显著增强其免疫力,增加其对饲料的吸收率。制粒冷却包装后酶活力仍可保持90%以上,而普通酶只有25%左右。  相似文献   
159.
随着水产养殖模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 培育优良的抗病品种可以有效解决和减少病害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鱼类抗病育种工作, 包括家系与群体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全基因组选育及MHC基因多态性与抗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家系与群体选育作为选择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鱼类的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160.
养鱼池塘水化学组成是评价水体营养状态、初级生产力和鱼产潜力的重要指标,鱼池水化学环境与鱼类的病害发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养鱼池塘的水化学都给予了重视[王鸿泰和胡德高1989,卢迈新等1992,刘玲仪和金有坤1994,刘海金和张世义1978年中译本,姚宏禄1988,姚宏禄等1996,雷衍之等1983]。土池塘中(earthernpond)养鳗(Anguillajaponica),八十年代末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由于其成本低,效益大,在全国许多省市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促进了我国养鳗业的迅速发展。我们从1996~1997年对养鳗池塘的水化学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