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牛磺酸水平对不同生长阶段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质源,配制牛磺酸水平分别为0(D1)、0.5%(D2)、1.0%(D3)和1.5%(D4)的试验饲料。将初始体重为(13.85±0.25)g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水族箱(体积为120 L),每箱放养25尾。试验鱼每天投喂饲料2次至表观饱食,养殖周期84d,分别在饲喂的第28、56和84天称重、取样。试验第1~28天为第1个生长阶段,第29~56天为第2个生长阶段,第57~84天为第3个生长阶段。结果表明:在每个生长阶段下,牛磺酸添加组(D2、D3和D4组)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未添加牛磺酸组(D1组)(P0.05),且D3组试验鱼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牛磺酸添加组(第3个生长阶段的D4组除外)(P0.05)。在同一饲料牛磺酸水平下,第1个生长阶段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第2个和第3个生长阶段(P0.05)。在饲喂至第28、56和84天时,各牛磺酸添加组试验鱼的肝体比和脏体比均显著低于未添加牛磺酸组(P0.05),肥满度则与未添加牛磺酸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同一饲料牛磺酸水平下,饲喂至第56和84天时的肝体比和脏体比均显著低于饲喂至第28天时(P0.05)。饲喂至第84天时,各牛磺酸添加组鱼体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未添加牛磺酸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维持一定水平的牛磺酸有利于斜带石斑鱼幼鱼的生长,饲料牛磺酸不足或过多均不利于其生长。饲料中添加牛磺酸降低斜带石斑鱼幼鱼体脂沉积而增加体蛋白质沉积。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到3个生长阶段斜带石斑鱼幼鱼饲料的适宜牛磺酸水平分别为1.20%(第1个生长阶段)、1.08%(第2个生长阶段)、1.00%(第3个生长阶段)。斜带石斑鱼幼鱼对牛磺酸的需要量随鱼龄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72.
2株鱼源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外研究了2株分离自斜带石斑鱼肠道的芽孢杆菌(DE5和SE5)的生长曲线、对模拟胃肠道环境的耐受能力及对潜在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SE5生长速度明显快于DE5,SE5培养4 h进入对数生长期,而DE5培养8 h进入对数生长期.人工胃液耐受试验表明,DE5对人工胃液(不同pH值、胃蛋白酶)的耐受能力较强,pH 2.0的人工胃液处理4 h,其活菌数超过104cfu/ml,pH 3.0和4.0的人工胃液对DE5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SE5对人工胃液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pH 2.0的人工胃液处理2 h后未检测到活菌,但pH 3.0和4.0的人工胃液处理4 h后SE5的活菌数超过105cfu/ml.SE5和DE5对人工肠液(不同质量分数胆盐、胰蛋白酶)均有很强的耐受能力,经含0.1%~0.7%胆盐的人工肠液处理3 h后,2株菌的存活数均超过107cfu/ml,且SE5的耐受能力略强于DE5.抑菌试验显示,2株芽孢杆菌对多株潜在致病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2株芽孢杆菌均具有生长速度较快,对胃肠道环境耐受能力强特点,且对潜在致病菌具有一定抑制效果,具有作为益生菌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