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讨氟化钠对小鼠成骨细胞中核因子-k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RANKL)和骨保护素(OPG)mRNA 表达比率的影响,选取新生小鼠颅盖骨,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取其第3代成骨细胞,在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氟化钠(10-7、10-6和10-5mol/L),并分别培养24、48、96和144h,从细胞板贴壁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荧光定量 RT-PCR 方法检测细胞中 RANKL 与 OPG mRNA 表达比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氟化钠增加了RANKL/OPG mRNA 的表达比率,且呈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培养 48 h时,RANKL 与 OPGmRNA 的表达比率显著增加(P相似文献   
32.
为了观察氟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中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取30只出生24 h以内的昆明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其头盖骨,去除筋膜和结缔组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原代成骨细胞的培养。取其第2代成骨细胞,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氟化钠(10^-12、10^-11、10^-10、10^-9、10^-8mol/L),培养40 h,收集细胞板中贴壁的细胞提取总RNA,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OPG/RANKL mRNA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中OPG/RANKL mRNA的比值显著升高,且随着氟化钠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10^-10mol/L氟化钠达到最大值(P〈0.01)。说明微量氟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成熟分化,使骨吸收能力减弱,相应地增加了骨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小鸭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5周龄内的小鸭,以2周龄内雏鸭最易感.该病潜伏期短,死亡快,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肿胀出血.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昆明周边养鸡场的沙门氏菌耐药状况,采集昆明周边5家养殖场的50只疑似沙门氏菌病的发病鸡的肝脏和脾脏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常规生化特性鉴定和PCR分子鉴定,然后通过药敏试验检测分离株耐药性,通过PCR技术对分离株的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共分离出8株沙门氏菌,8株菌的靛基质试验、尿素酶试验和VP试验结果均呈阴性,S3、S4菌株不产H2S,柠檬酸试验也呈阴性,针对沙门氏菌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得到目的条带495 bp,与预期一致;在药敏试验中,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和头孢氨苄有较强的耐药性,对四环素中介耐药,对恩诺沙星、加替沙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以及氧氟沙星敏感,说明分离株已出现耐药性;在所检测的6种耐药基因中,β-内酰胺类的bla TEM-1和喹诺酮类的GyrA基因检出率为100%,四环素类的tetA基因未被检出,其他三种耐药基因aadA1、tetB和strB检出率均在50%以上,说明分离株耐药基因的携带率较高,需要引起养殖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5.
[目的]检测笼养滇南亚种原鸡血液生化指标,为其人工饲养繁殖、健康状况检测以及经济开发等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原产地的雄性笼养滇南亚种原鸡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对其早、中、晚3个时段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葡萄糖、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和活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笼养滇南亚种原鸡血液血清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各时段差异不显著(P〉0.05);白蛋白含量中午时段显著高于早、晚各时段(P〈0.05);胆固醇含量早上时段较低;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以早上时段最高;不同原产地鸡的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笼养滇南亚种原鸡肝脏功能活性较强,心血管系统发达,糖代谢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脂肪沉积较少。  相似文献   
36.
氟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骨钙素基因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对成骨细胞骨钙素(OC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酶消化法分离初生小鼠头盖骨成骨细胞,取第3代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10-3mol?L-1)氟化钠,提取细胞总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成骨细胞OCN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各浓度NaF均能刺激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CN基因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当浓度为5×10-4mol?L-1时OCN基因表达量的增加最为明显,约为对照组的30倍。【结论】各浓度的NaF均能在基因水平刺激OCN的表达,OCN在氟中毒所致的骨相损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昆明地区某鸡场部分鸡群突发痢疾,并有小部分鸡群死亡,疑似肠道病原菌感染所致,将采集的12份病死鸡病料进行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及PCR鉴定,并检测分离菌的耐药性。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志贺氏菌5株,分离菌均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其中有1株菌能迟缓发酵发酵乳糖,有2株菌不发酵蔗糖;针对志贺氏菌特异性ipaH基因设计的1对引物,扩增出393 bp的目的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抗生素抑菌结果显示,5株志贺氏菌对加替沙星、头孢氨苄、恩诺沙星、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均产生了耐药性,并且是多重耐药,对卡那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程度处于中介,对氧氟沙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中药抑菌方面,5株分离菌对诃子、五味子和黄芩高度敏感,但是对大黄和白头翁处于低敏程度。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昆明市区农贸市场鸡源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采用PCR技术对140株鸡肝中大肠埃希菌的22个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140株大肠埃希菌中TEM和Gyra(QRDR)基因检出率最高为100%;aph(3)-Ⅱa基因的检出率最低为22.86%,且13个耐药基因检出率在50%以上。呈贡区、官渡区、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检出率最低的耐药基因分别为aph(3)-Ⅱa、OXA、tetB和OXA、SHV、aac(3)-Ⅱa基因。研究结果可为大肠埃希菌病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松针粉对肉鸡免疫器官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针粉是指将修剪的松类树种(如马尾松、云南松等)的针叶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高效的天然绿色添加剂,色绿,幽香,含有动物生长所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松针粉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多种维生素,且含有17种氨基酸和十几种微量元素及多种植物杀菌素,因而,在畜禽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松针粉,对畜禽有促生长作用,并能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相似文献   
40.
山羊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初生山羊羔股骨骨膜,通过植块培养法、完全消化法和半消化植块法分离、培养成骨细胞。结果表明,植块培养法、完全消化法和半消化植块培养法的贴壁时间分别为4、24、4h;培养4d时的细胞数量分别为少量细胞、少量细胞、大量细胞,细胞汇合时间分别为21、19、10d。传代后第7d即可汇合,第14d出现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呈橘红色,Von Kossa染色呈黑色;姬姆萨和HE染色后可见体外培养的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胞质丰富,胞核卵圆形,单核,有1~3个核仁;碱性磷酸酶染色后胞质呈黑色颗粒或块状沉淀;扫描电镜观察胞突发达,伸出的突起与临近细胞的突起相连。体外培养传至15代时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未发生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半消化植块培养周期短,细胞损害小,有利于细胞贴壁,是一种可行的骨组织工程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