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蛋鸡和鲜蛋空肠弯曲菌带菌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420只蛋鸡和200枚鲜蛋进行了空肠弯曲菌检查。结果表明,蛋鸡平均带菌率为66.2%,在43~46用龄时带菌率最低(34.0%),26~28周龄时带菌率最高(92.0%),19~20周龄时带菌率居中(45.3%),差异极显著(P<0.01)。在200枚鲜蛋中未检出空肠弯曲菌。对15只空肠弯曲菌阳性蛋鸡进行该菌在体内分布的研究表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直肠和泄殖腔为空肠弯曲菌的主要栖居场所,在咽喉、腺胃、卵巢和输卵管内也有该菌检出,而在嗉囊中未检出该菌。同时,对蛋清抑制空肠弯曲菌的平板试验显示,蛋清没有抑菌作用。本文并对空肠弯曲菌在鸡体的垂直传播途径进行了讨论,认为空肠弯曲菌不经鲜蛋而垂直传播于仔鸡。  相似文献   
42.
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与其致病性和宿主免疫应答有关,尤以幽门螺杆菌的毒性占主导地位。最新研究表明,约60%的幽门螺杆菌分离株具有分泌空泡毒素(VacA)的能力,并且血清中其相应抗体的出现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高度平行。综述了VacA的制备和纯化,理化特性,蛋白质结构,编码基因,致病机理及其单克隆抗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3.
在碱解法的基础上,优化了提取空肠弯曲菌质粒DNA的条件。细菌经37℃,5%CO2培养48h后,每个样品以长满一个φ90mm平板(约2.86×106个/mL)的细菌用量为宜;溶菌液的最适SDS浓度和pH值为2%和12.0~12.5;最适温育温度和时间为55℃、60min。在该条件下用该方法提取了219株不同畜禽来源的空肠弯曲菌质粒DNA,质粒阳性率为10.96%,最大质粒DNA108kb,最小质粒DNA1.9kb。  相似文献   
44.
从马麝的全血中提取基因组总DNA,用所设计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细胞型朊蛋白(PrPC)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马麝PrP基因片段大约为771bp,包含了朊蛋白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即包含在单一外显子内的完整开放阅读框,与国外报道的同科动物PrP基因序列基本相同。马麝PrP基因含5个短而富含G-C的元件,可编码5个八肽(九肽)重复Pro-His-Gly-Gly-Gly-Trp-Gly-Gln或Pro-Gln/His-Gly-Ala/Gly-Gly–Gly-Trp-Gly-Gln,其氨基酸序列含有24个氨基酸的N-端信号肽和23个氨基酸的C-端信号肽。与白尾鹿(Odocoileusvirginianus)和麋鹿(Cervuselaphus)的PrP基因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4%、97.9%和98.1%、97.7%。共发生15个碱基替换,其中10个为同义码替换,5个为异义突变,即G57A、S100N、N173S、T177N和M208I。  相似文献   
45.
动物体内通过脂肪细胞膜抗体免疫,减少了体脂沉积,从而改善了猪的胴体品质,其关键问题是脂肪细胞膜是否存在特异抗原。起初的试验多以制备多克隆抗体为主。由于抗体特异性较差,可与其他器官发生交叉反应,影响效果。后来发展了脂肪细胞膜单克隆抗体技术,提高了反应特异性,效果较  相似文献   
46.
山羊痘病毒P3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应用PCR技术,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羊痘病毒结构蛋白P32基因,连接于pMD18-T载体,转化到JM109感受态细胞,对重组质粒双酶切、PCR鉴定与序列分析得出:P32结构蛋白基因全长969 bp,编码323个氨基酸.与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P32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达99%和97%;与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P3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达98.9%和96%.  相似文献   
47.
猪圆环病毒Ⅱ型特异抗体检测间接ELISA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的猪圆环病毒2型株Cap蛋白为包被抗原,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检测血清中PCV-2特异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确定了血清样品阴、阳性判定标准.临床检测结果表明,自建ELISA试剂盒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8.
为了研究活化卵白蛋白对断奶仔猪结肠内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的影响,选取54头20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23日龄开始,Ⅰ组饲喂基础日粮+活化卵白蛋白10 mL·d-1·头-1,Ⅱ组饲喂基础日粮+啤酒酵母10 mL·d-1·头-1,Ⅲ组连续饲喂基础日粮10 d,28日龄断奶。仔猪在23,28,35,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1头屠宰,迅速结扎结肠两端,无菌收集结肠食糜,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结肠内SCFA含量。试验结果表明: (1)仔猪28日龄时,与Ⅲ组相比,Ⅰ组仔猪结肠内乙酸(P<001)、丙酸(P<005)、丁酸(P<005)和总SCFA(P<001)含量升高,而异丁酸(P<001)含量降低;与Ⅱ组相比,Ⅰ组仔猪结肠内乙酸(P<001)、异丁酸(P<001)和总SCFA(P<001)含量升高;(2)仔猪42日龄时,与Ⅱ组、Ⅲ组相比,Ⅰ组仔猪结肠内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和总SCFA含量显著升高(P<005);(3)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各组仔猪结肠内总SCFA含量均增加,但Ⅰ组增加最明显。由此看来,活化卵白蛋白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结肠内SCFA含量。  相似文献   
49.
参考GenBank中已公布的产甲酸草酸杆菌(Oxalobacter formigenes,OxB)的参考序列(M77128)设计了一对扩增OXC酶蛋白基因的引物,对产甲酸草酸杆菌(ATCC 35274)的DNA抽提物进行扩增,获得了特异性的扩增片段.运用Lnternet网络上的数据库及程序,对OXC酶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序列与参考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以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9.9%和99.6%,预测该酶蛋白是分泌到胞外行使生物学功能的胞外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亲水性,二级结构是以α-螺旋为主的混合型蛋白而且其二级结构预测显示OXC酶蛋白属于硫胺素焦磷酸依赖酶家族,和其它酶家族成员一样能够发挥降解草酸的功能.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讨具有优良抑菌活性的乳酸菌对全株玉米青贮过程不同时期营养品质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并筛选出可提高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乳酸菌接种剂,将实验室前期从甘肃各地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分离筛选获得的5株产酸快、多,且具有抑菌活性的优良乳酸菌分别添加到全株玉米秸秆中进行青贮,共设置6个试验组,分别在青贮第3、7、15、30天测定产物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氨态氮(NH3-N)含量及第30 天乳酸(LA)、乙酸(AA)、丙酸(PA)和丁酸(BA)含量。结果显示,发酵30 d后,5个处理组的DM、CP、ADF和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H3-N和WS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3-1组ND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B3-1和B5-2组A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DM、CP、WSC含量均随发酵时间延长而降低,而ADF、NDF和NH3-N含量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升高;B3-1组在玉米秸秆全株青贮发酵各期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最优。以上结果表明5株乳酸菌均能显著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其中植物乳杆菌B3-1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