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6篇
  16篇
综合类   16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一看种植户的设施条件早春越早栽培,收入越高。但播种期要看保温设施条件而定。2月中旬至3月初可采用小拱棚栽培,3月中旬至3月底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4月初以后可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2.
城阳区作为青岛市的近郊区,设施蔬菜一直是蔬菜生产的重点,为农民增收和满足城市蔬菜供应发挥了应有的作用。2003年全区设施蔬菜总面积为2330hm^2,年实现产值2.85亿元。  相似文献   
43.
蚯蚓堆肥处理剩余污泥混合有机垃圾的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基质堆料高度和高密度接种条件对蚯蚓堆肥处理有机垃圾混合剩余污泥时蚯蚓生物量及其堆肥效率的影响,共设6个处理进行试验,按接种密度-堆料高度表示,分别为:1/10-10cm组、1/10-15cm组、1/15-10cm组、1/15-15cm组、1/20-10cm组、1/20-15cm组。试验结果表明,在堆料高度相同时,蚯蚓生物量与其接种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接种密度对蚯蚓堆肥效率的影响有限,只有在1/10组同1/15组或1/20组比较时表现出显著差异,而后两个组别之间差异不显著;在接种密度相同时,堆料高度对蚯蚓堆肥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对蚯蚓生物量的影响可能存在一个密度临界点(1/15),在此密度附近,堆料高度对蚯蚓生物量的影响较显著,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此密度以上或以下,堆料高度的影响不显著。从产业应用的角度,综合考虑蚯蚓维持种群繁衍的再生产能力以及混合污泥的堆肥效率这两个因素,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处理有机垃圾混合剩余污泥的最佳接种密度为1/15,堆料高度为15cm。  相似文献   
44.
进行草莓施用一亩园微生物菌肥试验,结果表明:一亩园蔬菜专用型微生物菌肥能有效促进草莓植株生长,减少落果,改善品质,提高单果重;施用菌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增产7.0%,每667 m2增加收入816.0元。  相似文献   
45.
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与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蛋用鹌鹑H、H2系为父系,L、L2为母系进行配合力测定,选择4个两系配套组合和4个三系配套组合共8个组合:H×L、H×L2、H2×L、H2×L2、H×H2×L、H×H2×L2、H×L×L2、H2×L×L2.结果表明,入舍鹌鹑产蛋总数H×H2×L组最好,达到165枚,平均产蛋率为81.7%,产蛋总重达到1.71kg/只,其次是H×L组,且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三系配套生产比两系配套的生产周期长,不易操作,因此建议选择两系配套组合H×L应用于进一步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46.
综述了近30年来中国鹌鹑遗传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包括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标记在内的鹌鹑遗传标记及鹌鹑遗传参数、遗传基因与鹌鹑在遗传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47.
利用硫氰酸铵改性的螺旋藻吸附剂吸附Cr6+,对吸附工艺条件及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150 mg/L100 mL Cr6+溶液,当pH值为2、藻类投加量为0.2 g时,改性藻的吸附效果最好。改性藻吸附20 h时能达到吸附饱和,且溶液中存在适当低浓度的阴离子可促进改性藻对Cr6+的吸附,过高时抑制吸附,SO42-抑制最大,而阳离子对吸附干扰较少。利用吸附Cr6+后的改性藻进行解析试验,发现在中性条件下其解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8.
郑雷  崔旭盛  吴艳  翟志席  郭玉海 《种子》2013,32(1):9-11
针对肉苁蓉无限生长习性,研究了打顶对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蕾期打顶和初花期打顶的单株有效果数分别减少了26.71%和9.32%,每果重分别增加了9.45%和14.17%。(2)蕾期打顶和初花期打顶的每果种子重分别增加了27.34%和30.47%,种子千粒重分别增加了24.69%和15.12%,大粒种子(>0.7 mm)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24.85%和31.12%。(3)蕾期打顶和初花期打顶的单株肉苁蓉种子产量分别降低了6.97%和增加了18.15%。(4)蕾期打顶和初花期打顶的种子饱满度分别增加了18.90%和18.35%,萌发率分别增加了13.34%和15.34%。结论:初花期打顶通过增加每果种子重和种子千粒重提高了肉苁蓉种子产量同时通过提高种子饱满度和萌发率提高了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49.
为掌握蛋用鹌鹑黄羽II系的选育进展,本研究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与湖北神丹公司共同选育的黄羽Ⅱ系蛋用鹌鹑为试验动物,采用全同胞家系法选育了4个世代,并记录了每个世代鹌鹑的开产日龄、开产体重、产蛋数、蛋重等产蛋相关性状。结果表明:在观测群中,开产日龄为45.36 d,比零世代提前了2.31 d;平均开产体重为112.24 g,降低了6.23%;平均蛋重每枚达10.24 g;20周龄产蛋数达到81.73枚,比零世代提高了6.46枚/只;开产至20周龄平均产蛋率达到90%。繁殖20周龄产蛋数达到89.82枚,35周龄产蛋数达到184.33枚;蛋品质稳定在2.3~2.5。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蛋用鹌鹑黄羽II系的选育进展较大,基本达到选育目的,且各性状性能指标能稳定遗传,该品系可用于进一步的配套系生产。  相似文献   
50.
[目的]揭示荆江鸭的生长与产蛋及蛋品质性状之间的典型相关性,为提高蛋鸭的生产水平和加快选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荆江鸭的生长性状与产蛋及蛋品质性状等性状间的17个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生长性状与产蛋和蛋品质性状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典型相关系数为0.461,其相关信息(贡献率)占2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27.2%,在2组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包括开产体重、初生重、蛋黄重和蛋黄比率。[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于利用生长性状对荆江鸭进行早期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