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51.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广大师生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相应地高校的图书管理模式的创新,也被提升到日程上,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高中图书管理的实际情况,就管理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进行深入地探究和分析,切实解决各种问题,井然有序地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尽可能地满足师生对文化的需求,整合图书资源,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图书的利用率,让校园内洋溢着文化的气息,更好地传播优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2.
利用安徽省一季稻主产区1960—2014年24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和1980—2007年一季稻发育期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5年滑动平均、Morlet小波分析及Arc GIS技术,分析安徽省一季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1960—2014年安徽省一季稻主产区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年际变化表现为1993年后高温热害次数呈增加趋势,并且进入21世纪以来,轻度高温热害次数呈下降趋势,中度及重度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增加;(2)进入21世纪后高温热害发生更为频繁,高温热害天数增加,高温热害强度增强较为明显;(3)13年时间尺度为安徽省一季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变化的第一主周期,在该尺度下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将继续偏多;(4)安徽省一季稻主产区抽穗开花期各站年均高温热害发生次数、累积高温日数及累积危害积温总体而言表现为由南向北减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且沿江地区是高温热害的多发区,因此安徽省一季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防治重点区域在沿江地区。  相似文献   
153.
文章对达坂城区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确定适合达坂城区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为达坂城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4.
为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新品种,加速早熟晚粳新品种的更新换代,通过对2013年进入江苏早熟晚粳生产试验的2个新品系进行分析比较,明确特点和优势,筛选出适合苏南地区种植的最佳品种并应用于生产,以期为新品种的顺利推广和运用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5.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50个物种内鉴定出283个蔗糖合酶(SUS)家族成员,对鉴定出的SUS家族成员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共线性分析、蛋白理化性质和亚细胞定位分析,以及干旱胁迫下玉米SUS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分析,综合全面地分析了SUS基因家族的进化规律。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SUS家族可划分为SUSⅠ、SUSⅡ、SUSⅢ三个亚家族,SUSⅢ内部双子叶植物进化枝明显分为两个拓扑结构相似的进化枝;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US蛋白主要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发挥作用,且SUSⅢ成员的理化性质与SUSⅠ、Ⅱ之间差异明显;共线性结果表明:SUSⅠ、Ⅱ中的共线性基因分别聚成一个独立的亚群,SUSⅢ的共线性基因聚成两个亚群;RNA-seq数据表明:玉米SUS基因Zm00001d045042、Zm00001d029087、Zm00001d029091、Zm00001d014876在干旱胁迫下呈现差异表达,该表达模式分别与各亚家族的基因结构模式较为一致。综合上述研究,推测出植物SUS基因的进化轨迹,即在蕨类植物到种子植物进化过程中分化出SUSⅢ,在被子植物分化以前出现SUSⅠ和SUSⅡ,且SUSⅢ在双子叶植物中具有...  相似文献   
156.
1农业技术进步是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动力在推动现代农业进程中,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农业技术进步。“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在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农业种养殖、农业信息、农业节水、农产品深加工和新型农业机械等领域取得重大进步,形成了一批新兴农业高科技产业,初步建立了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大幅度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农以种为先,科技进步为种子工程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方面,水稻育种技术获得重大突破。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在杂交水稻的基础上又提高了20%~30%,667 m~2产量达800 kg以上;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 800亿kg,在2004年增产387.5亿kg的基础上,再增产100亿kg。水稻基因研究取得进展,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的研制及水稻全基因组表达谱绘制。河南的优质小麦、陕西的大红苹果、东北的高油大豆……,所有这些,正是近年各地大力推进育种攻关,不断优化农业结构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7.
福建创意农业发展的思路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农业已成为引领世界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模式。该文阐释了创意农业的概念,并将创意农业的核心解构为五大创意设计要素,研究了其发展趋势,分析了福建省创意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福建发展创意农业的思路模式。  相似文献   
158.
本文详细介绍了台湾农业策略联盟的内涵、目的、现状及措施,并对其产生的成效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9.
为使特种米能端上老百姓的餐桌,使其产量大幅提高,特介绍了香血粳"三系"育种中的注意事项及关键技术,以供育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0.
从体系架构、信息化程度及信息化需求等方面着手,研究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状况,分析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的总体架构,探讨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化程度及需求,以期找出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以有效简化传播过程,降低传播成本,适合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的可行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