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20篇
综合类   7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岷江百合天然群体的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的7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株高、花瓣长、叶片数、花朵数、叶片长和叶片宽等6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岷江百合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存在广泛变异,6个性状群体间的F值为4.878~34.915,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群体内只有叶片长和叶片宽达极显著水平,其他4个性状均不显著。6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61.5%,群体间变异(26.2%)大于群体内变异(20.0%),说明群体间变异是百合表型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岷江百合表型性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株高、花朵数和叶宽与纬度成显著正相关,而其它性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岷江百合天然群体可以划分为两类,说明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生物炭施加垄沟集雨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和紫花苜蓿生长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模式为施加生物炭和不施加,副区耕作措施为打结垄、开敞垄和平作,探究不同生物炭施加模式和不同垄沟集雨耕作措施的影响效应。【结果】施加生物炭明显提高了土壤总贮水量和空间水分含量,促进紫花苜蓿生长、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打结垄显著增加土壤贮水量,促进紫花苜蓿生长,提高产量。与不施加生物炭相比较,施加生物炭的 0~200 cm 土层土壤贮水量、 平均土壤含水量、干草产量、株高、分枝数、根颈粗、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增加 39. 38 mm、15. 46%、95 kg/hm2 、25. 19%、5. 80%、29. 24%、9. 3%、12. 3% 和 3. 4%。与平作相比,打结垄的 0~200 cm 土层平均土壤贮水量、平均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平均株高、分枝数和根颈粗、平均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增加 69. 09 mm、332 kg/hm2 、24. 0%、21. 0%、 14. 2%、17. 7%、7. 7% 和 4. 0%;开敞垄的分别增加 26. 16 mm、267 kg/hm2 、16. 8%、10. 2%、10. 1%、 14. 2%、7. 3% 和 3. 4%。【结论】生物炭施加坡地打结垄沟集雨模式是雨养农业区紫花苜蓿种植的有效模式,也是雨养农业可持续种植饲草作物的推荐模式,该模式为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栽培饲草作物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马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通过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不分品种、年龄、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相似文献   
25.
准确识别地表变化的时空信息,有助于探究地表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发展演变的规律,支撑相关的科研与行政管理工作。本文以河南某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部分实施范围为研究区域,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以2013—2020年的98景Landsat8/OLI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应用Breaks for additive season and trend(BFAST)算法对地表变化进行了信息提取和制图。首先基于GEE云平台对Landsat8/OLI地表反射率数据集进行调用和预处理,基于CFMask算法对遥感数据集进行云影掩膜,开展光谱指数(植被指数NDVI)的计算以及时间序列数据集的构建。其次基于时序数据集与BFAST算法构建由趋势项、季节项和残差项组成的广义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模型中的未知参数集,以此进一步构建时序拟合模型,而后基于残差的Moving sums(MOSUM)方法对时序结构变化进行检测。最后从检测结果中抽取像元样点,通过与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叠置和目视解译,开展结果验证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研究区的时序地表变化...  相似文献   
26.
甬粳2号A×K2001经过籼粳杂交后的新品种甬优15号与杂交籼稻谷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之间的籼粳类型互混,按GB 1350-2009《稻谷》标准判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对粒型、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胶稠度、出糙率、整精米率的比较分析,各项指标趋同。由于稻谷的主要用途是加工后食用,因此对关键指标粒型(长宽比)和直链淀粉进行分析探讨,当杂交稻谷的粒型(长宽比)之差值达到0.8,粒型有明显不同,检出异品种粒达90%以上,可以用来控制加工过程的互混现象。通过对74批次籼稻谷和91批次粳稻谷直链淀粉(干基)含量的分析,含量在12%~22%的籼稻谷达到96%,粳稻谷达到95%。因此根据食用品质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密切相关性设定区间值,作为评定食用品质高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7.
研究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仔鸡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保护作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以红霉素、磷酸替米考星、泰乐菌素为对照,测定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将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以20、40、50 mg/kg 3个剂量,磷酸替米考星10 mg/kg,泰乐菌素10 mg/kg,红霉素5 mg/kg皮下注射,治疗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雏鸡.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对革兰氏阳性菌抑菌效果与磷酸替米考星相当,强于泰乐菌素和红霉素.体内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替米考星高、中、低剂量组疗效明显,均优于磷酸替米考星治疗组和泰乐菌素治疗组(P<0.01).  相似文献   
28.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垦区甘河农场小城镇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今年8个项目相继开工,助推了农场小城镇建设全面开花。今年甘河农场把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群众居住环境与危旧房改造和招商引资相结合,不断完善小城镇功能,加大关注民生的力度,积极借助国家棚户区改造补贴、自筹和招商引资约1亿元,开工建设了农场商住楼、职工经济适用楼、危旧房改造工程、场部地区集中供热项目、水库的绿化美化工程、垃圾处理项目、农场新办公区建设项目、脱毒马铃薯基地项目,  相似文献   
29.
采用泥鳅及蝌蚪红细胞微核技术,测定微核率,对小洋河市区段河水进行遗传毒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小洋河市区段各采样点河水组泥鳅及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且蝌蚪红细胞对致突变物质的敏感性高于泥鳅红细胞.小洋河水质对泥鳅及蝌蚪红细胞均具有显著的遗传毒性,水样中有致突变活性物质存在.  相似文献   
30.
选取竹造纸污泥纤维为研究对象,对其化学成分、纤维形态、红外特征和润湿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污泥纤维形态完好,红外特征峰明显,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具有很好的可再利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