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76篇
  6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7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短季棉在我国有两种生产类型;一是在东北、西北生长期短春季种植的特早熟品种,一是我国主要产棉区黄河、长江棉区一年两熟麦棉套种,油棉两熟连作夏播的特早熟棉花品种。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粮棉争地  相似文献   
52.
中棉所36是一个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高产优质早熟棉花品种.近年来在新疆尤其是在北疆棉区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北疆棉区属于风险棉区,播种期和苗期气候不稳定,播种后,常突发低温和大风天气,甚至沙尘暴.棉花出苗和苗期因受低温影响,致使棉苗根病发生较重.为了确保中棉所36高产优质,2001年在北疆石河子农八师145团农场,对中棉所36棉田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系列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53.
为了筛选出高表达棉花GhWRKY91可溶性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以中棉所10号叶片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GhWRKY91基因,扩增产物分别构建到4个不同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2b(+)、pET-32a(+)、pMAL-c5x和pGEX-4T-1。将重组载体pET-22b(+)-GhWRKY91、pET-32a(+)-GhWRKY91、pMAL-c5x-GhWRKY91和pGEX-4T-1-GhWRKY91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或Arctic-Express?(DE3)RP中,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不同原核表达载体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ET-22b(+)-GhWRKY91 和pET-32a(+)-GhWRKY91在BL21(DE3)中以及pMAL-c5x-GhWRKY91在Arctic-Express?(DE3)RP中均未见明显蛋白表达,而pGEX-4T-1- GhWRKY91在Arctic-Express?(DE3)RP中表达的蛋白基本存在于上清中,可获得可溶性蛋白。因此,将GhWRKY91基因构建到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上可成功获得可溶性蛋白。  相似文献   
54.
论述了发展短季棉生产对缓解我国粮棉争地矛盾的意义。短季棉生态区的划分为短季棉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生产实际不断调整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培育出多个大面积推广的优良短季棉品种。提出了短季棉育种的远景规划和目标。  相似文献   
55.
为了研究机采种植模式下不同水平减施氮肥后增施叶面肥对棉花花铃期冠层光分布、叶面积指数及与产量的影响,旱碱地条件下,设置0(CK)、60(N1)、90(N2)、120(N3)、150(N4)、180(N5,当地常规施氮量)、225 kg·hm-2 (N6)7个施氮水平,其中N1~N4喷施叶面肥4次,测定花铃期群体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冠层光分布和籽棉产量。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氮量相比,减施(60~150 kg·hm-2)氮肥后,棉花花铃期叶面积指数降低0.7%~5.5%,冠层光总截获率降低0.2~1.7百分点,冠层光透射率升高0.2~0.8百分点;各减施氮肥处理群体叶面积指数与冠层上层叶片的光截获率均呈显著正相关,与下层叶片的光截获率则呈负相关;籽棉产量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二者有较高的相关性(R2=0.990 5)。减氮(90~150 kg·hm-2)增施叶面肥处理的LAI、冠层光总截获率、光透射率、冠层上下层叶片光截获率以及籽棉产量与当地常规施氮量180 kg·hm-2处理差异均不显著。综上,旱碱地机采模式棉田增施叶面肥,对减施氮肥棉花花铃期冠层光分布、叶面积指数及籽棉产量有一定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56.
短季棉新品种──中棉所24黄祯茂,喻树迅,姜瑞云,原日红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安阳455112中棉所24(原系号中621),以中343为母本,与(中10×美B早)n为父本杂交,经人工病圃鉴定和海南岛加代而成。1995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  相似文献   
57.
概述了中棉所94A361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8.
棉花早熟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早熟棉适于麦(油)后直播,实现粮棉一年两熟,对棉花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早熟性的遗传特性、早熟相关QTL定位、早熟相关基因挖掘的进展进行了阐述;总结了早熟棉的发展与育种现状以及早熟棉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介绍了早熟棉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棉区的生产示范应用情况;提出了我国早熟棉育种的研究展望,为我国早熟棉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几个短季棉品种叶片衰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研究了大田栽培条件下几个短季棉品种第十叶片附体状态和离体状态下衰老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附体状态下叶绿素和蛋白质、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与离体状态下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中棉所10号衰老最为迅速,中棉所16等则较迟缓些。SOD、POD在叶片衰老后期活性并不下降,CAT则在低水平上摆动。而MDA在叶片离体状态下含量上升,其中中棉所10号上升最为明显,中268则维持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0.
短季棉早熟性的分子标记及QTL定位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16  
以两个陆地棉品种中棉所36×TM-1的207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筛选出73个多态性引物,25个SSR标记、35个RAPD标记和13个SRAP标记,构建了第一张以研究短季棉为主的包含43个标记,标记间的最小遗传距离为11.8 cM,最大遗传距离为48.9 cM,总长1174.0 cM的遗传连锁图谱,覆盖棉花基因组总长度的23.48%。检测到与短季棉早熟性状相关的12个QTLs,其中有8个QTLs呈簇分布在LG1连锁群上,找到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在30%以上与全生育期、霜前花率和开花期有关的QTL各1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