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76篇
  6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7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不同短季棉品种衰老过程生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喻树迅  聂先舟 《作物学报》1994,20(5):629-636
本文对中棉所16等5个短季棉品种大田栽培条件下的第10叶片和盆栽子叶附体或离体状态下某些生化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棉所16及姊妹系中427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慢、幅度小。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中棉所10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快、幅度大。SOD、POD、CAT活性小  相似文献   
6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是控制植物体中蛋白质和脂肪酸含量比例的关键酶。本研究从棉花中克隆得到船PC基因,长度为433bp,并将该基因的正反义片段分别和种子特异性启动子napin启动子(1123bp)、α球蛋白B基因启动子(1149bp)连接,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DS1341中。经酶切和PCR鉴定,成功的构建了PEPC基因的种子特异性ihpRNA表达载体pCADSNPSPA和pCADSBPSPA,为后期高含油量棉花材料的选育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乙烯响应元件结合因子(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factor,ERF)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本研究以棉花叶片cDNA文库为基础,从陆地棉中棉所10号中克隆得到一个新的ERF基因,命名为GhERF8(GenBank:JN656957)。该基因编码265个氨基酸,蛋白序列中包含一个AP2保守结构域。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对GhERF8基因在棉株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hERF8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成熟后期的叶片中表达量最高。GhERF8表达量与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推测GhERF8可能与叶片衰老有一定关系。在乙烯利和茉莉酸处理下GhERF8基因在叶片中上调表达,而在脱落酸处理下GhERF8表达量无显著变化,推测GhERF8可能处于乙烯和茉莉酸信号转导网络中,且表达途径为非ABA依赖途径。  相似文献   
64.
中394是1990年以早熟、丰产的育种中间材料H109为母本与抗病、优质品系中662杂交选育的,1996~1997年参加全国夏棉品种区域试验,1998年被推荐在我国黄淮海棉区进行生产试验并在新疆做引种示范试验。1特征特性生育期113天,株高71~80...  相似文献   
65.
我国棉花现代育种技术应用与育种展望(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优良品种的推广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棉花遗传育种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表明,棉花育种新技术应用足我国棉花品种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根本和出发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6次品种更换,每次更换使棉花单产提高10%左右,纤维品质、抗病性和早熟性持续提高,中棉所12、16、19、29等代表性品种为我国棉花生产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棉花品种仍存在纤维品质、抗黄萎病等缺陷,该文就我国棉花遗传育种的目标、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6.
尊敬的刘新民副省长、翟虎渠院长,尊敬的卢良恕院士、路明副部长、韩德乾副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五十载艰苦奋斗,五十载甘于奉献,五十载勤于实践,五十载勇于创新,造就了中棉所今天的辉煌.回首往事,五十年的拼搏路上,留下几代中棉所人艰苦创业、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足迹;更是倾注了各位领导、专家,以及社会各界同仁的关心、厚爱与支持,才使中棉所得以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67.
女士们、先生们: 在湖北省棉花学会、省农科院作物所、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的努力下,在宜昌市政府支持下,中国棉花学会2004年年会在湖北宜昌市召开,我代表中国棉花学会、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向上述单位和会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8.
以优质、丰产的育种材料H10 9为母本 ,与抗病、早熟的中棉所 16选系中 662为父本杂交 ,经 9a 18代的南繁北育、病圃锻炼和生态育种等手段 ,最终选育出优质、高产、早熟、抗病虫的短季棉品种中棉所 3 6。该品种生育期 113d ,霜前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 16.8% ,在兼顾丰产性的同时 ,注重纤维品质优良性的筛选 ,属优质高效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69.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喻树迅  袁有禄 《棉花学报》2002,14(3):180-184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对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概念的理解也由抽象到具体 ,有较大的突破。包括了 3个不同的层次 :性状由多基因控制 ,单个基因效应不能区分 ,对某一性状的整体研究 ;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式 ,基因效应不等 ,存在效应较大的主基因和易受环境等影响的效应较小的多基因 ;单个 QTL的分子标记 ,寻找与主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证明了主效基因的存在。并进一步分析了数量性状的育种策略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70.
陆地棉种子萌发期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棉花种子吸胀萌发期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多指标鉴定和综合评价萌发期供试品种(系)耐冷性,分析耐冷材料和冷敏感材料萌发期的生理生化特性,为进一步解析棉花耐冷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53份陆地棉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种子吸胀阶段的低温吸胀速率和低温相对吸胀速率,以及低温胁迫下萌发期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平均发芽速度、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芽鲜重、芽干重、胚鲜重、胚干重、物质效率和物质增长率等指标。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吸胀萌发期的15项形态指标进行耐冷性综合评价。同时测定低温胁迫下不同耐冷性材料的抗氧化物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浓度的变化以及抗氧化物酶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吸水量和吸水速率呈下降趋势,53份材料萌发期的各个指标均呈现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吸胀阶段的两项指标相关性较强,它们与萌发阶段指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或负相关;芽鲜重、芽干重、活力指数、平均发芽速度和平均发芽时间能较好地反映各个材料萌发期的耐冷性强弱。主成分分析表明,15项耐冷指标通过简化可得到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55.17%、18.27%和8.79%。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3份材料根据萌发期耐冷综合评价指标可划分为4类:强耐冷(5份)、耐冷(13份)、不耐冷(26份)和冷敏感(9份),其中新陆中4号为耐冷性最强的材料。耐冷材料种胚内的SOD、POD和CAT酶活性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至接近对照水平或超过对照,可溶性蛋白浓度始终显著高于冷敏感材料。抗氧化物酶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POD酶基因和SOD酶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与酶活力测定值变化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陆地棉萌发期鉴定指标呈多元化,胚芽鲜/干重、活力指数可作为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正向指标,而平均发芽时间和平均发芽速度可作为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负向指标。POD、SOD和CAT酶活力及可溶性蛋白浓度可作为棉花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