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奶牛产奶量,同时也影响牛奶品质、危害人类健康,特别是隐性乳房炎影响更加严重.因此,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对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乳汁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SCC)广泛作为奶牛乳腺感染的诊断指标,乳汁体细胞数可以比较精确地反映奶牛乳房炎症程度,乳房炎症损伤越严重,则乳汁体细胞数越高[1].  相似文献   
32.
为建立PCV1和PCV2混合感染快速检测的PCR方法,根据GenBank已发表PCV1和PCV2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4条引物,通过PCV1和PCV2阳性质粒的构建、反应条件的优化、敏感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建立了PCV多重PCR检测方法,可扩增出PCV1和PCV2长度分别为726 bp和433 bp特异性目的基因片段。结果显示,建立的PCV多重PCR可检测到5×101个拷贝的PCV1和PCV2目的基因,HCV、PRV、PPV核酸扩增均为阴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初步应用建立的方法对42份采自四川省部分地区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CV1阳性率为33.3%,PCV2阳性率为45.2%,其中PCV1和PCV2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6.6%。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急性期蛋白与乳房炎之间的相关性和传统中药公英散、黄芪的抗乳房炎损伤能力,选取家兔乳房灌注脂多糖(LPS)制作家兔乳房炎模型,随机将家兔分为公英散组、黄芪组、阴性对照组。使用公英散、黄芪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并测定其血清中C-反应蛋白、白蛋白、血清铜蓝蛋白含量。结果显示,公英散和黄芪能降低内毒素引起的急性期反应;公英散和黄芪对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4.
抗真菌药安特芬的小鼠微核试验与精子畸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微核试验,对安特芬(特比萘芬)进行体内致突变性评价。微核试验:小鼠32只分4组(阴性组、阳性组、治疗量组、2倍治疗量组),连续两次灌胃,间隔24 h,末次灌胃6 h后处死小鼠,取股骨制成骨髓涂片,Gimsa染色,读取微核率;精子畸形试验:雄性小鼠32只分4组(阴性组、阳性组、治疗量组、2倍治疗量组),灌胃5 d,首次给药35 d后处死小鼠,取附睾制片,读取精子畸形率。试验结果显示,安特芬试验组小鼠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阳性对照组微核发生率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安特芬试验组小鼠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阳性对照组精子畸形率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研究结果表明,新药安特芬在推荐剂量下无体内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35.
为分析四川地区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状况及分子遗传演化特征,对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集的71份猪腹泻病例进行RT-PCR检测与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中4份阳性样品进行ORF3、S1基因的检测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近2年的发病高峰日分别在1月28日和2月11日,发病高峰期在12月至3月;猪场连年感染数量下降,新疫源地增加;ORF3基因可分为2个基因型,部分毒株发生少量碱基突变;从S1基因高变区段分型结果显示,2016年底至2018年初流行的PEDV毒株为GⅡ群,与目前流行的PEDV变异毒株在同一分支,同源性为92.8%~99.3%,碱基变异数量较大,与国内的经典疫苗株CV777亲缘关系较远,同源性为82.7%~87.3%,发病时期更集中,较传统PEDV有轻度后移。结果表明,四川地区规模化猪场PED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对于该病的防控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流行PEDV毒株有变异的趋势,为PEDV的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为评估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拟建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感染性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检测兽用消毒剂对病毒的灭活效果。使用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处理ASFV,通过PMA-qPCR评估消毒剂对ASFV的灭活效果和筛选消毒剂的最佳处理方式。PMA-qPCR结果显示,ASFV对不同类型的消毒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对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溶液敏感性最高,该消毒剂按0.5%稀释,20 min内即可有效灭活ASFV。研究结果对生物安全的消毒环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7.
检测和分析经乳头管灌注脂多糖(LPS)前后家兔血清急性期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11只泌乳家兔(产后7d)经乳头管灌注LPS建立乳房炎模型,在灌注前2h,灌注后6、12、24、48、72h和5、7d分别测定血清中结合珠蛋白(HP)、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ALB)含量,同时取乳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灌注LPS后6h后乳腺组织出现病理变化,腺泡腔中观察到嗜中性粒白细胞;灌注24h时组织损伤加重,乳腺组织结构紊乱,浸润大量嗜中性粒白细胞;48h后乳腺组织开始自我修复,7d时恢复正常。灌注LPS前血清中HP含量低于检出限,灌注LPS后6h时HP含量显著升高(P<0.05),12h时达到峰值,48h开始显著降低(P<0.05);CRP含量在灌注LPS后6~72h内显著升高(P<0.05),12h时达到峰值,72h后逐渐降低,5d时恢复到健康水平;ALB含量在灌注LPS后12~72h内显著降低(P<0.05),5d时恢复到健康水平。结果表明,HP、CRP和ALB含量在灌注LPS前后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其中HP含量对LPS诱导的急性乳房炎反应敏感,提示HP可作为评价乳腺组织炎症程度和乳房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8.
犬子宫蓄脓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子宫蓄脓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产科疾病.已成为影响犬繁殖能力甚至死亡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中、高龄犬的发情后期,往往涉及到多个系统.病犬在子宫蓄积大量脓汁的同时,伴有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和细菌感染.特别是当子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后,阴道正常菌群中的某些细菌极易造成子宫感染,尤其是子宫颈闭合不紧的病例.  相似文献   
39.
分别用地高辛标记患乳房炎奶牛和健康奶牛外周血白细胞cDNA探针,对已构建的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应用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进行差异筛选,筛选出的50个差异表达克隆测序后获得48个EST序列.根据在GenBank非冗余核酸数据库(nr)和EST数据库中Blastn序列比对结果,将这些EST分为3类:第一类代表已知基因,共35个;第二类代表已知EST,共5个;第三类为新EST,共3个.35个代表已知基因的ESTs按照基因功能分为八类:信号转导与细胞间通信(8.57%)、细胞结构与运动(11.43%)、细胞凋亡(5.72%)、细胞与机体防御(20.00%)、物质转运(8.57%)、翻译与表达调控(20.00%)、代谢(14.20%)及其它(11.43%).结合相关文献初步探讨了部分患乳房炎奶牛外周血白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和意义,其中BNBD5、IgJ、MIP-3、MnSOD、AHCY、WIP等基因可能在奶牛乳房炎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自行设计一对引物,从质粒pUC18上扩增一段无启动子和信号肽的β-内酰胺酶基因(△P△SP Amp),经pGEM-T-EASY载体克隆到pET-28衍生质粒pKan的EcoRⅠ和XbaⅠ间,得到在Kan平板中生长而在Amp和Kan双抗平板中不能生长的转化子pMBL-E质粒.经部分酶切补平自连,筛选得到消除HindⅢ位点端EcoRⅠ位点的质粒,即为用于输出信号基因片段捕获的目的载体pMBL,大小为 3.46 kb.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表明构建的载体与预期设计的一致,并应用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对载体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证明构建的载体pMBL能有效捕获含启动子和信号肽序列的输出蛋白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