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7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四个微卫星位点对伊犁马进行了遗传检测 ,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PCR扩增产物.统计该群体的等位基因的组成、等位基因数.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及其平均值.结果表明四个微卫星位点在伊犁马中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97 3,属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伊犁马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对伊犁马及其不同品种父本杂交F1公驹8 -11月龄体尺、体重测定,初步研究伊犁马不同品种父本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情况,为伊犁马杂交改良工作提供基础依据和理论数据.[方法]试验通过对伊犁马及其不同品种父本杂交F1代8~11月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测定并分析,绘制生长发育曲线,对比和分析伊犁马及其不同品种父本杂交后代之间的差异.[结果]不同品种父本杂交F1代马驹与伊犁马8~11月龄体高、体长、胸围、体重指标总体呈现纯血F1代>新吉F1代>吉乳F1代>奥尔洛夫F1代>伊犁马;管围总体呈现出纯血F1代>新吉F1代>吉乳F1代>伊犁马>奥尔洛夫F1.[结论]不同品种父本杂交F1代马驹8~11月龄生长规律与伊犁马基本相同,但是生长发育水平优于伊犁马,不同品种杂交后代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均呈现出部分其父本品种生长发育的特点,说明引进优良品种马匹杂交改良伊犁马效果明显;并且以伊犁马作为母本,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杂交改良,有选育出伊犁马新品系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强度对种公马性欲、精液品质的影响,探究种公马运动量与性欲、精液品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种公马的繁殖潜力.[方法]选取6匹健康,性欲正常的种公马,随机分成2组,每组3匹,进行8周不同强度训练,测定两组种公马的反应时间(s)、射精时间(s)、射精量(mL)、精子活率(;)、性欲评分等指标,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第2周时A组反应时间极显著高于B组(P<0.01),第6周时A组反应时间显著低于B组(P<0.05),至第8周时A组反应时间极显著低于B组(P<0.01);第8周时A组射精时间极显著高于B组(P<0.01);第8周时A组射精量显著高于B组(P<0.05),其余各周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6周时A组精子活率显著高于B组(P<0.05),至第8周时A组精子活率极显著高于B组(P<0.01);第6周时A组性欲评分极显著高于B组(P<0.01),并在第8周时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A组(速度为4.4 m/s)运动强度优于B组,能够增强种公马性欲,提高精液品质.  相似文献   
104.
分别用CIDR(孕酮阴道栓)+PMSG(处理1)和CIDR+PMSG+LH(处理2)两种处理方法对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发现,两种处理均以撤栓后第1d发情率最高。撒栓后0-24h和24h-48h的发情率,处理1和处理2(61.4%,13.6%和48%,20%)之间差异不显著;撤栓后48h-72h的发情率,处理1(4.59,6)显著低于处理2(24%)(P〈0.05);撤栓后0~72h发情率,两种处理(79.5%,92%)无显著差异(P〉0.05)。从手术时对卵巢的观察可以看出,有大卵泡或排卵的发情羊,处理1为91.2%,处理2为100%,二者无显著差异;排卵的发情羊,处理1为(58.8%)显著低于处理2为(91.2%)(P〈0.05)。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伊犁马MCT1基因多态性与速度性能的关联性,为专门化用途速度马的选种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50匹参加2 000 m速度赛的2岁伊犁马为研究对象,运用DNA直接测序法筛选伊犁马MCT1基因第2、3外显子的突变位点,分析其多态性位点以及与伊犁马2 000 m比赛成绩的关联性。【结果】在伊犁马MCT1基因第2外显子上发现一个SNP位点,在伊犁马MCT1基因第3外显子上没有发现突变位点,在g.52168582处,碱基T突变为碱基G,此突变位点为错义突变,该突变导致其编码氨基酸由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属于中度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共存在TT、TG、GG 3种基因型,TT基因平均速度高于GG和TG基因型平均速度,且TT基因型平均速度显著高于GG基因型平均速度(P<0.05)。【结论】在伊犁马MCT1基因第2外显子g.52168582T>G处TT基因型更有利于伊犁马2 000 m比赛速度。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伊犁马补喂竹叶提取物对其幼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24匹体重、年龄、胎次相近的泌乳期伊犁马及其哺乳幼驹,在母马饲粮中添加30 g/d的竹叶提取物,母马摄食后,幼驹自由采食母乳,在试验的第0、15、30、45、60 d分别对幼驹采血,检测其血液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激素指标、血清蛋白含量。【结果】(1)IgG、IgM的含量均在饲喂第15 d极显著高于0 d(P<0.01),显著高于45 d(P<0.05),60 d显著高于0 d(P<0.05)。TNF-α含量在第30、45、60 d极显著高于0 d(P<0.01),15 d显著高于0 d(P<0.05)。IL-1β含量在第30、45 d极显著高于0 d(P<0.01),60 d显著高于0 d(P<0.05)。(2)SOD含量在第45、60 d极显著高于45 d(P<0.01),0 d显著高于45 d(P<0.05)。MDA含量在第45 d极显著低于第15 d(P<0.01),显著低于60 d(P<0.05)。-OH含量在第45 d极显著低于第15、60 d(P<0.01),显著低于第0、30 d(P<0.05)。(3)T4水平在第60 d极显著高于15 d(P<0.01),30、45 d显著高于15 d(P<0.05)。GH水平在第30、45 d显著高于0 d(P<0.05)。IGF-1水平在第30、45 d显著高于0 d(P<0.05)。(4)TP、ALB含量在第45 d极显著高于30 d(P<0.01)。GLB含量在第45 d显著高于0、30 d(P<0.05)。A/G第0 d极显著高于30 d(P<0.01),显著高于45 d(P<0.05)。【结论】在伊犁马母马饲粮中添加竹叶提取物,能显著提高马驹的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激素水平、血清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07.
为寻找伊犁马肉质性能的分子标记,试验以38匹伊犁马为材料,测定肉质性状(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和肌纤维性状(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利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肌细胞生成素(meyogenin,MyoG)基因外显子1在伊犁马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对MyoG基因SNPs不同基因型与肉质、肌纤维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MyoG基因外显子1检测出5个突变位点,分别为SNP1(g.31187343 A>C)、SNP2(g.31187333 G>A)、SNP3(g.31187132 C>T)、SNP4(g.31187105 C>G)和SNP5(g.31187099 C>T),其中SNP1为错义突变,碱基A突变为C使得氨基酸由苏氨酸突变为脯氨酸,其他位点均为无义突变。SNP3和SNP4为中度多态位点,SNP1和SNP2为低度多态位点,这4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MyoG基因外显子1中SNP1和SNP4不同基因型个体失水率、熟肉率、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差异显著(P<0.05);SNP3不同基因型个体熟肉率、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纤维密度差异显著(P<0.05);SNP2不同基因型个体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伊犁马MyoG基因外显子1检测到5个多态位点,其中SNP1(g.31187343 A>C)、SNP3(g.31187132 C>T)和SNP4(g.31187105 C>G)位点不同基因型对肉质及肌纤维性状有显著影响,这些位点可作为伊犁马肉质性能潜在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8.
马脂肪分布、含量和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部位伊吾马脂肪分布、含量和成份的分析研究表明:马脂肪品质好,营养价值高。年龄对马脂肪分布、马肉中脂肪含量和脂肪成份、营养价值等影响显著。性别仅影响马肉中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0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抗氧化剂对马精子低温保存及冷冻效果的影响。选取6匹英纯血种公马作为试验动物,以INRA82液作为基础稀释液(对照组),分别添加谷氨酰胺(0.015 g/mL)、甘氨酸(0.019 g/mL)、半胱氨酸(0.024 g/mL)、甲硫氨酸(0.015 g/mL)、牛磺酸(0.063 g/mL)、维生素C(0.4 mg/mL)、维生素E(0.5 mg/mL)、褪黑素(0.001 mg/mL)制备成含有不同抗氧化剂的低温保存和冷冻保存稀释液,将浓缩处理后的马精子分别置于上述稀释液中保存或冷冻,检测低温保存48 h后精子运动参数,评价抗氧化剂对精子低温保存的影响;检测精子冻融后运动参数、精子质膜完整性、线粒体膜电势及顶体完整性,评价抗氧化剂对精子冷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子低温保存48 h后,添加牛磺酸组活精子比例和前向运动精子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维生素C组前向运动精子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冷冻解冻后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抗氧化剂没有改善精子冻融后活精子比例和前向运动精子比例,但添加甲硫氨酸显著延长了精子体外存活能力(P<0.05);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精子质膜完整性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甲硫氨酸和甘氨酸组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添加维生素E和甲硫氨酸组精子线粒体膜电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抗氧化剂组精子顶体完整性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低温保存时添加牛磺酸和维生素C可以提高精液低温保存效果;冷冻时添加甲硫氨酸能提高精子质膜完整性和线粒体膜电势,且能够延长精子冻融后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补饲不同剂量大蒜素对运动后伊犁马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为运动型伊犁马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16匹伊犁马经测试赛后,分别以四个剂量组大蒜素进行为期30 d的补饲,以补饲0 d为基础,随后每10 d进行一次采样,前后共四次,每次采样的时段均为赛后即刻,采集静脉血液样本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以饲喂时间分组:补饲10 d后,乳酸值显著低于饲喂前(P<0.05);补饲20 d后,K+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补饲30 d后,Ca2+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以补饲剂量分组:补饲500 mg/kg剂量组,LD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K-M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补饲300 mg/kg剂量组C4极显著高于100 mg/kg剂量组(P<0.01);补饲500 mg/kg剂量组,IgM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马补饲大蒜素的量控制300~500 mg/kg,对机体抗疲劳作用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大蒜素的补饲量比补饲天数作用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