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沙冬青脱水素基因的克隆、重组及对糖料作物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沙冬青脱水素的功能,根据沙冬青cDNA文库中脱水素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脱水素基因的DNA全长,并对其内部的一个碱基进行了定点突变,然后成功地将其连接到pCAMBIA3301载体中,用冻融法将该表达载体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糖用甜菜进行了遗传转化,获得了Km抗性的甜菜植株,生根后移栽到花盆中。  相似文献   
32.
为了获得抗旱性较强的转基因苜蓿,试验以紫花苜蓿品种"中苜2号"作为基因转化受体,将沙冬青脱水素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到"中苜2号"中。试验结果表明,子叶和下胚轴作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最高,外植体与农杆菌的共培养时间以5d为最佳,试验共获得126株抗性再生植株;PCR和RT-PCR鉴定后,得到了11株阳性转基因苜蓿;通过干旱处理后,经初步的表型和脯氨酸分析显示,转基因苜蓿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33.
香菇是我国最重要的食用菌,生产规模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香菇菌棒转色是生产中较独特的环节,菌棒转色的好坏直接影响香菇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为深入研究香菇菌棒转色技术,优化香菇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为香菇优质菌种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从香菇菌棒转色期生理生化特性、转色的作用与方式、转色的条件控制与品种要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香菇菌棒转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4.
沙冬青cDNA文库的构建和EST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35.
北方杏鲍菇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杏鲍菇是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的一种大型肉质伞菌,又名刺芹侧耳,因具有杏仁味而得名。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菌肉结构紧实,开伞慢,口感好,有“平菇王”之称,极具推广价值。目前,我国已有小批量生产,产品非常受欢迎,市场前景广阔,著名食用菌专家黄来年先生专门著文推举。但是杏鲍菇栽培多在南方,北方罕见,为了让这一名贵菌类在北方栽培,我们从1999年初引入了该……  相似文献   
36.
目前关于黑木耳菌丝退化的机制尚不清楚,试验通过测定黑木耳老化过程中胞外酶活力的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不断延长,滤纸酶、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漆酶、果胶酶、淀粉酶、总蛋白酶的活力均呈下降趋势,纤维二糖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胞外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究黑木耳菌丝老化生理及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基因组重排技术,标志着育种技术的研究从单一自然表型定向进化至理想全基因型的遗传改造阶段,突破了现有育种技术的范式,实现了种质跨界育种的资源创新。对基因组重排技术在食用菌组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以多亲本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为核心的基本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基因组重排实现部分食用菌耐受性的提高,以及在高产新品种菌株育种中的应用,并对基因组重排技术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