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5篇
综合类   41篇
畜牧兽医   6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获得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的系统资料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奶牛乳房炎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在上海郊区4个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患牛的126份奶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共分离到萄葡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3种主要病原菌10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4株,占分离菌株的69.16%;无乳链球菌27株,占分离菌株的25.23%;病原菌单独感染率为48.7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独感染率达39.02%;病原菌混合感染率占51.22%,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混合感染.主要病原菌对头孢拉定、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敏感,对大多数抗菌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青霉素产生了完全耐药性.  相似文献   
62.
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基因工程新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乳房炎是世界范围内发生最普遍、防治最难、花费最多的奶牛疾病之一,对奶牛业的危害主要是发生率高,奶产量降低和医药费用增加。目前奶牛乳房炎主要用抗生素防治,虽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日益暴露出耐药菌株和抗生素残留等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由于抗生素的长期、大量和盲目使用,治疗奶牛乳房炎无效的病例越来越多,从而给奶牛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扬州大学江苏省转基因动物制药工程研究中心将基因治疗原理与溶菌酶的广谱抗菌作用相结合,研制出能取代抗生素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基因工程新药,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  相似文献   
63.
将鸡卵清蛋白基因5′-调控区控制的人溶菌酶(hLYZ)cDNA表达盒插入禽AAV末端反向重复序列之间,将CMV启动子控制的rep表达盒插入其下游,获得的表达载体pRep2ITR-OV4-LYZ用聚乙烯亚胺包裹,经翅静脉注射产蛋鸡,待蛋清中rhLYZ表达水平下降至注射前水平时,用pRep2ITR-OV4-LYZ进行3次重复注射,以RBB-R染料标记比色法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蛋清中rhLYZ表达,以细菌生长抑制试验检测rhLYZ活性。结果,在相同试验条件下,pRep2ITR-OV4-LYZ表达rhLYZ的水平和时间优于不含禽AAV序列的pOV4-LYZ,rhLYZ表达水平和时间随载体注射次数增加呈上升和延长趋势,rhLYZ的分子质量与天然hLYZ相同,对致乳牛乳腺炎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提示,禽AAV ITR和rep序列能促进hLYZ基因在鸡输卵管细胞中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64.
大肠杆菌F18菌毛E亚单位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已发表的F18ab菌毛E亚单位的基因序列(fedE/ab),设计1对引物,利用PCR技术从10株大肠杆菌(F107/86、YCED1、YCED2、C、D、E、12F、2134P、8199、8813)中分别扩增到1个片段,并克隆至pGEM-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TF107E、TYCED1E、TYCED2E、TCE、TDE、TEE、T12FE、T8813E、T8199E、T2134PE。琼脂糖凝胶电泳、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这10个片段大小均为516bp。通过与已发表的fedE/ab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这10个菌株的fedE序列高度同源,其中F107/86、YCED2、C、D、E、8813、8199、2134P的fedE序列完全相同,只有YCED1株在第45位碱基处存在1个G—A转换、12F株在第316位碱基处存在1个G—A转换。这说明F18ab和F18ac菌毛的fedE基因相同,fedE是F18菌毛的保守性亚单位。  相似文献   
65.
猪三十九肽胆囊收缩素(CCK39)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十二指肠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猪三十九肽胆囊收缩素(CCK39)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扩增CCK39基因的cDNA,纯化后克隆人pUC18载体,BamHⅠ/EcoRⅠ双酶切后插入pGEX-6P-1质粒获得原核表达载体。0.5mmol/L 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产物,以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单因子血清;用抗GST抗体和自制的抗CCK39的单因子血清Westen blot检测融合蛋白。结果表明:成功地克隆出CCK39基因的cDNA,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CCK39成功地表达约32kD的融合蛋白,抗GST抗体和抗CCK39单因子血清能识别融合蛋白,证明获得的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为制备抗CCK抗体及研究CCK的各种生理功能提供大量、低廉和抗原性较强的胆囊收缩素。  相似文献   
66.
人胰腺激肽释放酶cDNA的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为了研制人激肽释放酶(KLK1)特异单克隆抗体和进行重组酶的鉴定及纯化,根据已发表的人KLK1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扩增法从人胰腺单链cDNA库中特异地扩增出KLK1 cDNA。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中,对5个重组质粒进行了序列测定,其中1个cDNA克隆的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的人肾/胰/唾液腺KLK1 cDNAs序列完全相同或有3个核苷酸差异。将去除信号肽序列的KLK1 cDNA以正确阅读框插入表达载体pGEX-4T-3,构建成重组质粒pGEX-KLK1。此重组质粒转化的E.coli 经IPTG诱导后表达分子量为48 kDGST-KLK1融合蛋白,表达产物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可溶性部分能被Glutathione Sepharose 4B特异吸附,两者都能被GST特异单克隆抗体识别。用SDS-PAGE分离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获得的抗血清的ELISA效价为1∶1600。结果表明,克隆的人KLK1 cDNA及其表达产物是正确的,可以用于人KLK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67.
盱眙水牛病又称水牛类恶性卡他热或水牛热,是水牛特有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由于本病最早在1959年发现于江苏省盱眙县,故暂名为“盱眙水牛病”。随后在安徽、浙江、河南、湖北等省山区和平原都曾有本病发生。国外文献中至今尚未见过类似的报告。  相似文献   
68.
为了验证构建的重组腺病毒rAd-SRCR59-Fc能否在猪体内有效表达游离受体及其能否抑制PRRSV感染,将重组腺病毒注射断奶仔猪,用夹心ELISA检测SRCR59-Fc表达情况;选择PRRSV易感仔猪肌肉注射重组腺病毒rAd-SRCR59-Fc(4×109 TCID50/头),5 d后与JXA1株PRRSV人工感染猪同居饲养,定期测定体温、观察临床症状,采集血样和粪样进行PRRSV定量检测,对病死猪进行病理剖检和主要器官病毒载量测定。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接种猪能表达SRCR59-Fc游离受体蛋白,并持续15 d左右;与感染对照组相比,rAd-SRCR59-Fc注射组首次高热时间和临床症状均推迟3 d,第5天~第13天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感染组(P<0.01),至试验结束(25 d)仅有1头猪死亡;肺脏无明显肉眼病变,仅见少量坏死灶,病理切片显示肺泡壁轻微增厚;第3天~第13天病毒血症水平显著低于感染组(P<0.01),第5~第13天粪排毒量低于感染组(P<0.05),器官病毒载量均显著低于感染组(P<0.01)。研究表明CD163游离受体的重组腺病毒能有效阻断PRRSV毒株感染,可以作为PRRS预防或治疗性疫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9.
人表皮生长因子cDNA的克隆、原核表达和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发表的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mRNA序列设计引物,上游引物5′端引入山羊β-乳球蛋白信号肽序列。PCR从人肝脏混合单链cDNAs中扩增出hEGF cDNA;测序表明,克隆的hEGF cDNA与已发表的序列完全相同;经Signalp V1.1软件分析,山羊β-乳球蛋白信号肽序列与hEGF cDNA能在预计位点切割。将此cDNA克隆到GEX-6P-1中,经IPTG诱导,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约32ku的GST-hEGF融合蛋白。将此cDAN插到pcDNA-3中,用此重组质粒免疫青紫蓝兔,经6次免疫后获得抗hEGF的多克隆抗体,该抗体能识别GST-hEGF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70.
从奶山羊组织提取基因组 DNA,根据已发表的山羊 β-乳球蛋白基因 (BLG)序列设计引物 ,用高保真长模板PCR法克隆得 6个奶山羊 BLG基因片段。这 6个基因片段的大小和部分限制性酶切图谱与已发表的山羊 BLG基因相同。部分序列测定结果显示 :6个奶山羊 BLG基因片段与山羊 BLG基因相应片段的同源性为 99%。进一步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奶山羊 BLG基因 5′调控区与山羊、绵羊和牛的同源性分别为 99%、95%和 90 % ,3′调控区与这些动物的同源性分别为 99%、97%和 92 %。在乳腺特异表达调控元件集中的 -4 0 6bp区域内 ,奶山羊 BLG基因与山羊 BLG基因有 2个碱基的差异。所克隆的奶山羊 BLG基因调控区与山羊 BLG伪基因显著不同 ,其同源性仅为 83 % (上游调控区 )和88% (下游调控区 )。这些结果表明 :不同种动物的 BLG基因是高度保守的 ,高保真 PCR克隆的奶山羊 BLG基因调控区可用于乳腺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