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5 毫秒
21.
选用18只、2.5岁、体重25kg左右的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用尼龙袋法测定了3个精粗比(30∶70、20∶80、10∶90)6个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49%、52%、59%、55%、62%和65%)日粮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ADF)2、4、6、8、12、24、48和72h的消失率。结果表明:NDF水平为52%时,绒山羊日粮中的NDF和ADF消失率较高。精粗比例为30∶70、20∶80和10∶90时,绒山羊日粮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失率受影响不同,精粗比20∶80日粮组2~72hNDF和ADF消失率较高,其中2h和72h时NDF和ADF消失率明显高于30∶70和10∶90日粮组。由此可以得出,绒山羊配合饲料中纤维素水平为52%,精粗比例为20∶80较适宜。  相似文献   
22.
试验选择鄂尔多斯细毛羊双胎羔羊进行饲喂。随机选择25对健康的细毛羊双胎羔羊,每对双胎羔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试验组从产羔后10 d开始饲喂代乳粉,对照组随母哺乳,试验期87 d。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羔羊体重间差距随着日龄增长逐渐减小,且在羔羊70日龄后,试验组羔羊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3.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瘤胃酸中毒是危害反刍动物常见的一种代谢病.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反刍动物日粮中含有大量的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饲料或者日粮纤维含量较低,导致瘤胃产生酸性物质过多,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失调和瘤胃功能紊乱而造成的.笔者就瘤胃酸中毒的影响因素、类型及营养调控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4.
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巴美肉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采用CIDR(孕酮阴道栓)+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GF2α(氯前列烯醇)和CIDR+PMSG2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养殖场中本地绵羊(即巴美肉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二者的发情率。结果表明,CIDR+PMSG+PGF2α处理组试验羊的发情率为74%,CIDR+PMSG处理组试验羊的发情率为94%。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采用CIDR+PMSG处理方法对巴美肉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5.
本试验旨在适当降低饲粮氮水平条件下,通过饲粮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及小肠灌注葡萄糖,研究其对绒山羊小肠感应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血液理化指标及激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7只体况良好、装有永久性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按年龄和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9组,每组3只。饲粮分为3个处理:低氮[粗蛋白质(CP)10.5%]、低氮+NCG(0.20 g/d)和高氮(CP 13.5%);每个处理的山羊分别进行3个水平的十二指肠葡萄糖灌注:0、20和40 g/d。饲养试验(15 d预试期、15 d正试期)结束后,屠宰取空肠和十二指肠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营养感应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测定血液理化指标、血清和空肠相关激素含量。结果表明:1)在基础饲粮条件(无葡萄糖灌注)下,随着饲粮氮水平的下降,空肠和十二指肠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的mRNA相对表达量,血浆尿素氮、葡萄糖含量,血清瓜氨酸、胰岛素含量,血清和空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和促胰岛素肽(GIP)含量减少,而空肠和十二指肠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9(SLC7A9)、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SLC7A1)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2)增加适宜过瘤胃葡萄糖后,随着饲粮氮水平的下降,SGLT1、味觉受体1型1、味觉受体1型2、味觉受体1型3 mRNA相对表达量呈增加趋势。3)低氮饲粮条件下灌注20 g/d葡萄糖,额外饲喂NCG能够缓解饲粮氮水平降低引起的空肠和十二指肠SGLT1 mRNA相对表达量,血浆尿素氮、葡萄糖含量,血清瓜氨酸含量,血清和空肠GLP-1、GLP-2和GIP含量的下降。结果提示,适当降低饲粮氮水平,补饲NCG和增加过瘤胃葡萄糖(十二指肠灌注20 g/d)对绒山羊机体代谢及肠道营养物质感应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6.
生长肥育羊葡萄糖营养整体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反刍动物葡萄糖营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使用代谢葡萄糖这一概念,研究在大量饲喂低质饲草日粮条件下,生长肥良羊葡萄糖营养的同时整体优化规律及为利用饲料中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进行营养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秸秆养畜的生产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建立了乳中尿素氮的测定方法,并在奶牛营养中对该种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可靠地检测乳中尿素氮的方法.从而可及时发现奶牛在饲养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目的]全面分析近20年国内外肉品质溯源研究的发展历程、热点问题和前沿动态,并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录的发表于2000—2021年的肉品质溯源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 6.0.R2软件,对文献数量随年度变化趋势、国家、机构、期刊、关键词和被引文献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突现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结果]在设定的检索条件下,共获得肉品质溯源相关英文文献199篇。近20年国际肉品质溯源相关文献发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我国文献被引量排名第一,但影响力与欧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在该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农业科学院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以Meat Science为代表。研究内容涉及食品安全、肉品质鉴定、溯源检测技术、肉品质信息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结论]我国在肉品质溯源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影响力逐步上升。以食品安全研究为核心,围绕全产业链开展肉品质鉴定,提升动物生产性能和肉品质、优化溯源检测技术、完善信息管理和建设法律法规等是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选育生长速度快、肉产量高、肉...  相似文献   
2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由量转化为质,肉品质的评定及如何调控已成为当前营养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肉品质的评定指标,介绍了影响肉风味的因素,同时,从遗传和日粮两个方面讨论了影响肉品质的因素,为进一步改善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选用9只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的生长羯羊,采用单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代谢葡萄糖与代谢蛋白质(MG/MP)比例的日粮对反刍动物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日粮MG/MP比例,影响绵羊对日粮中NDF和ADF在消化道的消化.当日粮中MG/MP比例达到1时,NDF和ADF的消化率以及血清胰岛素、血浆乙酸清除率有所提高,血浆尿素氮(PUN)下降,但各组间绵羊的血糖、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含量变化差异均不显著,不过随着日粮MP水平的提高,血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据此可认为,生长肥育羊日粮存在一个最佳MG/MP平衡值.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饲喂1.1倍维持能量饲养水平的日粮条件下,绵羊最佳MG/MP平衡值介于1.00~1.07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