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为观察烟酸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疗效,将162头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Hps)发病猪随机分为9组,每组18头,分别为烟酸阿莫西林混饮高剂量组、烟酸阿莫西林混饮中剂量组、烟酸阿莫西林混饮低剂量组、烟酸阿莫西林肌肉注射高剂量组、烟酸阿莫西林肌肉注射中剂量组、烟酸阿莫西林肌肉注射低剂量组、氨苄西林混饮组、氨苄西林肌肉注射组、感染对照组,另取18头健康猪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为期5 d的治疗试验,统计死亡率、有效率及治愈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肌肉注射的治疗效果优于混饮给药。经过5 d的治疗,烟酸阿莫西林治疗组死亡率混饮时达16.7%~22.2%、肌肉注射时达5.6%~16.7%,有效率混饮时达77.8%~83.3%、肌肉注射时达83.3%~94.4%,治愈率混饮时达61.1%~72.2%、肌肉注射时达77.8%~94.4%;氨苄西林混饮给药时死亡率达16.7%、有效率达83.3%、治愈率达66.7%,肌肉注射时死亡率达5.6%、有效率达94.4%、治愈率达83.3%;临床治疗时,建议选用氨苄西林或烟酸阿莫西林肌肉注射,1 d 2次,连用5 d,烟酸阿莫西林的剂量以15~20 mg/kg体重为宜。对于受副猪嗜血杆菌病威胁的猪群,可混饮给药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2.
选择体重约3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猪72头,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生长猪(30~60 kg)每吨饲粮中添加金霉素50 g、肥育猪(60~110 kg)每吨饲粮添加牛至油15 g;中药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中药配方Ⅰ;中药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中药配方Ⅱ。饲养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11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胆固醇含量,中药Ⅰ组降低3.33%(P〈0.01),中药Ⅱ组降低4.44%(P〈0.01);甘油三酯含量,中药Ⅰ组提高6.06%(P〈0.01),中药Ⅱ组提高7.58%(P〈0.01);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中药Ⅰ组提高10.75%(P〈0.01),中药Ⅱ组提高13.98%(P〈0.01);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中药Ⅰ组降低11.11%(P〈0.01),中药Ⅱ组降低13.68%(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中药Ⅰ组降低6.39%(P〈0.01),中药Ⅱ组降低2.99%(P〈0.01);碱性磷酸酶活性,中药Ⅰ组提高43.04%(P〈0.01),中药Ⅱ组提高43.86%(P〈0.01);谷丙转氨酶活性,中药Ⅰ组提高6.85%(P〈0.01),中药Ⅱ组提高7.47%(P〈0.01);谷草转氨酶活性,中药Ⅰ组提高15.94%(P〈0.01),中药Ⅱ组提高16.75%(P〈0.01)。且中药Ⅰ组和中药Ⅱ组的应用效果均好于抗生素组。说明在生长肥育猪饲粮中添加中药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3.
为研制安全、高效环保型保育猪中药添加剂,将72头体重相近的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抗生素、基础饲粮+1%中草药组方Ⅰ、基础饲粮+1%中草药组方Ⅱ,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统计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测定肠黏膜免疫细胞。结果显示,中药Ⅱ组效果优于中药Ⅰ组和抗生素组。中药Ⅱ组腹泻持续时间最短、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对回肠段杯状细胞数量影响最大的是抗生素组,提高14.29%(P〉0.05)。对其它肠黏膜免疫细胞数量影响最大的是中药Ⅱ组,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段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分别达23.37%(P〈0.01)、16.33%(P〈0.01)、14.52%(P〈0.01);提高十二指肠及空肠段杯状细胞数量分别达31.82%(P〈0.01)、26.92%(P〈0.01);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段肥大细胞数量分别达17.99%(P〈0.01)、23.87%(P〈0.01)、18.71%(P〈0.01)。  相似文献   
44.
在家禽饲养中,经常用兽药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只有科学地使用药物,才能发挥药物疗效,达到防病治病目的,否则不仅不能有效控制禽病,甚至产生副作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此特提出家禽用药的一些注意事项,供养殖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45.
禽流感( Avian Influenza)是由 A型流感病毒侵犯各种禽类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一种急性综合症。本研究利用禽流感病毒株人工感染实验鸡,观察了接毒鸡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以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各种日龄鸡均可感染,感染后一般1~2 d 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 嚏、口罗音和大量流泪。有的出现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产蛋鸡产蛋量严重下降。发病率达80% 以上,死亡率差异较大。剖检变化:有的表现为卡他性、纤维素性、浆液性/纤维素性、脓性或干酪性炎症。气管粘膜有轻度水肿,并伴有数量不等的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个别出现纤维素性腹膜炎及“蛋性腹膜炎”。蛋鸡的卵泡畸形、萎缩,输卵管内有渗出物。肝、脾、肾有黄白色坏死灶。有的十二指肠和心外膜出血,尤其是肌胃与腺胃交接处的乳头及粘膜出血严重。气囊、腹腔、输卵管表面被覆纤维素性渗出物。常见纤维素性心包炎。肺脏因炎性变化而变硬,有时出现黄白色病灶。病理组织学观察:主要表现为心肌、 脾、肺、脑及肉垂等发生充血、出血、血管周围形成淋巴细胞管套。肝、脾、肾有实质变性与坏死。脑组织出现非化脓性脑炎,血管周围管套,神经细胞变性,神经胶质  相似文献   
46.
陕油8号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杂交油菜,具优质、高产、高抗等优点.全生育期230天,与秦优7号相当,株高170~190厘米,单株有效分枝11个,有效角果数420个以上,每角粒数28粒左右,千粒重3.5克.一般亩产250千克左右.高产田块可达300千克以上.该品种叶色淡绿,前期生长缓慢,蕾苔期生长迅速,花期集中,耐寒耐渍,抗逆性强,高抗病毒病,耐菌核病.  相似文献   
47.
超微粉中药添加剂改善猪肉品质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改善猪肉品质的较佳超微粉中药添加剂配方,将72头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抗生素、基础饲粮+0.1%中草药组方Ⅰ、基础饲粮+0.1%中草药组方Ⅱ,进行饲养试验及屠宰试验.结果显示:中药Ⅱ组效果较佳,其料重比最低为3.25,显著低于中药Ⅰ组和抗生素组(P<0.05),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背膘厚最高,为4.18cm,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眼肌面积最小,为39.95 cm2,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pH1(宰后45 min pH)及pH24(宰后24h pH)最高,分别为6.32和5.75;滴水损失最低,为4.94%;剪切力最小,为5.07 kg,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内脂肪含量为2.96%,显著高于中药Ⅰ组和抗生素组(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值(亮度)最低,为47.59;背最长肌纤维、股二头肌纤维直径最细,分别为41.17 μm、42.17 μm;背最长肌中水含量最少,粗灰分含量最高,粗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每头猪比对照组多赚64.4元,经济效益提高18.5%.结果表明,中药Ⅱ组能提高猪的生长性能、饲料营养成分消化率及经济效益,且能有效改善猪肉品质,使猪肉肌纤维变细,背膘厚、嫩度及pH提高,滴水损失减少.  相似文献   
48.
对2008.1~2012.12间山西省11个地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流行规律及免疫失败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治愈率达89%以上.  相似文献   
49.
试验选取28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72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公母各半进行为期28天的饲养试验。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中药I组:基础日粮+1%复方中药I,中药II组:基础日粮+1%复方中药II;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和抗生素组仔猪回肠和盲肠段大肠杆菌数较低(P<0.01),空肠段乳酸菌数量较高(P<0.05),回肠段双歧杆菌数量较高(P<0.05),空肠和盲肠段梭菌数量较低(P<0.01),中药组和抗生素组在相应肠段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本研究所用的两种复方中药可促进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和梭菌等有害菌的增殖,进而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Li~+、Na~+、NH_4~+、K~+、Mg~(2+)、Ca~(2+)的方法。[方法]水样经0.22μm水相滤膜过滤后直接进样,采用Ion Pac CS16离子交换柱分离,以30 mmol/L甲磺酸(MSA)为淋洗液,等度洗脱,抑制型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Li~+、Na~+、NH_4~+、K~+、Mg~(2+)、Ca~(2+)在0.25~100.00 m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2),检出限(LOD)为0.011~0.027mg/L,定量限(LOQ)为0.036~0.089 mg/L,加标回收率为91.00%~105.4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结论]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精密度良好,结果可靠,适用于水样中Li~+、Na~+、NH_4~+、K~+、Mg~(2+)、Ca~(2+)6种阳离子的同时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