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61篇
畜牧兽医   15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地克珠利饮水剂生产工艺研究及临床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溶剂和助溶剂的筛选,研制成功地克珠利饮水剂。生产工艺和产品符合《中国兽药典》(1990年版)要求。临床药效试验表明地克珠利饮水剂按0.5mg/kg、1mg/kg、2mg/kg剂量使用,抗球虫指数值均超过180,均具有高效抗球虫效力。  相似文献   
22.
奶牛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初生犊牛感染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饱和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调查郑州、商丘和洛阳3个地区的5个奶牛场、2个专业村的582份粪样,查出阳性样品64份,隐孢子虫总阳性率11%(64/582),发现两种不同形态的卵囊,根据其形态结构等特点鉴定为小球隐孢子虫(C.parvum)和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其中2个场奶牛感染安氏隐孢子虫,有1个场的奶牛感染小球隐孢子虫,且感染强度较小。犊牛感染率较育成牛、成年牛高。并进行小球隐孢子虫分离株对初生犊牛的致病性试验,其结果为潜隐期7天,排卵囊高峰出现在感染后第16天,高峰期5天。剖检后消化道黏膜经抗酸染色鉴定,仅在回肠中段发现卵囊。  相似文献   
23.
猪围产期外周血ANAE+T细胞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方法测定了11头猪围产期外周血不同时期总ANAE^ T与大颗粒型ANAE^ T细胞(tANAE^ T细胞与lgANAE^ T细胞)百分率,结果表明,猪分娩前21d至分娩前6d,外周血tANAE^ T细胞与lgANAE^ T细胞百分率均低于分娩后第25d的相应指标,说明猪妊娠后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分娩前10d,猪外周血tANAE^ T细胞与lgANAE^ T细胞百分率均较分娩前第21d的相应指标显著升高(P<0.05),提示分娩的启动可能与母体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导致免疫排斥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分娩后tANAE^ T细胞与lgANAE^ T细胞百分率降低后逐渐升高,tANAE^ T细胞分娩后第10d,lgANAE^ T细胞于分娩后第5d已分别明显高于猪分娩前第21d的相应指标(P<0.05),猪分娩后第25d的tANAE^ T细胞与lgANAE^ T细胞和正常未妊娠母猪的相应指标接近,表明猪分娩后5-25d细胞免疫功能已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4.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兽医寄生虫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高效、低毒化学杀虫剂。具有性质稳定,不易光解,无特殊臭味及安全系数高,使用浓度低,触杀作用强,灭虫速度快,残效时间长,无残留毒性,在人、畜、禽体内不积累,对环境无不良影响,且用量少,费用低,施药方便等优点。因此,近二十年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农林植保和卫生方面被广泛应用。在兽医临床上,防治畜禽多种体外寄生虫,亦获良好效果。现就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拟除虫菊酯杀  相似文献   
25.
为摸清野猪肠道寄生虫的种类,对郑州市动物园的6头成年野猪的粪便进行实验室检查,发现球虫为主要寄生虫种,并发现有少量毛首线虫卵。对其中4头感染强度较大的野猪的球虫进行收集并做分类鉴定,发现主要感染猪艾美尔球虫、豚艾美尔球虫、粗糙艾美尔球虫、蒂氏艾美尔球虫等4种球虫。对孢子化球虫卵囊作了描述、显微照相,为防治野猪寄生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试验采用120只小鼠,每只感染116条脱囊幼虫。用于治疗的96只11、鼠分为4×4组,分别按旋毛虫的4个不同发育阶段分别1次肌肉注射30,50,75和100mg·kg ̄(-1)丙硫咪唑缓释注射剂,结果肠内脱囊期幼虫减少均为100%;肠内成虫减少率分别为79%,90.3%,94.3%和99.2%;移行期幼虫减少率分别为87.22%,89.94%,93.16%和95.24%;成囊期幼虫减少率分别为90.5%,94.48%,100%和94.18%。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按30mg·kg ̄(-1)~100mg·kg ̄(-1)剂量给小鼠1次肌肉注射丙硫咪唑缓释注射剂,对各发育阶段的旋毛虫均有显著的杀虫效果。使用该制剂具有用药量小,疗效高,给药次数少,使用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7.
以线粒体功能性蛋白替代氧化酶(alternative oxidase,AOX)为研究对象,对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分离株进行扩增和测序,并对测得的序列进行种系发育关系研究,以确定不同隐孢子虫分离株之间的进化关系,并以18SrRNA和HSP70基因构建的进化树作参照,评价AOX基因是否适合作隐孢子虫基因分型和进化关系分析的基因座。结果表明,在AOX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上Cryptosporidum分为两大类:Cryptosporidium baileyi和C.meleagridis处于一个进化枝上,C.hominis、C.suis、C.parvum牛基因型和C.parvum鼠基因型处于另一个进化枝上。在C.parvum内,鼠基因型分离株和猪基因I型(即C.suis)分离株与牛基因型和人基因型(即C.hominis)在AOX基因序列上都存在着差异。鹌鹑源C.meleagridis分离株与禽源C.baileyi3个分离株在AOX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显著高于前者与C.parvum的同源性,在进化树上C.meleagridis与C.baileyi的亲缘关系也较其与C.parvum密切。AOX基因不仅可作为隐孢子虫分离株种系发育的遗传标记,又为发现隐孢子虫新的遗传特性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28.
建立了一种用于大肝大脾病(BLS)血清学诊断的ELISA方法.使用了一种可溶性、BLS特异性杭原,该抗原可从感染母鸡肝脏中回收到,而且已知能在琼扩(AGID)试验中起反应.为使其能用于ELISA,将该BLS特异性抗原经凝胶过滤层析分级,并在微量滴定板上用戊二醛固定.以来自英、美两国的感染和非感染鸡血清对两种ELISA方法进行了评价.其中一种比AGID试验更敏感,但非特异性也较高.而另一种敏感性稍低,但无非特异性反应,因而更有效,适合于大规模群体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29.
影响鸡球虫未孢子化卵囊及孢子化卵囊活性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影响鸡球虫未孢子化卵囊及孢子化卵囊活性因素的探讨李玉兰①张龙现②宁长申②陈洪科①杨建功鉴于鸡球虫卵囊的孢子化过程在外界完成,那么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不可避免地影响卵囊的成熟过程,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尚缺乏系统性,因此作者进行了下列试验,...  相似文献   
30.
<正> 兔疥螨病是由兔疥螨和兔背肛螨寄生在兔皮内而引起的一种强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剧痒,脚爪部、口、鼻周围和头面部脱毛,形成结节,灰白色结痂和血痂,病兔迅速消瘦,极易死亡。为了选用防治家兔疥螨病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经济实用的药物,笔者于1988年3~5月,用20%中西除虫菊酯乳油(上海第十四制药厂生产)和20%杀灭菊酯乳油(速灭杀丁)防、治家兔疥螨病,获得良好效果,现将防治情况简述如下。药液的配制与用法:取20%中西除虫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