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3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小麦秸秆氨化中尿素氮水平对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秸秆分为4组,分别用含量为0%、4%、5%和6%的尿素进行缸贮,温度在20℃以上时密闭2~3周后,分别取样,对样品进行干物质含量、粗灰分、粗蛋白、pH值、氨态氮、ADF、NDF、粗纤维、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测定,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①氨化处理可使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提高4%~6%,使秸秆的粗蛋白含量超过了反刍家畜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8%的限定值;②氨化处理可使秸秆的pH值得到显著提高;③尿素的含量越高,氨态氮的含量越高;④氨化处理后,可使秸秆中的挥发性脂肪酸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32.
用麸皮调节水分的鲜啤酒糟分别发酵0、30、60、90、120d后制样,作为体外法发酵底物进行体外培养,探讨混合培养物的pH值、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贮存时间的样品对体外混合培养液pH值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混贮时间pH均值都高于6.2;VFA随混贮时间延长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发酵60d的样品体外培养后的干物质、有机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均值都显著高于其它组。  相似文献   
33.
七彩山鸡育雏期采用统一饲养和管理,育成期雌、雄分开饲养,采用不同饲料营养水平,观察增重情况。性成熟期,采用统一饲养和管理,观察产蛋量和受精率。结果表明,育成期饲料对雄性山鸡增重及受精率无明显影响,对雌性山鸡增重及产蛋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4.
荷斯坦奶牛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我国南方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特定阶段荷斯坦奶牛生长发育及体态结构的变化。[方法]对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的279头荷斯坦奶牛(49头犊牛、35头青年牛、195头成年牛)进行体尺测量,将测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个生理阶段的体尺指数,用SPSS 15.0软件分析体尺指数在各生理阶段、成年牛胎次间的变化,并绘制散点图对场内犊牛和青年牛的体高、体长、胸围指标进行拟合。[结果]牛只年龄越大,体型越长;犊牛生长发育均衡;青年牛不同月龄体尺发育不均衡;成年牛因胎次的不同其体态结构呈现出无规律性,但要注意对产胎多的母牛加强补充骨骼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结论]为奶牛场的犊牛饲养管理、青年牛培育及饲养管理、成年牛的选种选配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5.
牛乳房炎是世界乳牛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除了影响奶牛的发情和妊娠、造成乳产量和质量下降、药品或兽医治疗费用增加外,还导致乳牛失去泌乳能力而被强制性淘汰等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6.
奶牛乳房性状与部分泌乳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扬大农牧场9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八个乳房性状和泌乳性能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奶牛的悬韧带、后乳房宽度、乳头长度、乳头直径与泌乳速度有较强的正相关,后乳房高度与泌乳速度有弱的正相关,前乳房附着与泌乳速度有弱的负相关。平均泌乳时间只与后乳房宽度有弱的正相关。日平均泌乳量与悬韧带、乳头长度、乳头直径有弱的负相关,乳头位置与泌乳性状的相关性不大。305d泌乳量与悬韧带、后乳房宽度、乳头长度有强的正相关,与乳头直径呈弱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7.
为使奶牛生产常年均衡利用啤酒糟这一饲料,作者进行了啤酒糟的微贮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实践证明,啤酒糟微贮技术能给奶牛生产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们结合自己的试验结果和饲养实践对啤酒糟微贮技术作一概论,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奶牛场泌乳牛群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了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结果表明,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为19%,5岁以上奶牛阳性率显著高于2~4岁奶牛(0.01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牛乳中脂蛋白比在不同胎次、产犊季节、泌乳月份和测定季节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我国荷斯坦奶牛牛奶中FPR及乳成分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胎次、产犊季节、泌乳月、测定日产奶量、乳成分、测定季节等因素对乳中脂蛋白比的影响。[结果]该牛场脂蛋白比为1.26±0.19,胎次、泌乳月和测定月份对脂蛋白比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产犊季节对脂蛋白比无显著影响(P0.05)。第1胎奶牛乳中脂蛋白比(1.23±0.17)显著低于第4胎次奶牛(1.32±0.2)。第1个泌乳月脂蛋白比最高(1.49±0.26),2~6个泌乳月脂蛋白比逐渐下降,7~12个泌乳月脂蛋白比基本保持不变,此后又开始下降且达到最低(1.17±0.17)。[结论]胎次、泌乳月和测定月份对脂蛋白比的有显著影响,而产犊季节对脂蛋白比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0.
牛亚科5个群体β-Lg基因PCR-R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PCR-PFLP技术,分析荷斯坦奶牛、鲁西黄牛、闽南黄牛、渤海黑牛和青海牦牛5个群体741头个体β-乳球蛋白(β-Lg)基因第4外显子和β-Lg 5′侧翼区2个基因座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前4个群体β-Lg A、B基因频率分别为0.4125/0.5875、0.1419/0.8581、0.0333/0.9667和0.1857/0.8143,β-Lg 5′侧翼区A、B基因频率分别为0.412 5/0.5875、0.7286/0.2714、0.7328/0.2672和0.8637/0.1364;牦牛β-Lg B和E基因频率为0.0732/0.9269,未发现其他等位基因。适合性检验表明:β-Lg第4外显子在荷斯坦奶牛、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3个群体中已达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而闽南黄牛未达到平衡状态;β-Lg 5′侧翼区位点荷斯坦奶牛群体接近平衡,其余群体均已达平衡。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除闽南黄牛β-Lg 5′侧翼区为低度多态外,2个位点在其余群体内均为中度多态,荷斯坦奶牛这2个位点的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最高,闽南黄牛最低。提示这一研究成果为开展地方遗传资源保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