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38篇
  7篇
综合类   139篇
畜牧兽医   20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河南省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全世界每年约有3.5万~5万人死于狂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犤1,2犦。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发展中国家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其次是猫和狼,发达国家由于犬的狂犬病已被控制,主要由野生动物传播犤3犦,食虫蝙蝠和食血蝙蝠也往往是陆栖哺乳动物的重要传染源犤4犦。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00多年前就有狂犬病记载犤5犦。河南省狂犬病流行时间长,发病率处于国内较高水平,20世纪90…  相似文献   
332.
临床感染猪肠球菌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自河南洛阳、济源、许昌、南阳等地送检病猪内脏的42份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纯化,根据细菌形态学、培养特性和生长耐性试验结果,初步确定为肠球菌,采用V 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其进行鉴定,共鉴定出了34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10株、屎肠球菌(E.faecium)2株、铅黄肠球菌(E.casselifla-vus)22株.另有8株未鉴定到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333.
1999年元旦以来,河南省郑州市郊区某鸵鸟场发生一种以雏鸟和育成乌呼吸困难、斜颈、流诞。下痢为特征的疾病。经对发病情况调查,临论症状和病理剖检观察,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鸵鸟曲霉菌病继发细菌感染。经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后,此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一、发病增况该鸵鸟场自1998年春从非洲引进60套种鸟,至发病前共有雏鸟及育成鸟4000多只。目引进以来,生长发育一直良好,未发生任何传染病,而于1999年元旦一场寒流过后,雏鸟突然大批发病。死亡。发病多为3月龄以下的雏鸟,2月龄为发病高峰期。发病中先后使用新城疫疫苗接种,以及使用…  相似文献   
334.
1998年11月,河南省荥阳市一鸽场种鸽发生了以突然死亡、下痢、轻微呼吸困难、神经紊乱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观察、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鸽新城疫继发细菌感染。1发病情况河南省郑州市荥阳某鸽场饲养有美国王鸽种鸽5000对,乳鸽80...  相似文献   
335.
ELISA在猪伪狂犬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近年来 ,猪伪狂犬病不断传播蔓延 ,给世界养猪业带来了巨大危害 ,因此开发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能区别疫苗毒和野毒、能检出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是防制该病的关键之一。EL ISA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稳定等特点 ,为广大兽医工作者所关注。目前 ,国内外关于 EL ISA在猪伪狂犬病诊断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 ,已有试剂盒出售。笔者综述了应用于猪伪狂犬病诊断的多种 EL ISA方法 ,如直接 EL ISA、间接 EL ISA、竞争 EL ISA、斑点EL ISA、SPA-EL ISA、双抗体夹心 EL ISA、单抗夹心 L AB-EL ISA、血清学鉴别 EL ISA等。这些方法中 ,有测病毒的 ,有测抗体的 ;有单抗介导的 ,有多抗介导的 ;有的还引入了 SPA和 L AB;有的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并能够鉴别疫苗毒和野毒。此外 ,还总结了目前所用 EL ISA诊断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并预测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3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较新的重要病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不断深入 ,在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PRRSV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得以明确 ,基因组所编码的蛋白及蛋白结构和 PRRSV的基因变异进一步得以认识。此外 ,PRRSV与其它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愈来受到重视 ,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也不断增多。这些研究为 PRRS疫苗的设计及制定全面、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7.
本试验用系统血凝抑制(HI)交叉试验,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和Conn株进行抗体区分。结果表明,M41株和Conn株标准抗原与M41阳性血清HI抗体效价在免疫后21 d分别为8 log2、5 log2,相差3 log2;免疫后28 d分别为8 log2、5 log2,相差3 log2;免疫后35 d分别为8 log2、5 log2,相差3 log2。M41株和Conn株标准抗原与Conn阳性血清HI抗体效价在免疫后21 d分别为4 log2、8 log2,相差4;免疫后28 d分别为4 log2、8 log2,相差4 log2;免疫后35 d分别为4 log2、9 log2,相差5 log2。因此,用血清HI交叉试验能够将抗M41株和Conn株抗体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338.
通过观察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和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留兰香提取物抗猪细小病毒(PPV)活性,计算药物对病变的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concentration,IC50),并从药物预防给药(抗病毒吸附)、直接杀灭及治疗给药(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生物合成)3个方面分析留兰香提取物抗PPV活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留兰香挥发油在这3种作用方式中对PPV均有抑制效果,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08 0 mg/ml、0.001 9 mg/ml、0.003 6 m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25.88、108.95、57.50;留兰香水提液和粗提物对PPV直接杀灭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0.034 0 mg/ml、0.356 0m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79.18、8.37;留兰香水提液和粗提物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生物合成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0.043 0 mg/ml、0.063 0 m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62.60、47.27,留兰香水提液和粗提物均无抗病毒吸附作用。表明留兰香挥发油在对PPV的3种作用方式中均有安全高效活性,留兰香水提液和粗提物对PPV侵入细胞无阻止作用,但在直接灭活和抑制其在细胞内的增殖方面均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339.
猪干扰素α和γ在杆状病毒中共表达及对PRRSV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复合型猪干扰素α和γ进行应用抗病毒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将编码猪干扰素α和γ成熟蛋白基因插入供体质粒pFastBacDual,分别置于PH和P10启动子控制下,引入蜂素信号肽(honeybee melittin signal peptide,HBM)基因取代猪干扰素α和γ原有信号肽基因以实现分泌型表达,并在C端分别融合6个组氨酸标签以利于纯化.将构建质粒转化DH10感受态细胞进行同源重组,获得重组穿梭质粒Bacmid,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鉴定重组蛋白的活性.[结果]通过问接免疫荧光、Western-blot证明猪干扰素α和γ重组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昆虫细胞中均获得表达,表达产物主要分布在培养上清中.通过在猪肾细胞(PK-15)上抑制水泡性口炎病毒(VSV)致病变作用检测重组蛋白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昆虫细胞上清的抗病毒效价达到3.24×10<'7>U·mL<'-1>.在Marc-145细胞,昆虫细胞上清经2<'-11>稀释能够抑制100个TCID<,50>的PRRSV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结论]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实现猪干扰素α和γ在昆虫细胞上分泌共表达,重组蛋白在细胞上对PRRSV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40.
猪源肠球菌两种致病基因和表型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调查53株猪源肠球菌2种致病基因和2种表型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3株肠球菌的2种致病基因,用50mL/L兔血平板和30g/L明胶平板检测β溶血和明胶溶解表型。结果: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鸟肠球菌2种致病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cylA 94.4%、96.9%、100%; gelE 100%、87.8%、50%;β溶血检出率分别为72.2%、42.4%、0;明胶溶解检出率分别为100%、0、0。结论:细胞溶解素激活基因(cylA)明胶酶基因(gelE)为猪源肠球菌的主要致病基因;粪肠球菌2种致病基因和2种表型的检出率高于屎肠球菌;来源于新鲜猪肉中的粪肠球菌存在较强的毒力,提示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在新鲜猪肉中检测到2株鸟肠球菌,基因型和表型检测说明其存在较弱毒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