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4篇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论述了用大麦制取绿麦芽的过程及麦芽干燥系统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42.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平顺县5种主要植被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研究与等级划分,表明除仁用杏经济林外,植被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明显。与荒坡相比,0cm~10cm土层中,有机质与全N的含量平均提高1.809%,0.099%,其它养分与平均提高了86.62%~120.65%〉20cm的土层也有所改善,各植被类型之间的土壤肥力存在着显著差异,阳坡以野皂角,阴坡以虎榛子为好,从土壤养分等级划分来看  相似文献   
43.
颗粒化处理是当前秸秆饲料的主要加工方法之一,环模颗粒机的性能指标决定着颗粒饲料产品的质量.采用量纲分析方法,研究环模颗粒机的各性能参数——粉料输入率、环模线速度、环模开孔率、模辊径比、压缩比及粒度对度电生产率的影响,得出相关的预测方程,为环模颗粒机的设计、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4.
油松心边材量及年轮数的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太行山石灰岩区4个林龄与密度不同的油松人工林内选取40株样木,用联苯胺染色法对其上截取的350个圆盘的心、边材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对心、边材量及年轮数的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干4个方位的心、边材量无显著差异性(P>0.05);边材宽度在距基部0.50~1.00 m以上到距树梢2.46~3.22 m以下相对恒定,而心材半径、心材面积与边材宽度随树高增加持续减小,横截面直径较好地解释了心、边材量的轴向变异;心、边材量的株间变异很大,胸径对此变异的解释能力高于其他树木变量;4个林分的心、边材量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林分尺度的心、边材量与林分生长水平及林龄的变化趋势一致;油松心材的起始形成层年龄为13年,心材年轮数随形成层年龄而增加,后者可解释前者变异的97.9%;形成层年龄为40年与60年时,心材年轮数的增长率分别为0.5年轮·a~(-1)与0.7年轮·a~(-1).研究认为用林分调查因子预测油松心、边材量及心材年轮数的变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进取中的西北渔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各省及自治区的渔业生产在基础差、起点低的状况下取得长足的进步。其发展具有以下特色。——注重建设连片高标准的商品鱼基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单产显著增加。陕西省近几年建成的商品鱼基地2.5万亩,平均亩产200公斤,虽其面积仅占全省养鱼面积的5.4%,但其  相似文献   
46.
国内单行玉米收获机技术性能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的逐年增长,对玉米收获机械需求日益迫切,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已潜在市场逐渐转为现实市场。为此,笔者着重介绍了国内生产的单行玉米收获机的机型和工艺流程;论述了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工作性能;并提出了该机型的研究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7.
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S技术在林业科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应用概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它在未来林业发展进程中有待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48.
向日葵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在我国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以及新疆地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饮食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人食用葵花籽油。但在生产过程中仍存在机械化程度低,需要大量人工。葵花机械化收获的难点在于葵花割台技术没有突破,重点探讨了我国向日葵机械化收获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向日葵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9.
为改善传统播种农具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无法满足中大型农业生产需求等问题,通过分析中大型谷物播种机保有量情况,系统阐述了中大型谷物播种机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中大型谷物播种机的发展趋势,分析结果有利于推动我国中大型谷物播种技术的发展,对促进谷物类农作物产业化生产能力提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