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运用多因子降维法(MDR)分析中国荷斯坦牛CXCR1和IL-8两个基因多态性与乳房炎易感性的交互作用,并评价MDR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以上海光明乳业集团金山种奶牛场634头(其中有228头患乳房炎)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和直接测序法分析CXCRl基因-5'端和编码区及IL-8基因编码区共7个SNP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并用MDR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CXCR1和IL-8基因各位点突变及其基因型组合对奶牛乳房炎易感性的影响.[结果]CXCR1基因5'端-1 830、-1 768、-344和编码区783共4处发生突变,IL-8基因的2 789(A/G)位点与2 862(T/C)位点发生连锁突变,并导致两位点分别发生Ser→Gly和Cys→Arg的突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XCR1基因和IL-8基因5个SNP位点变异对该牛场奶牛乳房炎易感性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MDR分析发现CXCR1-(-1 768)-IL-8两位点、CXCR1-(-1 768)-(783)-IL-8三位点及CXCR1-(-1 768)-(-344)-(783)-IL-8四位点交互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且交叉验证一致性均为最大(10/10).CXCR1-(-1 768)-(78 3)-IL-8三位点互作模型和CXCR1-(-1 768)-IL-8两位点互作模型检验样本准确度较高(分别为0.5457和0.5485),但4个位点联合效应分级图表明CXCR1-(-1 768)-IL-8两易感基因型为强正交互作用,同时将CXCR1-(-1 768)-(78 3)-IL-8三位点互作效应和CXCR1-(-1 768)-IL-8两位点互作效应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XCR1-(-1 768)-IL-8两位点互作效应对该牛场奶牛乳房炎易感性达到显著水平.[结论]CXCR1-(-1 768)-IL-8两位点交互模型作为奶牛乳房炎易感性相关的基因联合选择模型最佳,MDR和Logistic回归均可用于奶牛乳房炎易感性多基因分析模型,MDR发现交互作用的能力比Logistic回归强,但两者有着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点.遇到有交互作用分析要求时,二者的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2.
为探究长途运输对鸽子造成应激的程度,评价多维饮水缓解鸽子运输应激的作用,本试验选取成年欧洲肉鸽40对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运输前48 h开始饮用多维,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直接运输,装笼前和经过2 h运输后,两组分别采集血液,测定相关指标.测定显示,运输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皮质酮(CORT)、肌酸激酶(CK)、葡萄糖(Glu)三个指标极显著上升(P<0.01),谷酰胺转肽酶(GGT)显著下降(P<0.05);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而试验组没有差异(P>0.05);白蛋白(ALB)、尿酸(UA)、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对照组没有明面差异(P>0.05),试验组明显上升(P<0.05);总蛋白(TP)、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CHO)试验组和对照组都没有产生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运输后总蛋白(TP)浓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运输后总蛋白(TP)浓度(P<0.05).结果提示,运输对鸽子的应激主要表现在心肌、肝脏的损伤,运输前通过饮用多维可有效缓解应激.  相似文献   
43.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 440只21日龄苏禽黄羽肉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8(LSD组)、16(MSD组)和24只/m2(HSD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面积为10 m2/间。试验期为21 d,从22~42日龄。结果表明:降低饲养密度能极显著增加42日龄黄羽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1)。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LSD组黄羽肉鸡肝脏重极显著高于HSD组(P0.01),胸腺重和胸腺率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LSD组和MSD组腿肌系水力极显著高于HSD组(P0.01)。由此可知,适当降低饲养密度能够改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综合这3方面结果,16只/m2饲养密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4.
为分析海滨锦葵提取物对生产鸽和乳鸽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100对卡奴鸽,随机分成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50、100和200 mg/kg海滨锦葵提取物,第Ⅰ组为对照组,第Ⅱ~Ⅴ组为试验组。试验期为5个月,测定生产鸽和乳鸽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生产鸽第Ⅴ组公母鸽的增重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67%和1.29%。与对照组相比,生产性能以第Ⅲ组为最优,其产蛋数提高了5.9%,孵化率提高了3.87%。乳鸽4周龄体重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Ⅳ组最高(585.38 g)。4周龄乳鸽屠宰测定,胸肌重、脾脏、屠宰率和脾脏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Ⅱ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第Ⅴ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56%和4.55%。综合考虑成年鸽和乳鸽的生产性能指标得出,海滨锦葵提取物有促进乳鸽免疫器官发育、提高产鸽生产性能的作用,以50~100mg/kg的添加量为宜。  相似文献   
45.
鸽GnIH和GnRH基因克隆及其在不同繁殖阶段下丘脑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GnI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基因在鸽繁殖不同阶段下丘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GnIH和GnRH基因与鸽繁殖调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鸽cDNA为模板扩增GnIH和GnRH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克隆测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产蛋前、产蛋后及哺乳期鸽下丘脑组织中GnIH和GnRH基因mRNA表达水平。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鸽GnIH基因CDS区全长522 bp,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MG589638,编码173个氨基酸,与已知其他鸟类GnIH同源性达85%以上;鸽GnRH基因CDS区全长276 bp,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MG589639,编码91个氨基酸,与已知其他鸟类GnRH同源性达80%以上。鸽GnIH前体包含1个GnIH和2个GnIH相关肽(GnIH-RP-1、GnIH-RP-2),具有典型的"LPXRF"基序;GnRH前体包含1个信号肽、1个GnRH和1个GnRH相关肽(GAP)。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产蛋前鸽下丘脑中GnIH基因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产蛋后和哺育期(P<0.01);产蛋后鸽下丘脑中GnRH基因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产蛋前和哺育期(P<0.01);产蛋前鸽下丘脑中GnIH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GnRH基因(P<0.01),而产蛋后和哺育期鸽下丘脑中GnRH基因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GnIH基因(P<0.01;P<0.05)。结果表明,GnIH和GnRH基因的表达与母鸽不同繁殖阶段的转变有关,为进一步研究鸽繁殖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为探讨中国鸽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关系,利用PCR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测定分析了中国境内现存的8个主要鸽品种资源共120份样本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结果显示:在所获761 bp mtDNA D-loop区序列间发现3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0.39%,共具4个单倍型.8个群体内单倍型多...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不同鸽种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简化基因组(GBS)技术对太湖点子鸽、塔里木鸽、银王鸽、石歧鸽、豫中鹁鸽进行测序,共获得有效数据44.49 Gb,平均测序深度为0.88×,共检测到361 937个高质量SNP位点;通过对SNP进行系统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可大致将5个鸽种群划分为4个大类,银王鸽与石歧鸽聚为一类,新疆塔里木鸽、豫中鹁鸽和点子鸽均各自聚为一类,表明鸽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主要受地域起源影响。本研究结果在分子水平为鸽群亲缘关系分析和系统分类提供理论支撑,并为我国地方鸽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奶牛脂肪酸合成酶(FASN)在乳脂肪酸合成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318头中国荷斯坦牛FASN基因第2、4、26、34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对FASN基因SNP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仅第34外显子(g.16009)存在A/G多态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4481和0.5519.其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方差分析表明,FASN基因SNP对短链脂肪酸相对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AA和AB基因型短链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高于BB型。该结果为奶牛脂肪酸合成的调控和选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
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舍内有害气体、粉尘及微生物的影响.选用1 440只21日龄苏禽黄鸡(公雏),随机分成3个饲养密度组,即8只/m2组(低密度组,LSD)、16只/m2组(中密度组,MSD)、24只/m2组(高密度组,HSD),每组3个重复,共9间鸡舍,每间饲养面积均为10 m2.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HSD组42日龄肉鸡鸡舍内二氧化碳、氨气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LSD组28日龄肉鸡鸡舍内粉尘含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LSD组28、35、42日龄肉鸡鸡舍内空气中大肠杆菌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LSD组42日龄肉鸡鸡舍垫料中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高于HSD (P<0.05).由此可知,夏季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可以改善平养肉鸡舍中有害气体和粉尘状况,但对降低鸡舍中微生物含量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50.
牛乳房炎是世界乳牛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除了影响奶牛的发情和妊娠、造成乳产量和质量下降、药品或兽医治疗费用增加外,还导致乳牛失去泌乳能力而被强制性淘汰等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