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分析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分离株与疫苗株的血清型和ompH基因差异,本研究利用PCR方法鉴定其血清型,并克隆、测序ompH全长基因,用DNAMAN、DNAStar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疫苗株血清型为B型,标准株血清型为E型.分离株和疫苗株ompH基因编码氨基酸有2个缺失和2个突变,同源性为99.4%.研究表明ompH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但氨基酸的缺失和突变可能使抗原表位发生变化,也是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2.
蒋建军  王鹏雁  剡根强  康立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666-1667,1721
石河子某大型规模化养兔场陆续发生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兔病。临床表现为皮下出现大小不一的脓肿,脓汁呈干酪样,尤其在颈部、背部和四肢较多发。食欲和精神无明显变化,病初体温升高,最后脓肿破溃,肌肉萎缩,消瘦而死。经细菌培养、形态学观察、动物实验、药敏实验以及生化特性鉴定和血清学实验最终确定为痢疾志贺菌。此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能产生耐药性,但对红霉素及部分人医用药品较敏感。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的毒力岛1(LIPI-1)和毒力岛2(LIPI-2)的基因及致病性。利用PCR方法对8株分离株LIPI-1和LIPI-2进行基因检测,小鼠腹腔接种分离株菌悬液5×10~7 CFU/只,进行致病性的初步试验。结果显示,LIPI-1的6个毒力基因除actA基因检出率为50.0%外,hly、prfA、plcA、plcB、mpl的检出率为100.0%;LIPI-2中inlA、inlB、inlC基因检出率为100.0%,inlD和inlE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7.5%和75.0%,inlF和inlG毒力因子基因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50.0%和37.5%。小鼠致病性试验显示,8株分离株均能致死小鼠,致死率在50.0%~100.0%。其中,LM5567和LM5570在5 d内全部死亡,致死率为100.0%,表明这2株菌对小鼠有强致病力。说明LIPI-1基因检出率高于LIPI-2的基因检出率;菌株的致病性与毒力岛基因的携带率无明显相关,但分离株对小鼠均有致病性,提示食品安全不容忽视。本研究为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岛基因携带率与致病力的关系提供铺垫。  相似文献   
34.
【目的】构建炭疽芽孢杆菌弱毒株C40-202PA-LF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和反应原性检测,为炭疽亚单位疫苗制备、炭疽诊断和疫苗免疫效果检测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炭疽芽孢杆菌PALF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利用PCR方法从炭疽芽孢杆菌弱毒株C40-202中分别扩增出PALF1基因片段,经Xho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通过黏性末端进行连接,获得PA-LF1融合基因片段,利用SWISS-MODEL分析软件分别对PA、LF1和PA-LF1融合蛋白进行三级结构预测;将融合基因片段克隆至pET32a(+)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PA-LF1,并将重组质粒pET32a-PA-LF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并分析其反应原性。【结果】从炭疽芽孢杆菌弱毒C40-202株成功扩增出PA、LF1和PA-LF1融合基因;成功构建了炭疽芽孢杆菌PA-LF1融合基因表达质粒pET32a-PA-LF1,融合蛋白三级结构预测可折叠为正确的空间构象;构建的重组质粒经诱导表达、纯化和SDS-PAGE,获得分子质量为96 ku的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经Ⅱ号炭疽芽孢苗免疫后的绵羊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PA-LF1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为炭疽诊断和疫苗免疫效果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作为一种炭疽亚单位疫苗的候选组分。  相似文献   
35.
为了了解肠球菌产生溶血素的最佳条件,通过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时间、酸碱度、温度、20mL/L浓度接种剂量.血清浓度和红细胞浓度等条件下,观察羊源肠球菌溶血素产生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液以2%接种THB,在pH8.5,40℃静置培养12h~24h,溶血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36.
为扩增鹅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预测OmpH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通过PCR扩增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该基因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ORF)的寻找、编码氨基酸的推导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初步预测等,探讨了鹅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在免疫保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鹅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全长1537bp,ORF包含1056bp编码351个氨基酸;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有少量的α-螺旋和延伸带;推测OmpH蛋白有1个细胞黏附位点、3个糖基化位点。该研究为分析鹅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理化特性、制备单克隆抗体和设计表位疫苗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正>近两年,石河子地区某牛场连续出现1月龄犊牛发病死亡,最近一批犊牛发病率为56%,致死率为50%。其临床症状:病初精神沉郁,腹泻下痢。病理变化:小肠粘膜大量出血,其它脏器无明显变化。通过对病死牛采集的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感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8.
<正>2008年11月,农八师某团场一牛场从各个散养养殖户手中收购的170余头2~12月龄黑白花奶牛中的大多数2月龄犊牛发病,发病率50%,致死率20%。发病初期,有个别瘦弱的牛出现轻度咳嗽,尤其在清晨或运动时咳嗽的次数和频率增多,病牛体温变化不大,有些牛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有时流出浆液或脓性鼻液;发病后期,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消瘦。有些牛出现腹泻症状,个别牛出现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CREBPICK在扩展莫尼茨绦虫不同体节的mRNA转录水平, 以beta Tubulin基因作为内参基因,采用SYBR Green real time RT 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即头节、幼节、成节、孕节中的表达差异。标准曲线分析显示,CREBPICK基因和beta Tubulin基因标准质粒实时定量扩增Ct值与标准质粒的质量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 0.99;熔解曲线分析表明,产物为特异的单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结果还显示,CREB以及PICK基因在虫体各发育阶段中的表达丰度存在差异。CREB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头颈节、幼节、成节和孕节的表达水平依次呈上升趋势,而PICK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节以及孕节的表达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0.
犊牛肺炎的发病率高居不下,与平时的饲养管理方式关系密切.其病原复杂多样,更是增加了预防和治疗困难.了解犊牛肺炎的病原及地方流行性,改善提高饲养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犊牛传染性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