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18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干热地区金花梨生产主要问题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干热地区金花梨生产的主要问题是:雨水分布不均,需水期干旱;多种病虫害发生期早,延续期长;整形修剪方法不当,生长调节剂应用不规范。提出了无公害栽培的主要技术是重视土、肥、水管理,加强有机营养;保花保果、追肥、病虫防治综合进行,严禁使用无公害生产不允许使用药剂,允许交替使用药剂,减少用药次数,合理整形修剪和套袋。  相似文献   
52.
几种农药对梨木虱若虫和卵防治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8种农药设 8个处理对防治梨木虱若虫和卵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药后 3d ,虱螨净 2 0 0 0×、特杀 15 0 0×、蚍虫啉 15 0 0× +氧化乐果 80 0× ,莫比朗 15 0 0×以及巨力杀 10 0 0×对若虫的防效均达 10 0 %。其中以虱螨净 2 0 0 0×和特杀 15 0 0×的残效最佳 ,用药后 14d对若虫的防效仍达 10 0 %。除果蔬利 35 0 0×外其它参试药物的各个处理 ,对梨木虱的卵防效均好 ,药后 14d防效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53.
1986—1989年在四川盐源果场对不同粗度的金冠、红星、富士苹果苗木定植后的生长结果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定植时的苗木粗度与定植后的树体生长量及单株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培育1.5cm以上茎粗的苹果苗木有利于加速生长,早成形,早开花结果,提高早期产量。  相似文献   
54.
金花梨叶片营养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金花梨叶片营养元素状况进行诊断分析。[方法]以高产园和低产园的金花梨叶片为试材,对其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高产园无明显缺肥现象,低产园潜在缺乏P、K、Zn、Fe和B。叶片各营养元素之间存在拮抗或增效作用,其中N对K、Mg和Zn有增效作用,对P、Ca和Fe有拮抗作用;Ca和Mg对多数元素有拮抗作用;B与P之间存在增效关系。K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子之一。各营养元素间的比例失衡是造成低产的主要原因。金花梨叶片内各营养元素最适含量为:N 2.82%、P 0.10%、K 0.56%、Ca3.92%、Mg 0.31%、Zn 50.77 mg/kg、Fe 98.88 mg/kg和B 35.08 mg/kg。[结论]高产园对营养元素的需肥顺序为:K>Mg>N>Fe>Ca>B>P>Zn,低产园的需肥顺序为:B>P>K>Zn>N>Fe>Mg>Ca。  相似文献   
55.
以‘金冠’苹果及其优系(SGP-1)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期间可溶性糖及组分含量和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它们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明确糖分积累的关键时期和关键酶,探讨两材料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糖代谢的生理差异。结果表明:(1)两材料果实中可溶性糖呈上升趋势,在果实发育前期,‘SGP-1’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高于‘金冠’,到后期则显著低于‘金冠’。(2)两材料果糖、蔗糖、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变化趋势一致,除山梨醇外,总体呈上升趋势。前期‘SGP-1’山梨醇含量显著高于‘金冠’;后期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金冠’,蔗糖和山梨醇则显著低于‘金冠’,且两材料成熟果实均以果糖占比最高。(3)‘金冠’与‘SGP-1’果实的糖代谢酶活性在前期变化趋势不同,后期基本一致;‘SGP-1’总体表现为前期显著高于‘金冠’,后期除SOX高于‘金冠’,其余酶活性持平或显著低于‘金冠’。(4)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发育前期‘SGP-1’果实各糖组分含量主要受SDH、SS-S调控,而‘金冠’则主要受SDH、NI调控;后期‘SGP-1’果实各糖组分含量主要受SPS、NI调控,而‘金冠’则主要受SPS、SS-C和AI调控。研究发现,‘SGP-1’ 果实糖积累的关键期为发育前期,而‘金冠’则在发育后期快速积累,且对两材料糖积累起主要调控作用的酶活性和种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6.
为研究叶面喷施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葡萄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夏黑葡萄幼苗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0、1.5、2.0 mg·L-1)的EBR,测定EBR对葡萄幼苗生物量、光合特性、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EBR提高了葡萄幼苗的生物量、根冠比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了叶绿素a/b;除了叶温下蒸气压亏缺值有所降低,幼苗叶片的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升高;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升高,且均在EBR浓度为1.0 mg·L-1和1.5 mg·L-1时升高幅度较大;喷施1.0 mg·L-1和1.5 mg·L-1EBR时,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降低;喷施1.5 mg·L-1EBR时,幼苗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喷施0.5 mg·L-1和1.0 mg·L-1 EBR时,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总体上,叶面喷施1.0 mg·L-1 EBR能够促进夏黑葡萄幼苗的生长,并且能够提高幼苗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镉胁迫条件下,两种生态型(矿山和农田)富集植物与樱桃幼苗混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镉污染区樱桃科学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将甜心樱桃和那翁樱桃幼苗分别与两种生态型的镉富集植物小飞蓬、龙葵、马唐混种,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脲酶和土壤蔗糖酶活性。[结果]甜心樱桃混种矿山生态型马唐的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土壤脲酶活性均最高,分别较甜心樱桃单种提高了41.07%和57.53%。那翁樱桃混种农田生态型小飞蓬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混种矿山生态型马唐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樱桃幼苗混种两种生态型富集植物后,只有甜心樱桃混种农田生态型小飞蓬、那翁樱桃混种矿山生态型马唐、那翁樱桃混种农田生态型马唐提高了土壤蔗糖酶活性。[结论]镉胁迫条件下,与樱桃混种以提高土壤酶活性的首选材料是矿山生态型马唐,其次为农田生态型小飞蓬。  相似文献   
58.
<正>南方湿热地区露地栽培油桃存在裂果、着色差等问题,为克服这些问题,目前所采取的主姿措施是果实套袋和引进不同成熟期的品种以避开当地的不良天气。套袋虽能部分解决果实裂果问题,但在南方周年湿热气候地区套袋后的果实,果肉硬度降低,着色更差;引进不同成熟期的品种避开当地不良天气,目前只集中在早熟或特早熟品种上,由于在南方湿热地区栽培成熟期还会提早,引进的品种果实生长期更短,造成品质变差,难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9.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对巴山脆李及达州地区优良脆李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为巴山脆李品种的鉴定和其他李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从18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2对多态性高、扩增谱带清晰的SRAP引物,对22份李资源进行扩增,共获得10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64条,多态性比率为60.34%。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多态性谱带5.42条。利用UPGMA法构建树状聚类图,在相似性系数0.68处可将22份样品分成3组。聚类结果与按果形分类结果一致,与其地理位置和熟期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0.
从脐橙果实留树保鲜贮藏的前提条件、果树选择、肥水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温度和采收等方面,总结了脐橙留树保鲜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