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7篇
农学   10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国内种子产业发展迅速并在提高农作物生产力上产生重要影响,但种子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本文分析认为,政府研究单位主导商业化育种、种子企业准入门槛过低、现行品种审定制度、监管体系缺失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是种子产业目前存在问题的根源。要做大做强种子企业,种子产业必须开展系统性的改革;对此本文提出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目标设想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解,阐述了玉米产量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以及循环育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两向分群育种策略,即在育种实践中,把父、母本分开培育,强调父、母本应具有尽可能多的优点,避免拥有共同的缺点,并以夏玉米区为例,提出了具体的父、母本培育目标,供玉米育种者参考。  相似文献   
23.
育种逻辑     
<正>1找个理由枪毙它!逆境筛选就是找个理由(或方法)暴露和淘汰成千上万的不良基因型,从而发现少数优良家系。在任何条件下,基于经验和目测选择从大群体中发现优良基因型总是很困难,原因是试验误差掩盖了真实的遗传变异,或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干扰了对性状的识别与选择。在适度逆境下,发现和淘汰不良基因型却比较容易,其原理是在相对可控的环境  相似文献   
24.
<正>在一次关于种子产业发展战略的研讨会上,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赵青春同志有一段很深刻的讲话,根据本人记录概括如下: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很快。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初,属于计划经济时代,而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期属于双轨制阶段,目前则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25.
遗传改良对中国华北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产量的贡献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为提高中国玉米育种技术水平而探索突破方向和寻找理论依据,对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年代的回归进行研究。【方法】试验于2005-2006年在新疆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和北京顺义屯玉公司北京研究院进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3个密度为主区,华北地区近40年有代表性的23个单杂交种为副区。【结果】新疆点1980s-2000s中密度下的产量年代响应>高密度,北京点1980s-2000s中密度下的产量年代响应与高密度下的差异不显著,表明1980s年代以后中国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在每公顷60 000株的密度水平上没有实现更高的产量年代响应;1980s-2000s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千粒重、穗行数的正向改良,而秃尖度、出籽率的消极改良同时又限制了1980s-2000s年代玉米产量的提高;此外,空秆率、茎倒折率、根倒伏率、秃尖度等性状在1980s-2000s间没有得到显著改良。【结论】1980s-2000s期间中国玉米杂交种在高密度条件下玉米产量的年代响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今后的玉米育种应强化和完善高密度育种技术路线,使未来中国玉米单交种向依靠群体增产的早熟、耐密、出籽率高、秃顶度小的育种目标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6.
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SCAR分子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玉米矮花叶病(由甘蔗花叶病毒引起)是中国和欧洲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明显提高抗病育种效率。【方法】本文采用改进的BSA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玉米抗感自交系DNA池,结合AFLP技术筛选多态性标记,转化后获得实用性强的SCAR标记,并借助100份自交系抗性鉴定结果对SCAR标记进行相关验证。【结果】获得了2个多态性稳定的AFLP标记P66M38-220和P55M51-240,其中将P66M38-220转化为SCAR112标记,此标记与甘蔗花叶病毒抗性高度相关。【结论】改良BSA法是一种发掘性状基因紧密连锁标记的有效方法;开发的SCAR112 标记可以用于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27.
一种快速高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表达载体是将目的基因转化宿主细胞的媒介,载体构建是通过遗传转化方法开展基因功能鉴定与应用等研究的重要环节。以构建玉米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S1)表达载体pCUbi1390-Ubi-GS1-35S-EPSPS为例,研究简单、通用、高效的构建载体的方法。该方法目的片段和载体不需要酶切产生互补的黏性末端,只需通过在目的基因PCR上下游引物的5’端设计与线性载体两端有15个碱基的同源序列,根据序列的同源性,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中,通过PCR程序实现DNA重组。结果表明,正确构建了设计的转化载体,该方法大大简化了载体构建的过程,也适用于任何一个基于单酶切位点把外源DNA重组插入目标序列。  相似文献   
28.
opaque-2玉米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赖氨酸含量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赖氨酸玉米种质资源狭窄,opaque-2(o2)突变基因能大幅提高玉米赖氨酸含量,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o2玉米近等基因系并检测其赖氨酸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地将不同供体的o2突变基因导入受体系和如何快速地检测导入系的赖氨酸含量。本研究利用O2基因内紧密连锁的SSR共显性标记引物phi057检测玉米供体和受体自交系的多态性,利用其特异性和共显性构建o2近等基因系;参考已有研究,改进染料结合(DBL)法,测定18组构建成功的o2近等基因系的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不仅在不同供体(CA339和山东2548)之间存在多态性,而且在不同受体系间也存在多态性,利用phi057能够成功地将不同供体的o2突变基因导入受体系,构建o2近等基因系;改进的DBL法分析表明,不同受体系赖氨酸含量变化较大,不同背景的受体系导入o2突变基因后赖氨酸含量增加的幅度差异也较大;普通玉米自交系间赖氨酸含量为0.223%~0.368%,构建成功的不同o2近等基因系间,赖氨酸含量为0.373%~0.527%,与受体亲本相比,赖氨酸增加幅度最低为13%,最高为74%。分析表明,phi057能准确筛选导入o2突变基因的受体系,结合改进的DBL法能快速地选择赖氨酸含量高的玉米。  相似文献   
29.
<正>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阅读这些信息,强烈地感受到社会各界对种业新政的期盼,同时也听到各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30.
利用4种无公害农药对珍珠梅纽扁叶蜂3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效果达95.0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