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2 毫秒
21.
研究了NO信号分子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氮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0 mmol/LNaCl溶液处理后,玉米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迅速下降,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迅速上升,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变化趋势趋于缓和。在同样的盐胁迫条件下,NO供体硝普钠(SNP)诱导处理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显著促进了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升高。表明外源NO供体可以调节玉米叶片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增强玉米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22.
正郑艳无核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资源课题组2003年以京秀为母本,布郎无核为父本,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早熟、品质优良、抗病力强。2014年3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林木良种审定(良种编号:豫S-SV-W-011-2013)。2015年3月引种到洛阳龙门东山葡萄园,经过4年的试种,表现较好,现将试种表现介绍如下,供参  相似文献   
23.
一种新的非酶法分离荠幼胚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所用荠的花和幼嫩果实,于2009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采自河南省洛阳市。采集后,在花序中、上部选取花已开败的幼嫩果实进行解剖,或将其浸泡于60%的乙醇溶液中备用。解剖前取出,再将其浸泡于蒸馏水(或自来水)中除去乙醇,以减缓花、果在解剖过程中的干缩进程。  相似文献   
24.
梨黑星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梨黑星病病原菌及生理分化、发病条件、抗性遗传和防治等方面主要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梨黑星病研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5.
利用RT-PCR检测葡萄扇叶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一年生品丽珠葡萄品种为试材,改进葡萄叶片总RNA的提取方法,获得了纯度较高、完整性较好的总RNA,在此基础上进行反转录和PCR扩增,检测到了葡萄扇叶病毒(GFLV), 建立了GFLV的RT-PCR检测程序,并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6.
间作对伴矿景天与红背桂花生长及镉锌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根系分隔方式间作对植物生长和Cd、Zn吸收的影响,以伴矿景天与红背桂花为供试植物,开展盆栽及田间试验。盆栽试验设置5个处理:伴矿景天与红背桂花塑料板分隔间作(地上部作用,COP);伴矿景天与红背桂花300目尼龙网分隔间作(土壤溶液作用,COM);伴矿景天与红背桂花无分隔间作(完全作用,CO);红背桂花单作(EcM);伴矿景天单作(SpM)。田间试验仅作无分隔间作处理。结果表明,COP条件下伴矿景天生物量略高于SpM处理,较COM及CO条件下高达100%、149%,差异显著。COP条件下每株伴矿景天的Cd、Zn吸收量分别较SpM显著高28.3%和14.0%。随着根系相互抑制作用的逐渐增强,COM和CO条件下伴矿景天每株Cd、Zn吸收量均显著低于COP及SpM处理。红背桂花的生长及Cd、Zn吸收性趋势与伴矿景天相似。田间条件下,因植物间距较大等因素,间作对二者生长及Cd、Zn吸收性均无显著影响。盆栽条件下,近距离间作时伴矿景天与红背桂花的根系相互作用将显著影响其生长和Cd、Zn吸收,田间条件下保持适宜的植物间距则不会出现抑制作用,二者在田间间作实现Cd/Zn污染土壤的边生产边修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
红地球葡萄(Red Globe)属欧亚种,美国加州大学1982年发表,目前国内栽培面积5万公顷左右,仅次于巨峰,是我国主栽葡萄品种之一.1999年我们在部分红地球葡萄园发现一种果穗或果穗分枝枯死而果粒没有明显症状的病害,随后在全国主要红地球葡萄产区均发现该病害,目前对该病害的判定还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28.
为阐明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在葡萄种质耐盐机理中的作用,以耐盐葡萄砧木抗砧5号(Vitis berlandieri-V.ri-paria×V.amurensis-V.vinifera)和盐敏感砧木Macadams(V.riparia)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在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下,叶片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有机渗透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引起葡萄叶片膜透性增加,盐敏感品种Macadams的膜透性高于耐盐砧木抗砧5号;MDA含量随盐胁迫加重而升高,但抗砧5号低于Macadams;盐胁迫下葡萄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由此说明脯氨酸、可溶性糖是葡萄在盐胁迫初期的重要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而可溶性蛋白在葡萄中的渗透调节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9.
贵州月亮山5个优势树种叶片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作用中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对于揭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和土壤的养分供给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贵州省月亮山优势树种麻栎、枫香、木荷、马尾松、杉木为研究对象,对上层、中层及下层叶片以及群落土壤进行取样,测定C,N,P含量并分析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月亮山优势树种叶片C,N,P平均含量分别为(530.06±34.12)mg/g,(14.80±2.35)mg/g,(0.98±0.14)mg/g,叶片C∶N,C∶P,N∶P平均含量分别为(37.95±2.74),(572.9±34.5),(15.93±2.11)。0—30cm土壤C,N,P平均含量分别为(33.53±3.22)mg/g,(10.92±1.52)mg/g,(0.44±0.08)mg/g。(2)贵州月亮山5个优势树种上层、中层及下层叶片的碳、氮、磷及化学计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叶位对叶片C,N,P含量未产生影响。(3)贵州月亮山落叶树种C,C∶N,C∶P显著小于常绿树种,N,P含量则显著大于常绿树种。(4)贵州月亮山非喀斯特森林群落0—20cm土层C含量远低于同一纬度带的喀斯特森林,N含量远高于同一纬度带的喀斯特森林,而叶片C,N含量则相反。(5)本研究土壤C,N,P之间均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片C与土壤P表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其余均无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同纬度带喀斯特森林与非喀斯特森林对比研究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30.
中国牡丹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是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开展对牡丹染色体的研究,不仅可以从细胞水平上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而且可以研究不同物种遗传的变异。因此,综述了中国牡丹的染色体研究现状及进展,着重介绍了中国牡丹野生种及栽培种的染色体数目、核型、Giemsa C带、银染带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牡丹种及品种的核型相当稳定,很难作为鉴别种类的依据。但核型分析结果可为确定野生种分类地位、演化关系及为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细胞学依据。染色体C带及银染带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作为鉴别牡丹种及品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