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13篇
  25篇
综合类   255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正>2009年3月,对西昌市7个乡镇的10户规模养猪场、10户散养农户的养猪效益情况进行调查,养猪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仔猪、毛猪价格出现下跌至今,成品全价  相似文献   
72.
 乙烯(ET)信号在植物抵抗各种逆境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乙烯信号在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中的作用仍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感纹枯病水稻品种Lemont和抗纹枯病水稻品种YSBR1为材料,分析了纹枯病菌接种后乙烯合成关键基因及信号传导途径中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纹枯病菌侵染可显著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激活乙烯信号。进一步采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和信号激活剂处理水稻并进行接种鉴定,结果显示,两种化学剂分别可抑制或激活乙烯信号;无论是Lemont还是YSBR1,激活其乙烯信号均可显著增强抗病性,而抑制该信号均显著降低抗病性。对3个乙烯受体突变体(ethylene response2, etr2; ethylene response3, etr3; ethylene response sensor2, ers2)进行温室接种鉴定,发现突变体的病斑长度均极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以上研究表明乙烯信号在水稻对纹枯病菌的防卫反应或基础抗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果将为进一步解析“水稻-纹枯病菌”间的互作机制、制定合适的病害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动物遗传学》是畜牧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随着高新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与畜牧业跨界融合实现畜牧业生产全过程的智慧化已是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许多出版单位提供了智慧畜牧业的有关教材,但为数不多,也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实际要求。笔者根据智慧农业时代畜牧行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当前智慧畜牧业背景下教材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编写适应智慧畜牧业的《动物遗传学》教材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4.
生物炭是植物和动物的生物质通过热解或炭化而成的稳定碳产物.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作物收获后会产生大量的秸秆.秸秆生物炭作为一种废物衍生土壤改良剂,其具有改善土壤肥力的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秸秆生物炭的概念、特性、秸秆生物炭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为后续生物炭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从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来源、重金属污染对食用菌自身以及对人体可能的危害以及减少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与措施等方面,介绍了食用菌重金属污染及防治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不同食用菌种类在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筛选和培育食用菌重金属积累低的品种是在轻、中度重金属污染地区持续生产安全食用菌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6.
为了筛选适合河西地区种植的甜高粱品种,从国内外引进48份甜高粱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 48个甜高粱品种(系)鲜草产量为5113.7~9037.9 kg/666.7m2,12号鲜草产量最高,各品种(系)间鲜草产量差异显著;早牧的糖锤度最高,达19.5%;不同品种(系)的适应性表现差别较大。综合试验结果表明:甜高粱品种(系)12号、7号、2号和44号在河西地区鲜草产量高、茎秆糖锤度高、农艺性状表现良好,是河西地区种植饲用甜高粱的首选材料,可以在河西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7.
甘薯薯块富含淀粉、酚类等物质,不利于DNA提取。为了研究甘薯薯块DNA提取的最佳方法,采用经典CTAB法、改良CTAB法一、改良CTAB法二和SDS提取法,对甘薯薯块总DNA提取效果进行比较,以试剂盒法提取结果作对照。结果表明:采用经典CTAB提取法和SDS提取法获得的薯块DNA含有较多杂质,且降解严重,样品质量低;CTAB改良法一能降低DNA样品中多糖等物质的含量,但DNA存在一定程度降解,且耗时较长;CTAB改良法二提取效果最佳,杂质含量低且DNA降解少,与试剂盒提取效果最接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甘薯薯块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究蛋白质代谢在鸡雄性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完善鸡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体外向雄性生殖细胞诱导分化体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分选的方法获取高纯度的ESC、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和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 stem cell,SSCs),分别提取细胞的总RNA,采用RNA-Seq方法对3种细胞的转录本进行深度测序,然后进行WEGO(web 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鸡雄性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参与蛋白质代谢的关键通路及其关键基因,RT-q 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部分关键差异基因的表达变化,并与RNA-Seq(RNA sequencing)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别从体内和体外水平对关键基因NOS2进行抑制,观察各分组不同天数的细胞形态变化及检测NOS2和C-kit、Cvh、Stra8、Dazl、integrinα6和integrinβ1等生殖标记基因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在雄性生殖细胞分化的整个阶段,有697个差异基因参与生物代谢,显著富集于精氨酸-脯氨酸代谢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以及色氨酸代谢通路,在这3条通路上筛选出NOS2、FAH和IDO等关键性基因,这些基因的在ESCs向SSCs分化过程中表达变化趋势与其在RNA-Seq中的结果一致。体内抑制NOS2基因后,NOS2及C-kit、Cvh、Stra8、Dazl、integrinα6和integrinβ1等生殖标记基因在空白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而在抑制剂组中,NOS2及C-kit、Cvh、Stra8、Dazl、integrinα6和integrinβ1等生殖标记基因的m RNA表达量均出现了降低;而体外抑制NOS2基因后,对照组中的ESCs在2、4、6、8和10d内细胞不断增殖,但是未出现类胚体;RA诱导组中,2d出现小的类胚体,4d类胚体增大,且数量增多,6d类胚体边缘开始出现破裂,8d类胚体解体,10d出现类精原样细胞;抑制剂组中,ESCs在2、4、6、8和10d内无类胚体出现,且相较于对照组细胞增殖缓慢;RA+抑制剂组中,2和4d内无类胚体出现,细胞增殖缓慢,6d出现小的类胚体,8d类胚体数量少量增多,且体积稍显增大,10d类胚体开始裂解。并且经过抑制剂的抑制后,NOS2及C-kit、Cvh、Stra8、Dazl、integrinα6和integrinβ1等生殖标记基因的表达量在RA诱导组、抑制剂组和RA+抑制剂组中相对于对照组均呈显著性或极显著性的下调趋势。【结论】基于RNA-Seq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ESCs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精氨酸-脯氨酸代谢通路及关键基因NOS2的基础上,通过对NOS2基因在鸡体内和体外的抑制,发现NOS2在被抑制后,ESCs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的过程受到抑制。说明了精氨酸-脯氨酸代谢通路及关键基因NOS2对ESCs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本课题组现有种质资源中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13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共分离分子标记SCAR1400和SCAR564,对收集于全国多个育种单位的354份小麦种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354份种质中,携带Pm21的有21份,分别为‘石H083-366’、‘BH50890-1-1’、‘06Y06’、‘南农02Y393’、‘09P80’、‘09P131’、‘09P283’、‘黔麦18号’、‘黔早麦15-3’、‘黔979-1’、‘黔9963-3’、‘黔9961-2’、‘YN06’、‘绵杂麦168’、‘MR168’、‘09品A6’、‘09品E6’、‘内麦836’、‘内麦9号’、‘绵阳39’和‘绵麦367’,检出率为5.9%,其中,8份来源于四川,来源于江苏和贵州的各有5份,河北、陕西和云南的材料中各有1份;仅有1份种质‘中大01’携带Pm13,来源于河南,检出率为0.28%。本研究结果可为抗白粉病基因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
对暴雨洪涝较为严重的沁河流域进行暴雨洪涝风险评估需要致灾临界雨量。运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HBV,选取以润城水文站为控制站的沁河流域1977—1988年逐日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在率定和验证水文模型HBV的基础上,结合水位—流量关系,对沁河流域洪涝致灾临界雨量进行确定,并且运用1982年洪涝灾情的实测水文数据和降水量数据,验证致灾临界降水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沁河流域的三级致灾临界降水量是合理的,可作为判断该流域在不同前期水位条件下是否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