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杠柳(Perip selocapium Bge)是中国北方常见的蔓生灌木,是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乡土树种。其茎、根皮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杠柳发达的根系和较强的抗逆性等生物学特性,使它具有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等多种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陕南小麦氮肥追施最佳时间和最佳用量,为陕南地区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汉麦6号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冬灌期、拔节期进行1次或2次追施氮肥,通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经济系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施用时间和不同纯氮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同等纯氮施用量下,1次追肥,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最好,其中,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751.90 kg/hm2,其次为追施纯氮103.50 kg/hm2时,产量为8 623.20 kg/hm2;当纯氮施用量高于69.00 kg/hm2时,拔节期1次追肥效果优于冬灌拔节2次追肥。追施纯氮34.50 kg/hm2时,2次追施的小麦产量高于拔节期1次追施。[结论]拔节期1次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3.
对陕西稻区新发现的水稻赤霉病危害症状进行了描述,对以往偶发而2010年发生较严重的稻管蓟马的形态习性及危害症状作了叙述,并对其防治方法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74.
水稻纹枯病是我国稻区一种为害普遍又长期使用杀菌剂防治的病害,近年来,该病害为害日益严重^[1],各水稻种植区防治适期及次数差异较大[2],汉中稻区地处南北交界带,气候独特,水稻纹病的消长规律具有本地的特点,为此,笔者据本地的发病情况,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适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5.
应用TWINSPAN和DCA对东山试验林场油松人工林的40个样地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TWINSPAN将40个样地划分成10个群丛。10个群丛组从左到右的顺序揭示了油松人工林的演替进程及林下草本层的变化规律。DCA样方排序的第1轴反映了油松人工林生境中坡向的变化;第2轴反映了油松人工林的土壤和水分梯度变化。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都是间接梯度分析,这两种方法结合很好地揭示了人工林演替进程中林内生境异质性及下层植被盖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6.
水稻纹枯病产量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验证了羽柴辉良方程式“即1000m2水稻纹枯病造成的稻谷理论减产量L=(41.31X-826.2)×(A/1000)kg,式中A为病丛率,x为病斑高率[(最上位病斑高度cm/株高cm)×100],与实际减产量吻合,拟合准确率95%以上,确定水稻纹枯病防治指标为病丛率A10%以上,病斑高率X应低于60.03.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于田间以种植感病品种病粒为感染行,并以田间采集的菌孢子进行接种的方法,对1984年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和1988年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与5个回交组合的F_1、F_2、F_3和B_1代抗感病性进行研究。调查分析表明:大豆霜霉病是由单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F_1代抗病性为完全显性,F_2代抗病单株与感病单株按3:1分离F_3代出现抗病系和抗病分离系,两类系的比例为1:2。F_1代与感病亲本回交,回交一代抗病与感病单株分离比例为1:1。F_1代与抗病亲本回交,回交一代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78.
几种药剂对银杏大蚕蛾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氧化乐果等9种药剂对银杏大蚕蛾1、2龄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效.不同药剂对银杏大蚕蛾幼虫的LD50不同,以氧化乐果的毒力最弱,其对1龄幼虫的LD50为7.93×10-4,对2龄幼虫的LD50为1.926×10-3;以贝塔-氟氯氰菊酯的毒力最强,其对1龄幼虫的LD50为5.398×10-8,相对毒力为14690.63,对2龄幼虫的LD50为9.073×10-8,相对毒力为21234.84.同一种药剂随着虫龄的增大其毒力有所降低,不同药剂毒力降低的倍数不同,降低倍数在1.33~14.75之间,毒力曲线可以作为相对敏感基线.田间防治银杏大蚕蛾1~3龄幼虫第1天的药效为50%~90%,第3天在60%~100%之间,第7天在80%~100%之间,其中有机磷类农药的药效较好,为65%~90%;菊酯类农药的药效最好,为80%~100%.  相似文献   
79.
50%垦原多霉威防治柑桔炭疽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室内和田间药效测试,50%垦原多霉威WP500倍液防治柑桔炭疽病效果显著。室内测定抑制孢子萌发率达100%,田间测试防效55.28%~62.1%,比当前使用的70%甲基托布津WP1 000倍的防效略高,可作为一种补充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0.
2010年汉中市水稻烂秧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汉中市主要水稻产区育秧中出现的烂秧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气候、病害、栽培管理等因素对育秧的影响,并对出现的烂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