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野蚕后代的蚕茧性状。[方法]在驯化饲养野蚕及野蚕后代的选育中,对其所结蚕茧的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蚕茧尖头性状在野蚕后代中表现明显,其尖头部位与蚕蛹尾部明显一致,雌蚕略有不同,表明蚕茧尖头性状存在遗传。[结论]该研究为野蚕后代的蚕茧性状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对蚕品种选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刍议蚕业合作社的功能与业务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业合作社是蚕业科技成果转化与集成示范的基地,是蚕业技术服务于推广的平台,是维护和稳定蚕农利益的屏障,是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的桥梁,是承担国家支农项目和财政补贴的载体,是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温室。其业务范围应该包括蚕业技术服务、物资服务、资金服务,也包括蚕茧的收购与初加工、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决纸板方格蔟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和粘接剂有一定异味,特别是使用新纸板方格蔟时,熟蚕登蔟慢,入孔率低的问题,经过几十次的试验,成功研制出了方格蔟登蔟剂"登蔟欢".实验结果表明, "登蔟欢"是无毒天然植物提取物复配而成,气味小,对人畜无不良影响,为绿色环保产品,并且效果比现行登蔟剂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在蚕体蚕座上使用"登蔟欢"后10 min内要摆放纸板方格蔟,超过10 min将影响效果."登蔟欢"不影响青蚕正常食桑,无青蚕登蔟现象.也可用于其它蔟具快速登蔟.  相似文献   
44.
家蚕经人工诱变或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会发生基因突变,表现出各种多样的特殊性状,这些受突变基因控制的特殊性状,其中有的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家蚕新品种923·925×928·9214是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十·五”期间结合四川省春季气候、叶质等条件培育的1对春用多丝量蚕品种,2005年1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进一步测评其生产适应性和生产性能,于2005年春季在农村进行大面积试养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923·925×928·9214正反交200张由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生产;以四川省农村基点鉴定所用对照种菁松×皓月正反交30张为对照。1.2试验方法在四川省蓬安县龙蚕镇7村、10村、14村(四川省农村基点鉴定点)进行。其中7村饲养试验种19户,对照种3户;10村饲养试…  相似文献   
46.
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最重的一类传染性疾病,据四川蚕病普查资料显示,每年家蚕因蚕病减产20%左右,其中家蚕病毒病的危害占蚕病损失中的70%~80%,养蚕成败的关键是蚕品种的优劣和蚕病的防除,蚕病的发生直接影响到茧丝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7.
对引进育成的高品质茧丝蚕品种"蜀绣×渝春"进行春季农村大面积和小区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新蚕品种发育、眠起整齐,抗病性能与对照种"871×872"相仿;茧型匀整,蛹体较小,茧层厚,50g茧鲜壳量12.13g,干毛茧出丝率43.38%,比对照种分别提高6.12%、4.56个百分点,解舒光折222.82Kg,比对照种低4.81%;茧丝长1400m以上,纤度细,茧丝纤度2.245D,比对照种细20.16%,是1对能生产优质原料茧、缫丝效益高的高品质茧丝蚕品种,适宜在茧丝绸一体化经营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48.
采用杂交选育和定向选择的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质、高效、好养的春秋兼用家蚕新品种川蚕23号。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养表明,新品种具有体质强健、耐高温多湿、龄期经过短、饲料效率高、茧丝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特点,已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品种春季在农村试养鉴定的100 kg桑收茧量9.11 kg,比对照品种871×872提高8.58%;在实验室鉴定的成绩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当,虫蛹率96.20%,解舒率79.86%,鲜茧出丝率17.72%,洁净97.91分。新品种秋季在农村试养鉴定的100 kg桑收茧量7.54 kg,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提高3.98%;在实验室鉴定的虫蛹率93.05%,万蚕产茧量18.77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提高1.74个百分点、2.46%,一粒茧丝长1 150 m,解舒丝长932 m,解舒率81.04%,洁净94.82分,鲜茧出丝率16.90%,分别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提高41 m、83 m、4.50个百分点、3.06分、0.38个百分点。新品种在饲养条件和气候环境较差的蚕区饲养,能显示出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野蚕后代的蚕茧性状。[方法]在驯化饲养野蚕及野蚕后代的选育中,对其所结蚕茧的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蚕茧尖头性状在野蚕后代中表现明显,其尖头部位与蚕蛹尾部明显一致,雌蚕略有不同,表明蚕茧尖头性状存在遗传。[结论]该研究为野蚕后代的蚕茧性状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对蚕品种选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优质、高产春用家蚕新品种川蚕18号(923·925×928·9214)经蚕种场、农村产业化示范推广表明:该品种双交原种饲养容易,繁殖系数高;杂交种体质强健好养,茧彤大且匀整,产量高,其单张产茧量比菁松×皓月增产8.1kg,比871×872增产5.2kg,茧丝质优良,对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发挥出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