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7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小青菜对土壤中毒死蜱吸收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青菜为供试蔬菜,通过在土壤中添加毒死蜱,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毒死蜱对小青菜生长的影响、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以及在小青菜中的吸收和转移规律,为蔬菜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和蔬菜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含有高浓度(>50.0 mg kg-1)毒死蜱土壤对小青菜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毒死蜱在不同处理土壤中的半衰期从23.03 d至77.43 d不等;残留于土壤中的毒死蜱能够被种植的小青菜根系吸收并转移至茎叶部分,随着土壤中处理浓度的增加,毒死蜱在小青菜根、茎和叶中的残留量也随之增加,且毒死蜱在小青菜根中的残留量最大,在叶中的残留量最小;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与小青菜根、茎和叶中毒死蜱的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C根=0.025 1C土壤-0.235 8,C茎=0.012 3C土壤-0.051 7,C叶=0.000 7C土壤+0.011 5。为了实现蔬菜中农药残留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保证无公害蔬菜的安全生产与供应,首先要对生产基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2.
食物中有毒有害小分子的检测方法一直是食品安全的研究热点。仪器法检测成本高、耗时长。为了促进开发新型的快速检测技术,该文介绍了单链抗体、核酸适体和抗运载蛋白为代表的3种生物特征识别材料,比较了各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及实用性,并在其应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推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为了建立检测Cry1B毒素蛋白质的双抗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方法,利用稀土元素Eu3+作为示踪剂,以可溶性表达的抗Cry1B毒素蛋白质单链抗体(scFv)作为捕获抗体,以免疫兔血清获得的抗Cry1B毒素蛋白质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检测Cry1B抗原的TRFIA技术,并对其进行方法学的综合评价。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佳单链抗体(Capture antibody)、多克隆抗体(Detection antibody)、Eu3+标记的二抗(Tracer antibody)浓度分别是2.500μg/ml、2.000μg/ml、1.000μg/ml。标准检测曲线灵敏度为0.170 ng/ml,线性测量范围为1.000~800.000 ng/ml。抗原类似物间无交叉反应。Cry1B毒蛋白质在大米中添加回收的批内变异系数为3.8%~6.6%、平均回收率为80.5%~84.8%,批间变异系数为2.2%~8.5%、平均回收率为84.1%~88.4%。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双抗夹心Cry1B-TRFIA检测范围宽,特异性强,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4.
苯醚甲环唑在水稻和稻田中的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苯醚甲环唑在稻田系统的使用安全性,调查了我国3个不同水稻种植区域(湖南长沙、吉林长春和浙江杭州)苯醚甲环唑在稻田系统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在糙米、稻壳、水稻茎秆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按高剂量(112.5 g/hm2)施药1次后,苯醚甲环唑在不同种植区域水稻植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1~8.9 d,5.3~6.2 d和3.8~4.1 d。各试验点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施药后28 d采样时糙米中苯醚甲环唑的最终残留量均<0.01 mg/kg,水稻茎秆中含量最高,土壤中均未检出苯醚甲环唑(<0.01 mg/kg)。结合生产实际,按该试验设计的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和采收间隔期,糙米、水稻茎秆和稻壳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是安全的,但若是稻渔共作种植方式,则应尽量避免该农药的使用,以免对鱼类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5.
农药残留是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危害因素之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对象。当前已被开发和投入使用的农药种类纷繁复杂,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任务多、责任大,因此建立一套可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用的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努力探索的目标。本文分门别类梳理农产品中主要农药残留及其危害,探讨国内外抗体创制领域最新热点技术,并就农药残留检测用广谱特异性抗体研发和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及展望,旨在为指导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消解去除食用叶菜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青菜为介质,测定经存储、加工及理化处理过程的高效氯氰菊酯农药的残留下降情况。结果表明,各种处理对去除青菜中残留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均有一定作用。随着存储和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青菜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量逐渐减少,存储72h的消解率为28.01%,紫外照射1h的消解率为20.45%。水温的升高或碱性的增强,青菜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消解加快,80℃水溶液处理5min的消解率为96.07%,pH9水溶液处理1h的消解率为40.15%。洗涤剂浸泡,其残留下降亦加快,2%的洗涤剂溶液处理1h的去除率为49.04%。臭氧处理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去除作用效果最明显,处理30min去除率可达50.27%。而进一步再与紫外线、NaHCO3、双氧水联合处理,高效氯氰菊酯残留下降则更显著,表现出明显协同效应。同时建立了多残留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六六六、DDT多个单体,及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和取代苯基类杀菌剂百菌清,其检测限与回收率均达到了农药多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7.
海洋源杀虫细菌100206菌株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海洋源杀虫细菌100206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筛选。结果显示:适宜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黄豆粉2.00 g、淀粉2.90 g、碳酸钙0.20 g、葡萄糖0.50 g、酵母膏0.25 g、海水75.00 m l、蒸馏水25.00 m l、初始pH值7.50。用菌株100206在28℃、180 r/m in条件下培养72 h得到的发酵原液饲喂棉铃虫初孵幼虫,48 h后棉铃虫死亡率可达66.67%。  相似文献   
28.
利用人源化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Bt Cry1B毒蛋白质的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ies,scFv)。将扩增后的噬菌体抗体库与固相化包被的Cry1B毒蛋白质特异性结合,经4轮"吸附-洗脱-扩增"后,富集特异性识别Cry1B毒蛋白质的噬菌体单链抗体。从最后一轮筛选中随机挑取单菌落进行单克隆ELISA鉴定,对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DNA电泳鉴定及测序,成功筛选获得8个阳性噬菌体scFvs,经鉴定均有完整外源基因片段插入。挑取阳性值最高的scFv(1E2)建立了基于单链抗体的Cry1B毒蛋白质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Cry1B毒蛋白质对噬菌体scFv(1E2)的抑制中浓度(IC50)为1.075μg/ml,最低检测限(IC10)为0.013 4μg/ml,线性检测范围在0.5μg/ml至4.0μg/ml之间。  相似文献   
29.
对硫磷半抗原改造及其免疫抗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对硫磷代谢类似物进行了改造 ,以重氮化方法使之分别与牛血清蛋白 (BSA)、卵清蛋白 (OVA)载体蛋白连接 ,并分别作为免疫原与包被原进行抗血清制备及ELISA试验 ,结果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在对硫磷的标准抑制曲线中 ,当pH 7 4时 ,I50 为 5 2ng·mL-1,检测限可低于 0 1ng·mL-1。交叉试验表明 :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对硫磷反应明显 ,与其代谢的初级产物有交叉反应 ,与结构类似物 4硝基苯酚及其他类似物交叉反应不明显 ,与甲基对硫磷的交叉反应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30.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综合叙述了近几十年国内外有关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