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种子在干燥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和种子活力下降,进而降低种用价值。为探讨干燥温度对苜蓿种子活力的影响,选择不同干燥温度对苜蓿种子进行干燥,分别测定了发芽率、发芽势、抗氧化酶、代谢酶及有害物质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为35℃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干燥温度,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干燥温度。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干燥温度。干燥温度为35℃时有利于苜蓿种子的干燥,并且能够明显提高种子活力。研究结果为能较好地说明不同干燥温度对苜蓿种子活力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苜蓿草种子的干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再生木纤维制备成型颗粒燃料物理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弃纤维板所制再生木纤维为原料,采用环模制粒机把原料压缩为成型颗粒燃料。通过试验测定了成型燃料的密度、抗跌碎性、抗渗水性和吸湿性等。结果表明:原料的纤维形态和特性对成型燃料的密度、耐久性有显著影响。实验中,再生木纤维所制颗粒燃料的密度均为1.21 g/cm3,略小于再生木刨花所制颗粒燃料密度;两种再生纤维形态成型后的跌碎率分别为0.36%和0.59%,吸水率相差不大,约为7.90%,与再生木刨花和贴面再生木刨花所制颗粒燃料相比,其抗跌碎性较好,但抗渗水性能略差;吸湿率为1.03%,抗吸湿性较好。纤维比表面积越大,纤维间填充度就越高,结合越紧密,其成型燃料的密度就越大,抗跌碎性也越好,但抗吸水性越差。  相似文献   
23.
钙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4.
长江下游稻麦稻油轮作地区,有丰富的稻草资源.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油菜地稻草还田试验研究,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现简要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试验主要在江苏省通州市兴仁地区进行.试验地处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为砂质壤土.1991年前仅作还田与不还田简单对比观察.1991年开始进行专项试验,共分四个处理,即Ⅰ.亩用稻草200kg;Ⅱ.亩用稻草300kg;Ⅲ.亩用稻草400kg;Ⅳ.对照,不盖草.各处理均在移栽时施用油菜专用肥40kg,碳酸氢铵15kg作基肥.设三个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0.05亩,四周设保护行.供试品种为秦油2号.9月25日播种,11月6日移栽,亩栽9600株.12月17日防治蚜虫并中耕松土一次,2月27日每亩追施尿素18kg.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多菌灵一次防治菌核病.  相似文献   
25.
19世纪人们就发现植物自身具有抵御生物侵害的能力.植物抵御生物侵害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产生一系列具有多种功能的化学物质.最近研究发现甲壳胺低聚糖是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抵御作用的化学物质的一种。  相似文献   
26.
在科尔沁沙地将沙生冰草、扁穗冰草、蒙古冰草分别与黄花苜蓿间行混播,设1:0、3:1、5:1和7:1共4个混播比例建植混播草地,研究混播比例对混播当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比例和草种组合对播种当年冰草-黄花苜蓿各草种产量和草地群体总产量影响显著,其中混播比例5:1的沙生冰草与黄花苜蓿混播组合总产量最高,为144.33 g/m2,显著高于各处理组合群体总产量.  相似文献   
27.
西洋参分段式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构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直接将干燥时间带入干燥动力学模型无法准确得到分段式干燥各干燥阶段水分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段式干燥的干燥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可用于分析分段式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变化规律。对西洋参进行了干燥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非线性拟合,表明Modified Page模型适用于西洋参热风干燥的干燥动力学;通过对干燥条件和干燥常数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偏回归系数,基于该偏回归系数对西洋参分段式干燥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西洋参分段式热风干燥中各段的干燥动力学模型。利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对西洋参分段式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西洋参分段式热风干燥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7.44%,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78%。表明所提出的分段式干燥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可用于分析西洋参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比变化。  相似文献   
28.
粮食热泵干燥新技术紧抓节能、减排、降耗、增效,从科学发展观来讲,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为建设"美丽粮库、智慧粮库"注入科技腾飞的力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利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技术,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2n=2x=14)种内两个变种(栽培黄瓜C. sativus var. sativus和野生黄瓜C. sativus var hardwickii)进行中期染色体分析,建立黄瓜变种染色体核型的快速分析方法,为黄瓜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栽培黄瓜‘9930’和野生黄瓜C. sativus var. hardwickii为材料,利用CTAB法提取栽培黄瓜‘9930’的基因组总DNA,采用缺刻平移法,将栽培黄瓜‘9930’基因组DNA和45S rDNA分别利用地高辛和生物素标记为探针,与栽培黄瓜‘9930’和野生变种C.sativus var. hardwickii的中期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根据杂交结果显示的栽培黄瓜与野生变种每条染色体GISH荧光带型的不同,结合45S rDNA位点信号特征,区分栽培黄瓜与野生变种的每条染色体,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GISH信号并非平均分布于所有染色体上,而是在不同染色体的特定部位产生独特的信号,且两个变种间中期染色体的GISH信号模式差异显著。在栽培黄瓜‘9930’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除了6号染色体仅在短臂末端和近着丝粒处产生GISH信号外,其他染色体上的GISH信号集中分布于染色体的两端和近着丝粒的一侧或两侧,且每条染色体的信号特征差异明显;45S rDNA信号主要分布于‘9930’的第1、2、3、4和7号染色体的近着丝粒处,有3对强信号和2对弱信号。在野生黄瓜C. sativus var. hardwickii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杂交信号的位置及强弱与栽培黄瓜‘9930’表现明显不同,近着丝粒处均有GISH信号,但仅在第1、2、4和5号染色体的一端产生GISH信号,45S rDNA信号仅出现在第1、2和3号染色体上,表现为第1号染色体上信号极强,第2和3号染色体上信号极微弱。这些结果显示,以栽培黄瓜基因组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能反应出两个变种中期染色体独特的信号分布模式,通过信号的分布模式和强弱,结合45S rDNA位点信号的特异分布,可对每条染色体进行清晰地鉴别,并据此建立了两个变种的核型模式。比较前人发表的黄瓜已有重复序列的分布图,发现GISH揭示的信号分布主要位于黄瓜染色体串联重复序列区域。【结论】黄瓜基因组原位杂交能一次性快速显示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的分布图,能有效地用于不同黄瓜变种的快速核型分析;同时发现染色体上串联重复序列的分布及强弱在黄瓜变种间表现出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30.
热管联合多级串联热泵玉米干燥系统性能试验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中国东北地区现有的粮食干燥系统多为大型多段塔式燃煤干燥系统,在粮食干燥过程中,热空气与粮食经过一次换热后,生成的高温高湿废气直接排入了大气,不仅造成了能量的巨大浪费,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该文针对东北地区寒冷气候特点及多段塔式燃煤玉米干燥系统存在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开发了一种热管联合多级串联热泵玉米干燥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多段塔式燃煤玉米干燥中废气的余热回收和废气中杂质的清洁处理,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在该系统的基础上研制了50、150和300 t/d的系列化玉米热泵干燥装备,进行了3种规模的产业化示范,并对300 t/d的玉米热泵干燥系统进行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每小时的耗电量为538 kW·h,除湿速率为2016 kg/h,热泵机组的制热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在3.7~6.7之间,除湿能耗比SMER(specific moisture extraction rate,SMER)为3.75 kg/(kW·h)。对多段塔式玉米热泵干燥和玉米燃煤干燥经济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得到1 kg干玉米的热泵干燥成本为0.038元,而燃煤干燥的成本为0.049元,单位玉米的热泵干燥成本比燃煤干燥成本降低22.4%。与玉米燃煤干燥相比,玉米热泵干燥能大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可为热泵干燥技术在粮食烘干领域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