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20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癫痫,俗称羊癫疯,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是由于脑部神经元过量放电而引起的突然和短暂的中枢神经功能失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此病分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两种。我们收治的病熊是因为与其他后备熊之间发生争斗,造成脑部严重受伤,从而导致癫痫的发生。此种癫痫属于继发性癫痫中的创伤性癫痫。而创伤性癫痫的治疗除少数需要手术治疗外,一般采用药物疗法。我们用2个多月的时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该熊,使熊的癫痫症状明显减轻,最终痊愈。此次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为今后熊癫痫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而可靠的临床治疗资料。1发病情…  相似文献   
112.
《草地牧业》一书由英国德汉大学农学院院长M.M.库柏和威尔士农学院院长D.W.莫里斯合著。初版于1961年,1977年修订第四版,英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52页约15万余字,插图26幅,后附混合种子、英制/公制换算表和索引。该书共分二十一十:一、牧草的重要性;二、选择放牧牲畜:三、轮作草场与永久草场;四、牧草构成和经营管理;五、三叶草的重要性;六、草地的生产率;七、草地利用;八、牲畜的食欲和饲料供给;九、干草和青草贮存;十、牧草品质;十一、混合草种;十二、草地建设;十三、草地施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解决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组合型孔排种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护种带容易跑偏、打滑,导致护种带磨损严重、伤种率偏高的问题。方法 对护种机构同步原理进行分析,优化设计了轴套结构(A)和护种带硬度(B)。以水稻品种‘培杂泰丰’和 ‘秀水134’ 种子为试验材料,设计了以不同轴套结构[尼龙轴套结构(A1)和滚针轴承&铜套结构(A2)]和不同护种带硬度[40(B1)、45(B2)、50(B3)、55(B4)和60 HA(B5)]为变量的双因素试验。结果 A和B对水稻种子伤种率影响极显著(P<0.01),且A与B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 < 0.05);A2B2和A2B3对伤种率影响最小;A1与A2之间差异极显著,且A2组的伤种率明显小于A1组,说明A2优于A1;B2与B3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试验组差异显著。A对穴径影响显著,B对穴径无显著影响,且A2B2、A2B3和A2B4对穴径影响较小;A1、A2对穴径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且A2明显优于A1。工作100 h后,试验组A2B3、A2B4和A2B5的护种带磨损量较小;试验组A2B3最优,其护种带磨损体积为72.6×10?3 mm3,伤种率为0.04%,成穴性最好、播种效果最佳。结论 优化设计的滚针轴承&铜套的轴套结构合理,可以显著减小轴套与转轴之间的摩擦系数,且更耐高温、更耐磨;有效地提高了护种带的同步性,显著地提升了排种器的可靠性和播种质量。  相似文献   
114.
根据GenBank中的序列,合成针对鸭圆环病毒(DuCV) REP基因、鹅细小病毒(GPV) NS1基因、鸭肠炎病毒(DEV) UL6基因的3对特异性引物,以病毒的克隆质粒作为模板,进行退火温度、引物终浓度的优化,建立一种能同时鉴别DuCV、GPV、DEV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并检验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试验所建立的三重PCR检测方法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8.5 ℃,引物DuCV REP、GPV NS1、DEV UL6的最适终浓度分别为0.9、0.6、0.7 μmol/L;该方法能够同时扩增出DuCV、GPV和DEV的特异性片段,而不能扩增出NDV、RA、AIV、DHV和TUMV,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该方法对质粒DuCV、GPV和DEV模板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100、10 fg,表明该方法敏感性好;运用该方法对DuCV+GPV+DEV、DuCV+GPV、GPV+DEV、DuCV+DEV、DuCV、GPV、DEV进行检测,均能扩增出与预期一致的特异性片段,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运用该方法对42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其检出率分别为26.19%、30.95%和19.05%,与单一PCR的检出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能适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试验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敏感性好、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DuCV、GPV和DEV临床样本混合感染的快速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5.
村屯绿化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屯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村屯绿化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新农村村屯绿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多数农民和部分乡、村干部认为农村就是以粮食生产为主,村屯绿化可有可无,或是片面地强调绿化占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6.
张明华 《食用菌》2000,22(5):2-3
食用菌生产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产品营养价值高,保健效果好,市场前景广阔。因此,食用菌生产既是增加农民收入,也是脱贫致富奔小康有效的途径。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推进食用菌产业化进程的策略是:立足于资源,着眼于效益,充分发挥我市的基础优势,调整品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狠抓科技服务,提高产品质量,稳步扩大规模,主攻提高单产,积极搞好商品流通,增加经济效益,把我市食用菌生产推上一个新台阶。1 食用菌生产的自然条件现状1 1 气候适宜食用菌生长 我市属内陆…  相似文献   
117.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播量监测系统研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播种量是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关键技术参数。为了实时监测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播种量,提高播种作业性能,该文以环形布置安装于排种管的面源式光电传感器为主要监测元件,设计了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播量监测系统。根据型孔式排种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确定了面源式光电传感器和旋转编码器的安装方式。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建立了水稻种子流通过监测区时种子数量与脉冲宽度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时间分割节点得到穴粒数监测时间窗口,根据监测时间窗口内的脉冲宽度信息得到每穴播种粒数。选用南粳46和象牙香占2种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对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播量监测系统进行试验,将人工统计数据与监测系统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南粳46(短粒型品种),平均穴粒数监测误差不超过7.99%,穴数监测误差不超过6.07%;对于象牙香占(长粒型品种),平均穴粒数监测误差不超过24.07%,穴数监测误差不超过5.66%。该系统基本满足不同工作转速下不同粒型的水稻播种量实时监测要求,可为后期实现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大田作业参数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8.
三种核不育水稻材料花粉育性基因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花粉不育型无融合水稻SAR—1、籼型温敏核不育水稻W6154S、川农核不育水稻(H_2S)等花粉育性遗传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SAR—1的花粉育性受细胞核内一对主效隐性基因控制,并受到一些微效修饰基因的影响,SAR—1及其杂交后代中出现的不育株套袋结实率较高;(2)W6154S花粉育性受细胞核内两对主效隐性基因控制和一些微效修饰基因作用,受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的影响较大,W6154S本身及其杂交后代中的不育株套袋自交结实率较高;(3)H_2S的花粉育性受细胞核内一对隐性基因支配,H_2S本身及杂交后代中的不育株均属无花粉型,受环境影响小,套袋不结实。  相似文献   
119.
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了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直播水稻发展很快。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及机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详细介绍了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成功的水稻精量穴播技术体系和机具,并对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0.
试验旨在分析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感染樱桃谷鸭后十二指肠黏膜转录组水平的变化,筛选出DPV感染后参与炎症的相关基因和调控通路。DEV-GZ株经腿部肌肉接种35日龄鸭后,于接种后24、48和72 h采集鸭十二指肠黏膜组织样本,提取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数据进行质控与注释,筛选与炎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及调控通路,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试验组总计得到21.39 Gb的Clean Bases,测序样本有效序列占原始序列的99%以上,映射率高于83%。鸭接毒DPV后24 h十二指肠黏膜的差异表达基因有221个,参与炎症相关生物学过程的有3个,均为下调基因;接毒DPV后48 h差异表达基因有499个,参与炎症相关生物学过程的有17个,均为下调基因;接毒DPV后72 h差异表达基因有798个,参与炎症相关生物学过程的有20个,其中上调基因13个、下调基因7个。GO数据库分析显示,参与炎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是CCR8、CCL19、CCL4、IL-17、IRF1、IFN-γSLC11A1等,涉及急性炎症反应、趋化因子受体活性、急性期反应、炎症反应和炎症反应的正调节等生物学过程。KEGG数据库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炎症相关基因主要富集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炎症性肠病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IFN-γMALT基因的相对表达倍数与转录组结果基本一致。本试验完成了DPV感染樱桃谷鸭十二指肠的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取了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信息,初步揭示了参与DPV感染的炎症相关通路,为深入探究DP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