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98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84篇
  72篇
综合类   396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234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51.
为阐明牦牛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在全泌乳期的变化规律,试验采集了四川省龙日种畜场麦洼牦牛产犊当天到180 d(即0~180 d)内共12个时间点的乳样。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乳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牦牛乳中14种矿物质元素,分别为4种大量元素(钾(K)、钙(Ca)、镁(Mg)、磷(P))和10种微量元素(硼(B)、钡(Ba)、镉(Cd)、钴(Co)、铜(Cu)、钼(Mo)、镍(Ni)、钛(Ti)、锌(Zn)、锰(Mn)),并以牦牛产犊后30 d采集的乳样数据为基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麦洼牦牛初乳中K、Ca、Mg、P 4种大量元素含量较高。与30 d的常乳含量相比,K的含量在0 d时差异极显著(P<0.01),在120 d时差异显著(P<0.05);Ca的含量在5 d时差异显著(P<0.05);Mg的含量在180 d时差异显著(P<0.05);P的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在0~180 d泌乳期内微量元素随泌乳期的变化也较明显,与30 d的常乳含量相比,Ba的含量在0和1 d时差异极显著(P<0.01),在2、3、4、5和180 d时差异显著(P<0.05);Mo、Ni、Zn的含量在180 d时差异显著(P<0.05);B、Cd、Cu、Ti、Mn的含量随泌乳期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牦牛乳中K、Ca、Mg、Ba、Mo、Ni、Zn的含量随泌乳期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P、B、Cd、Cu、Ti、Mn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整体上看,K、Mg、P、Ba、Zn的含量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Ca的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2.
王跃辉        张林波      郭杨      何萍      刘伟玲      杜加强      王丽霞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132-137,143
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省六省区为研究区,分析了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4个时期的土地沙漠化敏感性空间格局分布和时间动态变化特征,探讨变化成因并采用CA-Markov耦合模型对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格局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六省四期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格局相似,各级敏感区按分布面积大小排序为:轻度敏感区域 > 中度敏感区域 > 高度敏感区域 > 不敏感区域 > 极敏感区域。极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土壤质地为流动沙地的沙漠区域,不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高山、湖泊附近;人口增多、人为活动强度增加的区域敏感性程度增高;建立治沙工程的区域敏感性降低。对2020年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格局预测结果显示,相比2010年,极敏感区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外围扩张了7 120.04 km2,增幅为4.63%。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六省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时空格局与趋势,为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分区策略制定和划分沙漠化扩展屏障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3.
分析与FecB(Fec=fecundity,B=Booroola)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座位LSCV043在高繁殖力绵羊(OviS aries)品种(小尾寒羊)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特克塞尔和多赛特)中的遗传多态性,同时分析了该微卫星座位与小尾寒羊FecB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关系.高繁殖力的小尾寒羊在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B,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与Booroola Merino绵羊相同的FecB突变(A746G),而低繁殖力的特克塞尔和多赛特绵羊则没有发生这种突变;小尾寒羊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87、0.398和0.115.微卫星座位LSCV043在3个绵羊品种365个个体中共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和13种基因型,最小等位基因为98 bp.最大等位基因为132bp;小尾寒羊(n=269)、特克塞尔(n=48)、多赛特(n=48)和BB基因型(n=131)、B+基因型(n=107)、++基因型(n=31)小尾寒羊中频率最大的等位基因分别是132、112、110、110、132和110 bp或112 bp,多态信息含量分别是0.750、0.769、0.757、0.712、0.762和0.774.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小尾寒羊FecB基因B等位基因与LSCV043微卫星座位98 bp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连锁不平衡(D'=0.464),+等位基因与LSCV043微卫星座位104bp等位基因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D'=0.636).研究结果初步表明,LSCV043微卫星座位98bp等位基因与小尾寒羊FecB基因B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连锁不平衡关系,是与小尾寒羊多羔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一个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54.
如果家里有一头老年犬,它一定陪伴你走过了好几个年头,在这么多年里它也许是你的精神寄托;有了它你的生活更快乐了,是它提高了你的生活品质。这个时候,它仍然在你的身旁,但它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爱玩爱闹了,对事情的注意力、警惕性也有明显下降。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你深爱的犬正在逐渐衰老。这个时候,它的需求正在变化,它对你的依赖越来越强,它需要你给它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安逸的老年生沽。  相似文献   
155.
<正>由于纤维素酶具有降解纤维素的能力,在饲料工业上功效卓著,但是纤维素酶菌株产酶量低、活力低、成本高及储存加工影响酶稳定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所以筛选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和对菌株进行生物技术的改造是人们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反刍动  相似文献   
156.
由于集约化养殖的畜禽在进出养殖场、转群、集中屠宰前都需要运输,运输过程不可避免地伴有运输应激,这会导致动物的生理、心理状态和代谢过程发生相应地变化,严重时会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本文综述了运输应激对动物生产性能、内分泌代谢、机体免疫机能和产品品质四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应对和防控措施,以期为缓解运输应激给畜禽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7.
农杆菌介导外源基因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植物转基因方法。本文对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机理,以及T-DNA介导在植物基因组中的加工、转移、整合的分子机理和桑树遗传转化的近几年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桑树基因工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8.
本文从云南香蕉、芒果及花卉大面积种植、种苗的大量引进及香蕉穿孔线虫的适生性研究结果等方面,阐述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传入云南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这种风险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9.
以引进的20个加拿大玉米群体为材料,对其主要性状及玉米丝黑穗病抗性进行评价。供试群体在黑龙江省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且生育期较短,属早熟和中早熟类型,可以在早熟玉米育种中利用。其中,群体EP9的产量及各产量构成因子等性状表现较好,可优先利用。20个群体对丝黑穗病抗性差异较大。其中,群体EP7、EP8、EP15、EP23表现为抗病,占供试材料的20%;群体EP1、EP9、EP12、EP16、EP21表现为中抗,占25%;感病群体11个,占55%,但发病率均小于21%,表明供试群体均对玉米丝黑穗病具有一定的抗性,在抗病育种中可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160.
接种物数量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发酵条件对产沼气的影响。[方法]以鲜猪粪为原料,采用批量沼气发酵方法,研究了7个处理(接种量分别为7%、14%、21%、28%、35%、42%和49%)对厌氧发酵产气量、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不同接种量都能启动产气。接种量在35%~49%时,沼气发酵启动快;接种量在49%时,60d产气量和启动1-10d日均产气量最高,分别为33540ml、851ml/3500耐发酵液,60d产气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9%与28%、35%和42%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接种量为28%~35%是沼气发酵产气良好的接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