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1篇
  9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目的]探讨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健康3日龄肉鸡随机分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加杆菌肽),BC低剂量组(基础日粮加凝结芽孢杆菌活菌数为2×107 CFU/mL)、BC中剂量组(基础日粮加凝结芽孢杆菌活菌数为2×108 CFU/mL)、BC高剂量组(基础日粮加凝结芽孢杆菌活菌数为2×109 CFU/mL).试验期35 d,试验结束肉鸡称量体质量、采血、剖检,分析免疫器官指数、血液T淋巴细胞转化、血液生化指标、测定IL-10和IgG含量.[结果]试验期第14天之后抗生素组与BC低剂量组、BC中剂量组、BC高剂量组肉鸡平均日增体质量显著提高,且随着试验期延长BC中剂量组肉鸡日增体质量最明显;试验期BC低剂量组、BC中剂量组、BC高剂量组肉鸡法氏囊指数均高于抗生素组,试验期14~28 d时BC中剂量组肉鸡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试验期7~28 d时BC中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试验期14~35 d时BC低剂量组、BC中剂量组、BC高剂量组肉鸡血液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提高,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2×108 CFU/mL凝结芽孢杆菌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显著;试验期第14天时BC低剂量组、BC中剂量组、BC高剂量组肉鸡血清IL-10和IgG含量较高;试验期间BC低剂量组、BC中剂量组、BC高剂量组肉鸡生理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凝结芽孢杆菌能增强T淋巴细胞转化,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及免疫抗体产生,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其中以凝结芽孢杆菌为2×108 CFU/mL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效果最显著且优于杆菌肽.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分析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屠宰指数、肠道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探究凝结芽孢杆菌BC-HY1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3日龄健康、体质量110~140 g的肉鸡7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加杆菌肽);凝结芽孢杆菌低剂量组(基础日粮加凝结芽孢杆菌BC-HYI,细菌数2×107 CFU/mL);凝结芽孢杆菌中剂量组(基础日粮加凝结芽孢杆菌BC-HYI,细菌数2×108 CFU/mL);凝结芽孢杆菌高剂量组(基础日粮加凝结芽孢杆菌BC-HYI,细菌数2×109 CFU/mL).试验期为35 d,每7 d为一个周期对试验肉鸡称量体质量、采血和剖检.[结果]凝结芽孢杆菌低剂量组、凝结芽孢杆菌中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生长性能与屠宰指数;凝结芽孢杆菌中剂量组、凝结芽孢杆菌高剂量组提高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作用的效果显著且持久;凝结芽孢杆菌中剂量组促进乳酸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效果更优.[结论]2×108CFU/mL凝结芽孢杆菌BC-HYI可以改善肠道形态结构,调节盲肠内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对肉鸡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83.
本文分析了2010年秋季东台场桑园桑尺蠖暴发的原因以及根据桑尺蠖的生活习性所采取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4.
211菌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1菌在含糖培养基中能够产生大量乳酸。经45℃、220r/min振荡培养44小时,芽孢形成90%以上。该的芽孢能够耐爱100℃50分钟煮沸,能抵抗8%的氯化钠、60%的猪胆汁,在pH值6.0-7.5的范围内生长良好。该对头孢唑啉、四环素、氯霉素等11种抗菌素敏感,故临床应避免与这些抗菌素同时应用。  相似文献   
85.
洞庭1号无籽西瓜是岳阳市农科所以四倍体9041为母本,二倍体D89—4为父本育成的三倍体无将西瓜。果实圆球形,果皮墨绿,果肉鲜红,细嫩爽口。单瓜重4—5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单产3500kg/666.7m~2。  相似文献   
86.
Search检索模式中检索词的选择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世界第一大农业文献数据库——CAB ABSTRACTS光盘数据库的主要检索模式(Search)中检索词的选择技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种选择方法,并且对几种选择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等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更好地利用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苹果花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陕西省关中东部11个县市区30 a气象资料,以苹果为例,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抗灾能力等四个方面,综合评估陕西省关中东部苹果花期冻害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关中东部苹果花期冻害高风险区位于北部的白水、澄城和合阳县,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渭河的临渭区、华县、华阴和潼关。建议关中东部苹果种植一定要避开高风险区,才能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8.
为了确定分离自健康猪胃肠道粪肠球菌产生的细菌素伏尔加霉素E5(enterocin E5)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检测了该细菌素对热、酸碱、酶类的耐受性及其抗菌谱,enterocin E5经过121℃高压处理10min对指示菌抑菌活性没有影响;细菌素于pH 2~12作用后,对大肠埃希菌仍有抑菌活性,最强的pH抑菌活性范围为pH 4~6;enterocin E5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敏感,过氧化氢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对其抑菌活性没有影响;enterocin E5对21株动物源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革兰阴性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鸡白痢沙门菌、鸡伤寒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特别对产生多重抗药性的3株鸡伤寒沙门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抑制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马腺疫链球菌、猪链球菌,对炭疽芽胞杆菌弱毒株和蜡样芽胞杆菌产生显著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enterocin E5对酸碱是比较稳定的,具有很宽泛的pH耐受范围,属于热稳定IIa亚型细菌素,能够作为一种抗菌物质防控动物源细菌病。  相似文献   
89.
绿原酸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绿原酸(CHA)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分泌功能的影响。无菌操作分离小鼠脾脏,制备脾脏淋巴细胞并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诱导剂刀豆蛋白(ConA)和脂多糖(LPS)以及0、40、80、160 μg/mL不同浓度的CHA,经过不同时间培养后,采用MTT法检测T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ELISA和Griess法分别检测淋巴细胞分泌TNF-α和NO的水平。结果表明:低浓度和中浓度CHA提高ConA/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和存活,而高浓度CHA明显抑制其细胞增殖转化;CHA促进小鼠脾脏T、B淋巴细胞分泌NO;CHA对T淋巴细胞分泌TNF-α影响不大,中浓度CHA可显著促进脾脏B淋巴细胞分泌TNF-α,高浓度反而抑制其分泌;CHA促进环磷酰胺处理的小鼠脾脏T和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但对其NO分泌量影响不明显。结果提示CHA可能通过影响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而表现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引起仔猪腹泻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否为变异株.[方法]从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的猪场采集死亡仔猪的肠黏膜及其内容物,将病料常规处理后接种VERO细胞,采用维持培养液加10 μg/mL的胰酶的方法分离培养.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动物回归实验以及部分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病料在接入细胞第一代即出现病变,细胞肿胀变圆,形成合胞体,逐渐脱落,细胞病变明显.随着病毒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病变逐渐稳定,进行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以及动物回归实验,最终确定分离株符合PEDV特征,并命名为BJ2015,测定毒株的TCID50为10-6.4/0.1 mL.基因测序结果显示,N基因长1 329 bp,编码442个氨基酸.与参考株N基因核苷酸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BJ2015与传统株CV777亲缘关系较远;与流行变异株BJ-2011-1N基因在进化树的同一个分支上,二者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6%、99.5%,表明BJ2015与BJ-2011-1亲缘关系较近.[结论]结果表明BJ2015为PEDV流行性变异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