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研究Asia1型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在毕赤酵母中共表达及其免疫原性,本研究基于酵母细胞内表达载体pPICZA,利用独立编码三个衣壳蛋白表达盒构建质粒pPICZA-vp031,重组质粒经BglⅡ线性化后进行电转化,获得重组有三个独立表达盒重组酵母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衣壳蛋白均得到正确表达且具有良好抗原性。重组酵母菌经口服免疫小鼠后,机体能够产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和黏膜sIgA抗体,淋巴细胞增殖结果显示免疫小鼠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指数显著高于灭活疫苗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经特异性抗原刺激免疫小鼠淋巴细胞分泌IL-4和IL-10与灭活疫苗组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PBS对照组,表明重组菌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为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高越  陆俊姣  庾琴  张润祥  韩巨才  范仁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72-20075,20082
[目的]研究25%高氧.辛硫磷乳油对枣步曲的室内增效活性及对枣步曲和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设置5种不同混配比例,对25%高氯.辛硫磷乳油进行了室内增效活性研究,并根据最佳配比设置不同浓度,进行了田间应用研究。[结果]室内增效活性试验结果表明,25%高氯.辛硫磷乳油以2.5∶22.5、3∶22、3.5∶21.5的比例混配,共毒系数分别为144.4、134.1、137.4,均大于120,复配后表现为增效,且3种配比对枣步曲幼虫的LD50值分别为0.116 5、0.112 7、0.098 7μg/g,均对枣步曲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从共毒系数和经济效益分析,高效氯氰菊酯和辛硫磷乳油以2.5∶22.5比例混配最佳。田间应用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试验结果表明,25%高氯.辛硫磷乳油稀释1 000~2 000倍,对枣步曲药后3 d防效为86.80%~100%,药后7 d防效为88.10%~100%,对枣步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5%高氯.辛硫磷乳油稀释1 000~2 000倍,对桃小食心虫药后5 d防效为65.15%~99.57%,药后10 d防效为72.77%~99.29%,药后15 d防效为70.75%~100%,对桃小食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对照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结论]25%高氯.辛硫磷乳油的最佳使用剂量以1 000~2 000倍为宜;施药适期为枣步曲3龄幼虫前盛发期或桃小食心虫卵孵化盛末期;用药后5~10 d可有效控制虫害,对枣树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3.
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研究了在3%阿维菌素微乳剂中添加不同量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lwet 408后,对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苹果叶片上接触角的影响,以及添加助剂后药剂对苹果红蜘蛛Panonychus ulmi和苹果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毒力及防效的变化。结果表明:Silwet 408能有效降低3%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其在苹果叶片上的接触角,且在试验添加量(质量分数)3%~10%范围内,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均随助剂添加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添加Silwet 408可显著提高3%阿维菌素微乳剂对苹果红蜘蛛的毒力及田间防效,但对苹果绣线菊蚜的毒力和田间防效则无明显影响。研究表明,在杀虫剂中添加增效助剂以提高药效时,除了需考察该助剂能否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靶标上的接触角外,害虫种类也是需考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4.
牛口蹄疫病毒VP2结构蛋白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牛口蹄疫(FMD)抗体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将口蹄疫病毒(FMDV)的VP2基因,通过pPROEXTM HTb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获得大小为35ku的重组VP2蛋白(rVP2),western blot证实rVP2可与FMDV5种血清型的牛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以纯化复性的rVP2为抗原建立了FMDVrVP2间接ELISA方法。重复性试验证实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特异性交叉试验表明,该抗原不与常见的其他7种牛病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检测非免疫无口蹄疫国家牛阴性血清的特异性为100%;检测感染血清敏感性为97.3%;检测O-AsiaⅠ的二价苗免疫牛血清,与4种商品化试剂盒比较,其符合率分别为69.0%、95.0%、90.4%和86.8%。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可以用于口蹄疫感染和免疫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25.
克隆牛α0干扰素(BoIFN-α0)成熟肽基因,使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研究其表达蛋白质的活性。通过PCR方法扩增得到BoIFN-α0成熟肽基因,然后将其连接到含分泌信号肽序列的Pichia pastoris表达载体pPICZαA上,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BoIFN-α0,重组质粒经PmeⅠ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宿主菌GS115。转化子经100μg·mL-1 zeocinTM筛选和PCR鉴定,阳性重组菌经甲醇诱导后实现了BoIFN-α0在毕赤酵母系统中的分泌表达。结果表明: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和21ku,推测表达产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糖基化。细胞病变抑制试验结果表明,重组BoIFN-α0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达到5.72×106 U·mg-1。这些研究结果为牛IFN-α的更深层次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美洲斑潜蝇在山西省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 ,基本明确了美洲斑潜蝇在山西省的分布、发生为害状况及生物学特性 ,并根据生产实际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7.
3种新型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毒力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叶法在室内测定了3种药剂对苹果黄蚜的毒力,并在田间进行了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3种新型药剂中,双丙环虫酯和氟吡呋喃酮对苹果黄蚜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3.16 mg/L和23.58 mg/L,三氟苯嘧啶毒力较低,LC50为329.92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苹果黄蚜均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和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各处理3~7 d防效为82.19%~93.45%,药后30 d防效达到78.91%~87.92%;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2.5 mg/kg和4.2 mg/kg处理药后3~7 d防效为94.64%~97.04%,药后21 d防效仍可达88%以上。因此,3种新型药剂均可以用于防治苹果黄蚜,田间使用时推荐有效成分用量为双丙环虫酯2.5~4.2 mg/kg,氟吡呋喃酮113~170 mg/kg,三氟苯嘧啶28~80 mg/kg。  相似文献   
28.
通过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试验,测定和评价了阿维菌素3%微乳剂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3%微乳剂在15,30mga.i./L的用量下,药后7d,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效为97.99%,大田内防效为93.88%,明显好于对照药剂高效氯氰菊酯4.5%乳油的70.77%和67.86%防效,且持效性显著。微乳剂是一种安全、环保的水基化剂型。因此,阿维菌素3%微乳剂可作为防治小菜蛾的有效药剂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9.
50%乙草胺乳油防除夏大豆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50%乙草胺乳油防除夏大豆田杂草,在用药量1800~4200ml/hm2范围内,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可有效地防除马唐、藜、反枝苋、马齿苋等一年生杂草。施药后30d,株防效达87.9%~98.8%;施药后45d,株防效达94.9%~98.6%,鲜重防效达67.0%~98.2%。增产效果为10%~14%。最佳用药量以2400ml/hm2为宜,施药适期以夏大豆播后1~2d为好。  相似文献   
30.
通过MSL抗菌肽(MSL)对细菌细胞膜的损伤作用研究,确定该抗菌肽的作用靶点。在1×108个/m L的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中,分别加入MSL至终浓度为1×MIC,37℃保温孵育,分别于0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120min、180min、240min离心收集上清液,检测各时间点蛋白浓度,分析蛋白浓度变化规律;分别在对数生长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悬液中加入MSL至终浓度为1×MIC,37℃保温孵育60min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分析细菌结构的变化。结果,MSL与2种细菌接触后均可引发胞液外流;透射电镜观察发现,MSL可造成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破损,胞浆内电子密度降低,染色质聚集,严重者细胞崩解结构不清,说明MSL对G+和G-细菌细胞膜均可造成损伤,证明细菌细胞膜是MSL作用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