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51.
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生产的国欣牌杂交抗虫棉种子,以其优良的品质受到棉农的欢迎,并被评为国家名牌产品.他们的基本经验就是:改户制种为农场化制种,实行集约化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了一家一户制种质量难以保证的弊病,为提高制种质量走出一条新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建立了一整套适应农场化管理的制种技术规程、质量监控体系和检验验收制度.  相似文献   
52.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的左旋咪唑对鸡流感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20只17日龄雏鸡,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5只.分别皮下注射H9N2灭活疫苗0.5ml/羽,同时给试验组A(0.6mg)、B(0.3 mg)、C(0.15 mg)剂量的左旋咪唑,D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免疫后0、7、14、21和28天,翅下静脉采血检测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结果表明,给药组的抗体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给药剂量的组别的抗体水平也存在差别,0.6 mg、0.3 mg剂量组鸡只平均抗体水平基本一致,却明显低于0.15 mg的低剂量组.这表明左旋咪唑影响H9N2流感病毒疫苗抗体滴度,低剂量(0.15 mg)添加左旋咪唑,可提高疫苗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53.
旨在对引起河南省三门峡某猪场肥育仔猪发病死亡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病原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用常规手段分离纯化可疑病原菌,观察其形态染色特性和培养特性,然后利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生化特性鉴定,并进一步检测分离菌株的明胶酶和溶血素等毒力因子表型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①经细菌分离纯化,得到2个呈链状排列的G+球菌分离株,分别命名为HE1和HE2株。②经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鉴定,2株分离菌均为粪肠球菌(E. faecalis)。③毒力因子表型试验表明,HE1和HE2均具有溶解明胶的能力,且能裂解兔红细胞,其中HE1呈现β型溶血,HE2呈现α型溶血。④动物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小鼠具有致死作用,其中HE1毒力更强。家兔对上述分离株具有一定耐受性,仅表现出临床症状但不死亡。⑤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富平和氨苄西林敏感,对诺氟沙星、红霉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粪肠球菌感染可以导致仔猪发病死亡,但不同的粪肠球菌分离株对动物的致死能力有差异。  相似文献   
54.
2008年,国家继续实施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安排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面积1亿亩,其中河南省承担3000万亩。怎样才能夺取优质专用小麦高产稳产呢?搞好田间管理是关键措施之一。现将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冬前、春季和后期田间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5.
用MDVgB重组痘苗病毒RVV - gB、HVT冻干苗、痘苗病毒WR株经腹腔分别免疫 3组 1日龄SPF鸡 ,1 5日龄攻GA株强毒 ,且每组在攻毒前 1天 ,攻毒后 2 ,4,5天各采脾脏 1只 ,并以PHA为有丝分裂原检测其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表明 ,攻毒前RVV - gB组差异不显著 ,但从攻毒后第 2天起 ,RVV -gB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高于HVT冻干苗组 ,且MTT比色法比形态学检测法灵敏  相似文献   
56.
以脂质体转染技术构建了表达鸡马立克氏病毒(MDV)gB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RVV-gB), 表明该病毒在CV-1(猴肾细胞)细胞系内能稳定传代,经腹腔1×106 PFU·羽 -1 将重组病毒、HVT冻干苗及痘苗病毒分别按试验程序,免疫1日龄SPF鸡,并于15日龄以3×10 2PFU·羽-1MDV强毒株GA株攻毒,重组病毒和HVT冻干苗匀获得较高的保护, 结果证明了gB是MDV的宿主保护性抗原.此研究为CTL应答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转移因子与重组转移因子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因子是来自于免疫淋巴细胞的一类可透析小分子多肽,它能够将致敏淋巴细胞的免疫信息传递给未致敏的受体淋巴细胞。转移因子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活性,特异性转移因子具有转移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能力,非特异性转移因子具有促进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增强其免疫活性,并可诱导靶细胞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重组转移因子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转移因子基因,进行克隆和体外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制备而成,试验表明其具有增强细胞免疫活性的作用。转移因子和重组转移因子是一种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新型高效安全的生物药品,在临床上用于疾病的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艾草替代花生秧对湖羊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20.00±0.64)kg左右健康状态良好的湖羊公羊1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均使用艾草替代基础饲粮中的花生秧,替代量分别为25%、50%、75%。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期(1~60 d),各试验组湖羊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2)试验前期(1~30 d),各试验组粗脂肪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后期(31~60 d),试验Ⅲ组湖羊粗蛋白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粗脂肪的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Ⅱ组血清IgG、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9.
为建立硫酸新霉素引发SD大鼠肝肾损伤模型,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D30、D20、D10、L10、L5、L2、空白组7组,对D30、D20和D10组一次性灌胃不同剂量的硫酸新霉素溶液,对L10、L5、L2组连续7 d灌胃不同剂量的硫酸新霉素溶液;于试验第5、7、14天进行采血、采尿,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血肌酐、尿酸的含量和尿液中尿液总蛋白的含量,在第14天测大鼠的肝肾脏器指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一次性用药组检测结果肝肾损伤不如连续用药组,连续用药组用药5 d后L5组出现明显肝肾损伤(P<0.05),第14天L2和L5组仍有肝肾损伤(P<0.05),L5组较为严重。因此,用硫酸新霉素建立SD大鼠肝肾损伤模型以连续7 d用药5倍剂量为佳。  相似文献   
60.
家畜猝死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在全国大约 2 0多个省市的猪、牛、羊等多种动物中出现了一种发病急、病程短、病畜无任何前期征兆而突然死亡、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各地报道病因不一 ,根据发病特征 ,人们将其称为“猝死症”。我国农业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在河南、湖北、山东、吉林、四川、宁夏等地进行调查 ,并专门成立了全国家畜“猝死症”研究攻关课题组。调查结果表明 ,猝死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是灭鼠药氟乙酰胺中毒所致 ,有的是微量元素硒缺乏所致。但普遍认为魏氏梭菌感染 (或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是其致病的主要原因。笔者从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