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2篇
  30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建立了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以期为更深入研究猪肌内脂肪代谢提供新的实验方法。实验采集出生5d仔猪的背最长肌组织,Ⅱ型胶原酶消化2h后400目筛网过滤,然后1500r/min离心,沉淀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完全培养基)重悬后差速贴壁2h,弃去原有培养基,加入新的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完全培养基)进行培养。细胞经传代且完全融合48h后,在完全培养基中添加0.5mmol/L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1μmol/L地塞米松(DEX),10mg/L胰岛素(INS)进行诱导培养48h,再换以含10mg/L胰岛素的完全培养基培养48h,最后换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直至90%的细胞出现脂滴。培养结果:细胞贴壁生长,呈短梭状或棱形,经诱导培养后细胞充脂率高。经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及油红O脂肪染色法鉴定,证明是肌内前体脂肪细胞。普通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均检测到了脂联素基因的表达。本研究通过差速贴壁法成功培养了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并通过诱导培养重现了其分化、成熟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2.
采用SPSS 13.0软件对京郊11个村庄20家农户的24 h污水排放情况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监测污水排放量的时间段提炼关键因子,并根据因子综合得分对农户进行分类。分析结果揭示了在不同情况下污水排放的关键所在,进而为合理选择郊区污水处理方法以及污水处理规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3.
写意盆景是以树桩为主、山石为辅的有意境的盆景,她是山水盆景与树桩盆景的完美结合,其画面优美、意境深远、内涵蕴厚。  相似文献   
84.
鸳鸯梅     
鸳鸯梅张艳芳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品种极其丰富,鸳鸯梅就为其中奇品,早在宋代人们就已发现了它,后在元代、明代和清代民间都有栽培。鸳鸯梅,顾名思义,应为双果并生,但花是单生还是并生呢?这在各代所指中略有不同。纵观各代所指可知,鸳鸯梅包括一蒂(花)结双果...  相似文献   
85.
想短期内得到自己喜欢的樱花大苗,高接换头是个好办法。进行高接换头的树龄最好在6年以内,因为树龄越大,嫁接和管理工作量就越大,而且有的因树龄过老,树势衰竭,高接后也不易长出旺盛的枝条来。  相似文献   
86.
采用西安市1997-2011年工业能耗数据和2010年各区县单位GDP能耗数据进行了碳排放量的估算,通过STIRPAT模型构建驱动因子分析模型。研究表明:(1)西安市1997-2011年各类碳排放量表现出总体上升的特征。(2)各区县碳排放量、碳排放产值、人均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Moran指数显示,西安市各区县碳排放量存在显著地空间正相关性。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碳排放量较高的区县趋向于和碳排放量较高的区县集聚,碳排放量较低的区县趋向于和碳排放量较低的区县集聚。(3) STIRPAT模型表明:经济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对碳排放量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经济发展对碳排放量增加具有决定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量增加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今后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几年我国西部相对落后地区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相当的提高,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分析了西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对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感染鼠巨噬细胞进行共同培养之后,分别在10个时段采取上清液和巨噬细胞,用ELISA、qRT-PCR法和扫描电镜检测TNF-a、IL-1α、IL-6和IL-8细胞因子,并观察巨噬细胞的超微形态变化.结果 显示,4种细胞因子均有高水平表达;IL-8在共培养6~72 h呈高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89.
以卡拉卡拉红肉脐橙为材料,采用威布尔频数分布、幂函数分布、S曲线分布、对数回归等变量回归模型对其花、叶、果实、新梢等生长量动态变化规律,叶片含氮量、叶片的增大与脱落、果实增大的年周期变化规律,以及生长量与经济产量的关系等进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卡拉卡拉红肉脐橙花、果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可用威布尔频数分布拟合,新稍横径增大量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果实增大量呈S曲线分布,春梢叶片氮含量呈修正指数函数曲线关系,新稍的翌年花量与果量呈对数曲线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0.
张艳芳  朱妮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4):5163-5172
【目的】基于生态平衡视角,研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对陕西省榆林市碳源/汇平衡及其生态效应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以期为研究区制定碳减排与碳增汇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研究区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等,利用碳排放模型、CASA模型、固碳释氧模型等进行估算与分析。【结果】(1)2005—2009年,榆林市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大幅增加,累计碳排放规模为8 576.66×104 t;原煤消费是最主要的碳源;神木县、府谷县、榆阳区的碳排放量合计占到整个区域的95%以上。(2)2005—2009年,榆林市逐年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平均值呈小幅增加趋势,年均增加6 gC•m-2,佳县、米脂县和子洲县一带NPP增长显著;榆林市NPP平均值表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低值区域集中在以榆阳区为中心的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区域。(3)2005—2009年,榆林市植被累计固定11 429.3×104 t CO2。(4)2005—2009年,总体上榆林市各年份碳固定总量均大于碳排放总量,且其差额逐年增加,呈现生态盈余等级升高的趋势;同时碳源/汇平衡与生态盈余特征存在显著内部空间分异,神木县、府谷县和榆阳区的生态盈余等级波动明显,生态状况逐年下降,是榆林市碳减排与碳增汇的重点区域。【结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增加植被碳汇作用显著,提高碳汇林比重是区域碳增汇的有效措施,对促使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与减小生态压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