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3篇
综合类   138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为实现优质优价的生猪收购体系,屠宰线上快速预测胴体的瘦肉率,选择6月龄左右阉割的良种杂交商品猪114头,分别测其瘦肉率、热胴体重、背膘厚度等指标。以瘦肉率为因变量,其它指标为自变量,采用SAS8.2软件建立了预测良种杂交猪胴体瘦肉率不同变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方程y=58.496-0.1046x1-0.513x7 0.273x10(R2=0.8290,RMSE=2.07336)能很好的拟合良种杂交猪的胴体瘦肉率,腰荐膘厚(x7)、M厚度(指臀中肌末端到脊髓管边缘处距离,x10)被选为良种杂交商品猪分级中需要直尺测量的2个指标。  相似文献   
52.
酸价标准在腊肠品质判定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概述了我国国家标准对腊肠酸价的规定和腊肠脂质酸败的机理,对腊肠原料及其加工过程中可能导致酸价超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酸价指标在评价腌腊肉制品品质的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用31P核磁共振技术(NMR)研究了添加到鸡腿肉(CT)中的焦磷酸四钠(TSPP)、焦磷酸二氢二钠(DSPP)、三聚磷酸钠(STPP)和六偏磷酸钠(HMP)的水解变化.按200mL·kg-1的比例分别将5种腌制液(50 g·kg-1NaCl、50 g·kg-1NaCl+60 g·kg-1TSPP、50 g·kg-1NaCl+60 g·kg-1DSPP、50 g·kg-1NaCl+60 g·kg-1STPP、50 g·kg-1NaCl+60g·kg-1HMP)均匀注入鸡腿肉样品中.31P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结果表明,TSPP、DSPP和STPP在鸡腿肉中均发生水解.TSPP和DSPP水解成正磷酸钠,STPP水解成焦磷酸钠和正磷酸钠,生成的焦磷酸钠又被水解成正磷酸钠.DSPP的水解速度比TSPP慢得多,10 h时DSPP相对含量仍然为0.62,TSPP相对含量仅为0.21.STPP在10 h时水解完全,而此时水解产生的焦磷酸钠的相对含量高达0.49.HMP在鸡腿肉中比较稳定,没有水解产生焦磷酸盐.  相似文献   
54.
超高压处理保持猪背最长肌冷藏期间肉色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冷鲜肉的超高压处理有许多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为了研究超高压处理对生鲜肉冷藏期间肉色稳定性的影响,该文以猪背最长肌为材料,探究其超高压处理后冷藏期间肉品色泽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4℃、压力150~200 MPa、保压时间10 min有助于提高猪背最长肌冷藏期间的肉色红度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125.0~201.5 nmol/(min·g))。试验证实,适当的压力处理能够激活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使肌红蛋白保持还原状态,从而有益于维系冷藏期间肉品色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5.
不同日粮水平和成熟时间对牛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3组未去势公牛分别采用不同日粮水平饲养并按照标准的屠宰工艺屠宰,对具有代表性的牛肉切块(背最长肌、腰大肌、半膜肌、臀中肌、臂三头肌、半腱肌)的质量指标如滴水损失、pH值、颜色、蒸煮损失、剪切力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日粮水平下牛肉pH值偏高(P<0.05),除腰大肌、臀中肌、臂三头肌的剪切力差异显(P<0.05)外,对其余各项指标的影响不显。成熟时间除了对牛肉的pH值无影响外,对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影响(P<0.05),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牛肉的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呈增加的趋势,而剪切力、颜色得分呈降低趋势。牛胴体主要分割切块对成熟时间的反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6.
基于生猪产业链的角度,对我国当前生猪产业链现状进行分析,探析目前我国生猪产业链存在的瓶颈并对我国生猪产业链进行整合和系统优化,旨在推动我国生猪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7.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必要性的分析,总结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的主要措施,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内容.初步尝试表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专业素质得以提升,专业学习兴趣增加.  相似文献   
58.
饲喂羊肉和鸭肉日粮对大鼠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羊肉、鸭肉、豆粕(对照组)和普通日粮(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和大鼠肝脏Ⅰ型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5′-脱碘酶)活性的变化,并测量大鼠直肠温度。结果显示:饲喂羊肉的大鼠体温升高,第29天达到(38.66±0.37)℃,显著高于饲喂鸭肉组大鼠体温(38.01±0.55)℃;饲喂羊肉组大鼠血清中T3、T4和FT3、FT4升高,分别达到(0.44±0.10)、(76.29±30.97)ng.mL-1和(7.74±1.75)、(4.37±1.88)pmol.mL-1);饲喂鸭肉组分别为(0.37±0.12)、(42.38±20.05)ng.mL-1和(5.50±1.98)、(3.76±1.63)pmol.mL-1,两组差异显著(P<0.05)。饲喂鸭肉组大鼠血清TSH水平((1.35±0.29)MIU.L-1)显著高于饲喂羊肉组大鼠血清TSH水平((1.01±0.22)MIU.L-1)(P<0.05)。结论:饲喂羊肉能明显促进大鼠...  相似文献   
59.
用低场核磁共振(NMR)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酶(MTG)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质子核磁共振弛豫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NMR结果拟合后得到的水有4个组分,合并为对应水的3种状态即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和对照相比,加酶处理后显著降低了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加入2 U·g-1剂量的MTG后,T22b值(对应于不易流动水)由226 ms(峰值)降低到188 ms.然而,当酶浓度增加时,T22b没有进一步降低.对衰减NMR信号拟合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前两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变异方差的80%,并且加酶和对照在样品评分图上显著分开.加入MTG后,凝胶中水质子的移动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僵直前预混合加水比例和肉馅冻藏对乳化肠贮藏期间保水及质构性质的影响。[方法]僵直前猪肉用总用水的25%或50%以及不加水进行预混合。预混合肉馅在~18℃冻藏35d,对照组肉馅不冻藏。利用冻藏及非冻藏肉馅制作乳化肠,使用质构仪、压力仪和天平测定乳化肠刚产出时的产率、硬度、总压出汁液和贮藏至10、20及30d的硬度和贮藏损失。[结果]冻藏降低肉馅的盐溶性蛋白质溶解度;肉馅预混合加水比例及冻藏对肉馅茵落总数无显著影响。肉馅的冻藏及不加水预混合使得贮藏0d的乳化肠硬度偏低,并在贮藏期内硬度快速增加,、25%预混合加水比例的非冻藏肉馅有最高的产率,最低的贮藏损失和总压出汁液,最少的贮藏期硬度增加。[结论]僵直前预混合加水比例及肉馅冻藏影响肉馅理化、微生物性质和乳化肠保水质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