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8篇
林业   4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6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01.
北京市居民小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究居民小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影响机理,为居民小区景观林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内14个居民小区为研究样地,以150个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平均胸径、林下灌草覆盖度等17个指标构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特征指数,建立林内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居民小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主要取决于林木个体大小指数、景观色彩指数、景观垂直结构指数、景观近自然指数、林木个体空间指数和景观林木密度指数等林内景观特征指数。清晰的树木冠形和干形、整齐的林相、强烈的林分色彩对比、高比例的多季相树种和较高的林分自然程度均有利于提升林内景观质量。以林内景观美景度为因变量,林内景观特征指数为自变量建立美景度与林内景观质量指数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模型拟合度较好,适用于居民小区四季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科学地营建高质量的居民小区景观林过程中,应注重彩色植物和多季相树种的使用。增加景观林的层次丰富性,通过控制密度和树种组成营建近自然的林分是建设高质量居民小区景观林。  相似文献   
102.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关键种有所不同,而不同类型的关键种存在于不同的生态系统以及群落当中。文中阐述了关键种通过种间交互作用、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和演替3种途径对群落动态的影响,探讨了关键种的确定方法以及关键种影响群落动态的研究手段,针对关键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的热点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3.
氮、磷对107杨苗木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对氮、磷配比下盆栽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 "74/76")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叶面积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苗木生物量,其中氮肥的作用最显著.生物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磷肥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0.002),氮肥显著提高了苗木叶面积(...  相似文献   
104.
城市植被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徐程扬  贾保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743-7745
城市植被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因此合理地对城市植被进行分类有利于城市建设和规划。概述了当前城市植被分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植被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城市植被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郁闭度对风景游憩林林下植被及林内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试图通过分析郁闭度对林下植被和林内景观的影响,探讨部分群落生态学因子与林内景观美景度的关系,为风景游憩林经营管理提供数量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所调查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林的林内景观美景度不高,急需进行人工干预;不同郁闭度类型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成分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存在差异,郁闭度0.6~0.7时,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最大,生态优势度最小;尽管林内景观美景度与郁闭度的关联性不显著,但林下植被物种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匀度与美景度标准化值呈显著负相关,生态优势度与美景度标准化值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风景游憩林的多种功能需求,本研究认为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林的郁闭度以0.6~0.7为宜。    相似文献   
106.
北京市主要路旁绿化灌木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北京市7种主要路旁绿化灌木的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7种优势植物对重金属元素有不同程度的积累,但积累量均未达到超积累植物所规定的临界含量。小叶女贞和紫叶小檗对重金属的转运能力(向地上部分)较强,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修复潜力。植物各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受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从对重金属的富集吸收能力来看,根最强,茎次之,叶最弱,趋势明显。小叶女贞、紫叶小檗、小叶黄杨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都较强,是对抗重金属污染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7.
以北京市中关村森林公园为例,选取典型林分样地连续进行监测实验,测定其夏季和秋季的颗粒物浓度,选取森林冠层结构指标进行耦合,研究颗粒物浓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进一步评估分析不同森林冠层结构下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综合评定哪种因素能更好地调节空气颗粒物浓度。通过对北京市城市森林公园内不同林分在密度冠层结构下的空间分布特性,并根据平均枝下高(HCB)、郁闭度、冠高比(RCT)、叶面积指数(LAI)和冠层厚度(CTH)这5个冠层空间结构指标,探究城市森林结构与削减空气中PM2.5和PM10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的城市森林林分类型冠层结构以及对空气颗粒物的浓度之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其中叶面积指数(LAI)、平均枝下高(HCB)、冠层厚度(CTH)以及郁闭度对颗粒物的影响较为显著,是削减颗粒物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2)林内外的颗粒物浓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和秋季期间高密度林分的颗粒物浓度变化与其他2种林分密度要明显;3种不同密度的林分内颗粒物削减程度均为上午>中午>下午,比较得知秋季的变化趋势比夏季...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群落分类结构是群落内物种组成的一种直观反映形式,群落分类结构指标与零假设模型的差异能够反映出局域生态学过程(环境过滤和种间竞争等)对群落分类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基于长白山地区3块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阔叶红松林样地数据,本文首先分析了长白山典型群落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分类结构特征,并利用群落随机零模型计算标准化差异值(SES)判断影响群落构建的主要生态学过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分类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随着尺度的增大,属种比和科种比呈现下降趋势。幂函数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3块样地的属?种关系和科?种关系。通过比较实际群落与随机群落分类结构的差异,我们发现在局域尺度上,次生针阔混交林和椴树红松林的属种比和科种比均显著低于随机群落(SES为负值),次生杨桦林群落属种比的SES值则在绝大多数尺度上为正值。结论环境过滤和扩散的限制作用对次生针阔混交林和原始椴树红松林群落分类结构形成的影响要强于种间竞争,而在次生杨桦林中,竞争作用始终占据主导作用。群落的分类结构受到多种生态学过程的综合影响,它们的相对作用强度会随尺度和演替阶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9.
于2013-2016年7-8月,利用小气象站观测北京城市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了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叶面积指数(ILA)(r=-0.314,P=0.002),平均叶倾角(AMT)(r=0.472,P < 0.001),冠层厚度(HCT)(r=0.458,P < 0.001),冠下高(HCB)(r=0.692,P < 0.001)和冠高比(RCT)(r=0.254,P=0.014)与林下舒适度(S)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平均叶倾角、冠层厚度、冠下高与林下舒适度相关性较高;叶面积指数(r=-0.356,P=0.001),冠高比(r=0.433,P < 0.001)和冠层通透度(PC)(r=0.738,P < 0.001)与舒适变化强度(dS)极显著相关,其中冠高比和冠层通透度与舒适变化强度的相关性较高。②利于提高舒适度的平均叶倾角、冠层厚度和冠下高的取值区间分别为27.48°±1.67°,(7.40±0.09)m和(2.67±0.06)m;使林内舒适度优于林外的冠高比和冠层通透度取值区间分别为0.72±0.003和6.51%±0.884%。③平均叶倾角和冠下高的协同作用对林下舒适度的解释程度为51.1%;冠高比和冠层通透度的协同作用对舒适变化强度的解释程度为55.5%。林内舒适度受多个结构指标共同影响,单一指标无法准确预测林内舒适度,如何构建与林内舒适度拟合优度较高的综合结构指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0.
长白落叶松播种苗根系形态可塑性与氮素空间异质性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方式,通过3种施肥处理对不同位置土壤(盆中和袋中)的NH+4—N和NO-3—N的质量分数和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分析了根系形态可塑性与氮素空间异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播种苗根系主要通过增加根长和根尖数来提高吸收表面积和根系体积以实现觅养,而根系平均直径对N的响应不显著(p袋根=0.84;p总根=0.70);施肥对细根(0~2 mm)的根尖数(p0~1mm0.05*;p1~2mm0.01**)和较粗根(2~5 mm)的长度(p0.05*)、表面积(p0.05*)和体积(p0.05*)具有显著的影响;低氮处理(LN)会显著促进各径级及总体根系的生长,而高氮处理(EN)下根系生长受抑制;低氮处理使得NH4+—N和NO-3—N同时在主根附近相对富集,进而创造出主根附近和远端间的N异质性,而EN只能使得NH+4—N在距离主根的远端相对显著富集,却无法创造NO-3—N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