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采用常压水浸渍、真空水浸渍、常压碱液浸渍3种浸渍方式对毛竹进行处理,探讨不同浸渍方式对毛竹中淀粉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竹材内淀粉含量随着浸渍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经过120 h浸渍后,毛竹中的淀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常压水浸渍、真空水浸渍、常压碱液浸渍。在相同碱液浓度的条件下,毛竹中的淀粉含量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经过120 h的碱液浸渍处理,碱液浓度最大(1.5%)的组溶解抽提出来的淀粉含量最多。真空水浸渍可以降低毛竹中的淀粉含量,但不同真空压力之间对淀粉含量的影响不大,真空压力对淀粉含量的影响有效时间为72 h以内,超过72 h淀粉含量减少缓慢。  相似文献   
82.
从一头痛死猪分离到一株疑似猪链球菌的菌株,通过生化鉴定、链球菌血清学分群、猪链球菌的血清学分型、PCR鉴定排除了是猪链球菌的可能.应用16 S rDNA的通用引物27F和1492R对可疑菌的核酸扩增、测序及序列比对表明,所分离到的菌株与豕链球菌具有98%的同源性,因此判断为豕链球菌.小鼠感染试验显示,感染的小鼠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且2周后仍正常存活,因此认为所分离的豕链球菌不具有致病性或具有较弱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83.
温度和日照时间对河北怀来霞多丽葡萄成熟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以河北怀来霞多丽葡萄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度、日照时间对霞多丽葡萄成熟度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2004—2008这5年的田间试验结果与气象材料,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以及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月最高温度、5月平均温度、5月最低温度、7月最高温度、7月日照时间对霞多丽葡萄糖度的积累有显著影响。5月活动积温、6月最高温度对霞多丽葡萄总酸含量有显著影响。5月活动积温、8月日照时间、8月最高温度、9月最高温度对霞多丽葡萄糖酸比值有显著影响。4月活动积温、7月日照时间对霞多丽葡萄的pH具有显著影响(在0.05水平上)。【结论】不同时段的温度和日照时间对怀来地区霞多丽葡萄的糖度、酸度、糖酸比、pH等成熟度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规律性影响。  相似文献   
84.
研究‘赤霞珠’果实中己糖激酶同工酶HXK1及HXK2的生化性质,以期为己糖激酶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将前期RT-PCR及体外原核表达所得粗酶液用不同底物处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动力学常数及最佳pH,双缩脲法测等电点。本实验表明,两种同工酶的米氏常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果糖、甘露糖与葡萄糖,以葡萄糖为最佳反应底物。最大反应速度均在以果糖为底物的反应中出现。两种同工酶的等电点分别为5.8和5.6,最佳pH均为8.0左右。‘赤霞珠’同工酶HXK1及HXK2的生化性质符合己糖激酶的酶学特征。  相似文献   
85.
研究套袋处理和细胞G6PDH活性抑制剂-脱氢异雄酮(DHEA)涂抹处理,探讨桃果实着色过程中G6PDH、PAL活性与花色苷的关系。以‘早玉’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 cv. ‘zaoyu’)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果皮花色苷、G6PDH和PAL活性、G6PDH亚细胞分布的影响,也试用DHEA处理,观察果皮颜色变化,并测定果皮中G6PDH活性和花色苷含量。自然生长的果实中,花色苷与G6PDH、PAL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套袋果实摘除套袋后,G6PDH和PAL活性、花色苷都迅速增加,而未摘掉套袋的果实中,G6PDH、PAL活性和花色苷的含量基本没有变化;果实G6PDH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质体(转色前为叶绿体,而转色期为杂色体)中,套袋使得叶绿体狭长,而且发生叶绿体裂殖;果皮质体中胶体金颗粒数量与G6PDH活性变化一致;脱氢异雄酮(DHEA)处理降低了G6PDH活性,花色苷含量也明显减少。套袋处理果实中G6PDH、PAL活性和花色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抑制G6PDH的活性能够抑制花色苷的合成。进一步表明G6PDH在果实花色苷合成中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6.
浙江下渚湖湿地是长三角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高、原生状态保持最完整的天然湿地之一。通过基于3S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资源调查方法,将下渚湖湿地2008-2010年冬季卫星影像进行比对,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在近3 a中湿地总面积减少了0.160 km2,沼泽湿地面积增加了0.014 km2,沼泽化程度由4.751%上升到5.333%,下渚湖湿地面积和质量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保护工作中应减少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面积和质量的影响,可采用水位控制、水体连通等措施,来增强湿地环境抗干扰能力。图2表2参14  相似文献   
87.
桃果实磷脂酶Dα基因的电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克隆桃果实中的磷脂酶Dα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和低温表达模式分析。【方法】采用电子克隆与RT-PCR相结合的方法分离桃果实PLDα 基因cDNA全长序列;半定量RT-PCR和Northern杂交检测目的基因在桃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获得全长为2 859 bp的桃果实PLDα基因序列,该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172~2 604 bp),编码810个氨基酸。对ORF进行的RT-PCR验证结果与电子克隆序列一致。序列分析显示,桃果实PLDα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草莓、番茄、葡萄等物种的磷脂酶Dα氨基酸序列之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含有N端C2结构域及两个保守的活性中心。半定量RT-PCR和Northern杂交分析显示,桃PLDα基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被诱导表达。【结论】本研究首次通过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桃果实PLDα基因的全长序列,揭示了其序列特征,并初步明确了其在桃低温贮藏期间的表达模式。结果证明基于EST数据库的电子克隆已经是获取植物新基因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更深入研究桃果实的耐冷性及低温贮藏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为分析鸽星状病毒中国分离株的特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从山东省青岛市某活禽市场分离的鸽星状病毒基因组,并对其进行特性分析与比较基因组研究。结果显示:该病毒全基因大小为6 872 bp,具有与其他星状病毒相似的结构和基因顺序;5'端有一段非编码区,3'端为聚A尾。与15株代表性毒株的全基因组和衣壳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证实,该病毒与挪威2003年分离的鸽星状病毒同源性高,属于GroupⅠ基因群禽星状病毒,而与我国2011年报道的鸽星状病毒存在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鸽群中的星状病毒较为多样。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究生物预处理对秸秆纤维及其与脲醛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为秸秆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接种微生物菌剂(秸秆腐熟剂)对水稻Oryza sativa秸秆进行好氧发酵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时间下水稻秸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等的变化,测试并对比未经生物改性处理秸秆纤维(S0)、经生物改性处理5 (S5)和10 d (S10)秸秆纤维的结晶度和微观形貌,制备秸秆纤维/脲醛树脂复合材料,分别标记为F0、F5、F10,比较不同生物预处理时间下秸秆基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  结果  改性处理后秸秆表面的硅和蜡等物质被去除,但较长的生物改性处理时间(10 d)会破坏秸秆纤维自身结构。相比于S0和S10,S5的纤维素相对含量最高,为37.99%,结晶度也最好,为47.8%。3种秸秆基复合材料中F5疏水性最好,表面能最低,冲击韧性最大(7 665.64 J·m?2);F10抗弯性能更好,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7.73和20 354 MPa,相比F0分别提高了59.00%和50.17%。  结论  生物改性处理可以改善秸秆纤维的表面性质,提高秸秆纤维/脲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生物改性处理5 d的秸秆纤维更好,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更优良。图4表1参28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生物预处理对秸秆纤维解离作用,促进制浆过程纤维分丝帚化及成膜性,采用实验室模拟发酵法,探讨微生物接种量及发酵时间对秸秆纤维化学组分、纤维形态及膜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1%外源菌处理稻秸14天时降解率达到20%,纤维降解适中,细小纤维占比仅59.63%~67.91%,纤维间交织力增强,纤维的疏解与拆分效应提升,打浆能耗降低71.54%。且随发酵时间的延长,纤维膜的抗张强度先升高再降低,第7和14天时分别提高7.6%和4.64%;3%接菌量处理14天时,浆料重均和质量加权增幅最大至28.57%和49.36%,膜撕裂度最高达240.9 mN。抗张强度与纤维质量间无明显相关性,耐破强度与纤维质量加权长度间呈负相关,撕裂强度与纤维数均长度、重均及纤维长宽比间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生物降解秸秆纤维地膜的开发应用可行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